钟鸣鼎食,却隐居深林为弄墨,看王羲之何得书圣之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王朝时代曾存在许多的名门望族,其中鼎鼎有名的就有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是当时鼎鼎有名的豪门士大夫家族,王羲之的祖父王为朝廷尚书郎,王羲之的伯父也为东晋王朝效力,任朝廷丞相,青史留名,而其父王旷任当时的淮南太守,曾参与东晋王朝的建立,在当年,琅琊王氏正所谓当年的“钟鸣鼎食之家”。

因为有这样尊贵的门第,王羲之的仕途一帆风顺,年纪轻轻便担任秘书郎,受朝廷文物尊敬。之后也是屡屡右迁,最终成为了名垂千古的“王右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不仅仅是在仕途上的顺风顺水,在艺术领域也是颇有建树。

因少时曾随卫夫人学书的经历,王羲之自幼便通览了魏晋时期诸位名家的书法之作,聪颖绝伦的他凝汇百家之长,同时也摆脱了汉魏千篇一律的笔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字体,行笔潇洒,但笔势略带含蓄之意,远看整体却有行云流水之势,随姿态与传统写法殊异,但却是圆巧自如,王羲之的书法同样也受统治者赏识,后世的唐太宗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人墨客欣赏过他的书法之后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谢万作三公”,这位远近闻名的书法大家,之所以能有千古文明的美闻,靠的不仅仅是他卓越的才华和显赫的家世,还有他持之以恒、不露锋芒。在王羲之的家乡浙江绍兴有一口小池,水色黝黑,民间相传是当年王羲之的洗墨池,17岁的他将父亲珍藏的前代书法偷来赏阅,看熟了就动笔临摹,每天坐在池旁练字,不知迎接了多少次朝霞,洗去多少次墨水,用烂了多少支毛笔,用尽了多少精力。长年累月,这口小池也被墨水染黑,成了一口墨池,每一次洗笔,每一次渐染,都是这位书法家对爱好的坚持,“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寒”,人生在勤,又有何所不获。

“东床快婿”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而这个成语正是来源于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故作姿态与温厚敦实之间,郄太傅一眼便相中了王羲之,真实不做作,也是这位书法家名垂青史的原因。后世经常将东床快婿形容为人心胸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更是对他良好品行的证明。

虽生于一个名门望族之家,一生仕途顺风顺水,但是他却不喜功名,一生所追求的都是山水田园,“永和九年,虽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与四十一位文人一同到兰亭河边修禊,临酒赋诗,兴致高昂,而之后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正是此次聚会中所作的诗集汇总。寄情山水之间,记述真心之作,真实不虚假是王右军的本色,晚年的他称病弃官,携其子一同游览会稽山,徙居金庭,在田园间建书楼、教弟子、植桑梓、赋诗文、临书画,潜心回归山水,成为一名平凡的隐士,素来爱鹅的他,寄情于养殖农桑,视金钱如粪土。

王羲之不仅对自身要求极高,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也十分注重,对于几个儿子的培养,更是严中有爱,有一次,王羲之在饭桌上,正用筷子比划字体,连饭也忘记吃,小儿子王献之看见后大笑,说自己的父亲是个“字疯子”,而王羲之却不以为然,反而告诉儿子:“只要功夫深 ,泰山顶,高不过脚面。”而王献之当时自认为书法已经写得很好,于是便问道:“我再临摹三年,足够了吧”,王羲之并未反驳,母亲也只是摇摇头,王献之又说:“五年,肯定够好了吧。”母亲又摇了摇头,说:“还远哩。”王献之便急得跳了脚,问道:“究竟多少年,才行啊。”王羲之走到窗前,指了指窗外的十八口大水缸,说道:“只要你能把这十八缸水写完,字才能有骨架,才能站得稳。”自此之后,王献之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练字,日复一日的练习。

两年过去了,他将写好的字给父亲母亲看,王羲之没作声,而母亲看了看之后,只是说“有点像铁划了”,之后的五年王献之只练钩划怎么写,他又拿给母亲看,母亲说“有点像银划了”,王献之的锐气彻底被消磨殆尽,开始沉下心来苦练书法,一次,王羲之走进书房看见儿子在写字,便伸出手拔儿子的笔杆,但并未拔动,王羲之大喜,儿子写字终于有力道了。于是悉心指导他临摹,王献之进步飞速。十八缸水终于被写完,而王献之也成为了继父亲王羲之之后又一代书法名家,人们称父子二人为大小王,父亲王羲之为“大王”,儿子王献之为“小王”。王献之的《中秋帖》行草虽只有二十二字,但神采如新、笔如卧龙,实在是书法界的珍宝,就连后世的乾隆皇帝,也都将其收录于《三希帖》,视其为国宝对待。

东晋升平五年,王羲之卒于金庭紫藤山,为纪念他,后世建立了许多祠堂供奉祭拜,南梁大同年间,他的后代在右军墓前建立祠堂,隋朝时期,也派专人前去其墓前打扫,立碑墓前。

连泰山顶,也能压在脚下的王羲之,人们欣赏的是他的书法,但更欣赏的是他做人的态度。一辈子的坦坦荡荡、勤奋刻苦、不慕名利,他并不为追求什么极高的境界,但只求对自己问心无愧,朝廷善用他、百姓爱戴他、后世尊敬他,人的一生若是能成王羲之的境界足矣。

(0)

相关推荐

  • 王羲之《二哥帖》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 ...

  • 他的书法一绝,后世称之为书圣!但未必知道他是因何离去

    公元353年暮春三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清风徐徐,山阴城里一座山上的亭子里,一大群豪门贵族子弟在这里娱乐生平,饮着美酒,开着派对,无比的惬意.饮酒作诗,从来就是文人的雅兴.借着酒兴,一大帮人舞文弄墨,开 ...

  • 墨涯 | 王羲之《慈颜帖》

    王羲之<慈颜帖>,又称<慈颜幽翳帖>,4行,34字,行草书.此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 王澍以为此帖与<兄灵柩帖>"笔法正同",并指 ...

  • 墨涯 | 王羲之《闲者帖》

    王羲之<闲者帖>行书作品. [始] [1]闲者一两段事,虽无参于兴废,然殊使人恨事周令自,虽然以使君明练,每思之,故可尠败也. 版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墨涯 | 王羲之《从弟子帖》

    王羲之<从弟子帖>,行书,别称<从弟子夭没帖>,<耕霞溪馆集帖>,三行,二十六字.此版本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刊刻的初拓本"国家图书馆 ...

  • 墨涯 |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冯承素摹本<兰亭修禊>纸本,行书,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 ...

  • 墨涯 | 王羲之《范新妇帖》

    王羲之<范新妇帖>,又名<谢范新妇帖> ,行草书,6行,52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 [始] [1]谢.范新妇得富春还,诸道路安隐,甚慰悬心. [2]比日 ...

  • 墨涯 | 王羲之《啖豆鼠帖》

    王羲之<啖豆鼠帖>,又名<啖豆帖>.<瞰豆帖>.<噉豆帖>,草书,拓本,2行,11字. [始] [1]噉豆.鼠伤如佳,今送.能噉不? 版 版权说明:文章 ...

  • 墨涯 | 王羲之《疾不退帖》

    王羲之<疾不退帖>草书,拓本,5行,42字,收刻<大观帖><淳化阁帖>.此帖被辨为伪帖,王澍以为与前<又不能帖>"同出一手". [始 ...

  • 墨涯 | 王羲之《嫂安和帖》

    王羲之<嫂安和帖>又名<伏想帖>,草书,九行,58字.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收刻于<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此帖似与前 ...

  • 墨涯 | 王羲之《鲤鱼帖》

    王羲之<鲤鱼帖>行书,榻本,2行18字.<澄清堂帖>.<二王帖>.<大观帖>收刻. 材官本<阁帖>第二行首"敬"字缺末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