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高||礼赞四十年——再忆我们八一届
礼赞四十年 再忆我们八一届 □吴金高
两年前,我曾写下组诗《我们八一届》,侧重回忆了我们淮安师范八一届金湖中师班90名同学“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值此“金师大”毕业40年之际,欣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特别感慨每一位同学师范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沐浴阳光、履职尽责、成长进步的悠悠往事及所折射的精神品质,再以四言短句记述之。
谨以此篇,献给一直坚守在县内外教育系统的各位同学,献给陆续升就“校外”其他行业施展才华的十几位学友,也献给所有关心、教导、帮助、启迪过我们八一届的师长、同仁、亲友,并与在金湖务教的前后各届师范生共勉。
让读者对“八一届”留有清晰印象,并借此对党领导改革开放40年来金湖教育的发展轨迹别有感触,让每个同学在文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让那些和我们时代相近、经历相似的同道校友产生共鸣——这是我创作此篇的根本初衷。
2021年7月
繁体钢戳,淮安师范。蓝字周俊,校长印签。
金字红本,至今鲜艳。简朴文凭,典藏昨天。
己未仲秋,金桂初绽。学子九十,中师结缘。
读学两载,业绩告满。将为人师,大任在肩。
学届八一,此生有憾?筚路蓝缕,启林见山。
岁月峥嵘,深情礼赞。春秋四十,往事如烟……
一
仁哉八一,心香一瓣。师资短缺,八方驰援。
讲台三尺,齐胸弱冠。青葱岁月,火种点燃。
湖荡湾塘,设班布点。渔农子弟,情系心牵。
南北西东,惠苏及皖。烛光映照,田垄岸滩。
【注释】
南北西东,惠苏及皖:我们毕业以后,在金湖县内陈桥、黎城、金南、官塘等各公社所属镇村中小学任教的同学,常与周边邻近的洪泽县共和、安徽天长市铜城、龙岗等学校进行教学联谊,也因此吸引了那些地方的部分学生转来就读。
校舍偏僻,人孤灯暗。伴我助我,广播报刊。
水电不畅,司空见惯。房缺屋窄,长了暑寒。
潜心索教,几无顾盼。车船作证,河北河南。
以校为家,乡音已变。怀乡望月,一年一年。
【注释】
车船作证,河北河南:金湖县域被淮河入江水道(三河)隔成河南、河北两大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县城到河对岸大部分乡镇的交通依靠,除了三河渡船,还有就是必经漫水公路、班次非常有限的农公客车;雨季三河上游洪泽湖泄洪时,漫水公路沉入水下,乘车则还要换乘临时增开的石港(河北边)至金湖的轮渡。当年金湖县三河两岸的人们赶车候船的艰辛可想而知。
普九助学,控辍劝返。复式教学,一课两班。
有教无类,不分贵贱。未有亲疏,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手心正反。不论聪愚,不嫌病残。
薪资微薄,轻舟唱晚。园丁所求,花香果甜。
二
勤哉八一,耻于慵懒。处事有恒,补拙胜天。
面壁十年,浩劫不断。入职始知,教深学浅。
破壁艰辛,固本充电。忙里偷闲,温故闯关。
电大自考,函授补短。脱产苦修,摘取桂冠。
好学知早,三更无眠。学有足乐,粗食陋衫。
为师之道,贵在垂范。学养丰厚,精准指南。
一朝为师,终身修炼。唱念做打,灵口利拳。
巧妙预设,合理借鉴。老本不吃,捷径不贪。
与时俱进,追求完善。学以致教,课如涌泉。
精批细改,手酸目眩。提优补差,忘了休闲。
试题自拟,A B两卷。蜡纸油印,手墨衣染。
六个认真,教学规范。镇教之宝,知行相传。
【注释】
勤哉八一:八一届同学中师毕业后,虽有“合格”学历,但在学习上不骄不满,更自我加压,克服各种困难,采取多种形式,陆续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学习,不同程度提升了文化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有同学甚至取得博士学位;教学工作从课前准备、课堂操作、批改作业,到课后辅导、测试评价等,以恪守“六认真”为己任,为日常追求,自觉以高标准约束自己,由此逐渐向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创造性、高效益攀升。
六个认真:一九八一年九月,在我们刚刚参加教学工作不久,金湖县文教局编印下发“金湖县教学“六认真”的基本要求”(详见《教学工作文件汇编》小册,该汇编后增补内容,重印成《金湖教育规范》)。教学“六认真”基本要求在县内强调并推行多年,几经修订,传承至今,是全县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凭借,是教师规范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遵循。我们八一届教师,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在教学六认真中扎根”的一代。
三
韧哉八一,难则思变。碌碌无为,岂能心甘。
启蒙不易,孜孜不倦。基层基础,困苦艰难。
跻身初中,自强自勉。亦教亦学,多有领衔。
荣膺高中,登峰探险。驾驭高考,问鼎塔尖。
职社成教,山高路远。引资启智,真忙假闲。
攻克外语,才华毕现。教学相长,磨剑数年。
进城返乡,圆梦归盼。多有曲折,苦等机缘。
怎比如今,城乡一箭。县域一体,换了人间。
跨界改行,学识壮胆。人各有志,心远地偏。
业有专攻,何能羁绊?大鹏展翅,穹宇翩跹。
病魔有袭,几度悲欢。阴晴圆缺,光明渐还。
得失相依,来疾去缓。事在人为,天随人愿。
【注释】
韧哉八一:八一届同学中师毕业,任教的基本方向是小学语文、数学,但大家既服从需要,也知难而进:任教小学脚踏实地,执教初中不甘落后,管理成教尽心竭力,更有同学锲而不舍,勇探新路,终于稳稳地站上职高、普高重要学科的讲台;有的同学发挥特长,不懈努力,或自学外语,或探索科技,或习练书画,或自修音乐……一番攻坚克难,终于学有所获,教有所成。还有的同学凭借实力,积极争取,终于调换单位,改行升迁,如愿闯关。个别同学即使遭遇病痛,也能从容应对,或减缓危难,或化险为夷,令人感佩。
四
智哉八一,能者频现。金师大也,无愧戏言。
兼职学少,卧薪尝胆。创造 百花,捧杯凯旋。
三者有一,团队专干。优者选四,荣晋市先。
四小红花,湖乡开遍。能学善做,渡人弄船。
【注释】
兼职学少……荣晋市先:共青团金湖县委员会、金湖县文教局联合下发的“团金〔1984〕29号、金教〔1984〕30号”文件,批复任命全县中小学教育单位团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少先队总辅导员,共31名,其中我们八一届同学10人。1986年,共青团江苏省委少工委先后组织(参加)全国“创造杯”和江苏省“百花奖”少先队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我县荣获省“百花奖”9个,其中八一届辅导员获奖方案约占一半。同年底,淮阴市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金湖20人中,八一届4人。
四小红花……:金湖县教育局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泛实施的“开展四小儿童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素质”研究,是江苏省“八五”教育科研规划项目“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子课题之一。在“当学习的小主人、活动的小能手、劳动的小帮手、文明的小广播”系列实践中,八一届多名同学随所在单位直接参与了研究与指导,仅出版的“四小儿童”实验教材《家庭的小帮手》一书,就有6位同学撰写教材、统编组稿。
耕耘课堂,声播名远。出征省市,胜而欢颜。
语数见长,科品绚烂。职称破格,称职领先。
忽有官宣,首评骨干。展示业绩,检阅十年。
个人申报,学校推荐。县局考评,规模空前。
终评发榜,百人当选。五分之一,金师成员。
领导勉励,学友讲演。大会颁证,局长授衔。
【注释】
语数见长,科品绚烂。职称破格,称职领先:八十年代中后期,金湖县内任教中小学的八一届城乡同学,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等学科教学中,不乏敢为人先者,有较多的教学业绩曾获省市奖项,部分同学也因此于1992年破格晋升中级职称,首开先河,令人钦佩。
忽有官宣……局长授衔:1991年11月,金湖县教育局启动首届青年骨干教师评选,1992年2月20日金教〔1992〕12号文件《关于公布首批青年骨干教师的通知》显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评出102人,其中我们八一届同学20人当选:初中语文2人、数学2人,小学语文10人、数学5人、自然1人,约占五分之一。颁发证书那天,县教育局吴明康局长到会讲话,汪德纯同学作为当选代表发言。当时的场面,从形式、规模到影响,颇像1955年共和国将帅授衔典礼的仪式氛围。
早期获评的县骨干教师,连同此后的县学科带头人中的一部分,的确成了此后二三十年间金湖教育乃至省内外有关教育教学机构的中坚力量。经过十年的历练,从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八一届同学成为县内外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的专家名师,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自此,八一届声名渐起,在较长的历史时段,几乎成就了独特的“金湖教育现象”,也算得上荷乡金湖一张厚实的名片。
【另注】①1992年11月17日金教〔1992〕83号文件《关于公布第二批青年骨干教师初审通过名单的通知》显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评出134人,其中八一届同学有21人当选:高中数学1人,初中语文6人、数学1人、物理1人、外语1人,小学语文6人、数学4人、自然1人,占总数的15.7%。
②1997年10月30日金教发〔1997〕68号文件《关于公布金湖县首批小学学科带头人名单的通知》显示,全县小学语文、数学、自然、思品、美术、复式教学等科别共17人当选,其中八一届同学8人,约占一半。(中学组情况不详)
活用大纲,双基凸显。教材实验,省内率先。
自学辅导,读写宝典。尝试理论,同心等圆。
语奥数奥,择优教练。因材施策,求是致远。
探究数理,揣摩语感。研学课标,核心未偏。
评价科学,命题精湛;反思深邃,述论连篇。
课改踊跃,行之果敢。领航有方,布道周边。
赞我同学,学而不厌。叹我八一,明慧多元:
琴棋书画,第二脸面。射钓御竞,纬地经天;
典籍账目,梳理妥善。创新发明,专利获权。
过目不忘,缜密融贯。才思泉涌,倚马千言。
你领风骚,他主筹算。或坐旗舰,或守前沿。
执教一科,功倍事半;料理一事,行稳瞻远;
掌管一线,上下通联;主持一方,兴业惠安。
【注释】
活用大纲……布道周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事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八一届同学,活学活用“教学大纲”,对标探究“学习标准”,借助“自学辅导”和“尝试教学”等课题,着力培养语感,优化数理课堂,尤其是世纪之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任教各学段各学科,既研学课程标准、打造和谐课堂,又聚焦核心素养、实施绿色评价。课改大潮中的八一届同学,或引领有力,或协调有方,或提炼出色,或测评有度,或示范出彩,多人次荣获省、市、县级表彰奖励,也受到相关领导、专家的肯定鼓励,一些业绩突出的校长、教育助理、教研教管人员和任课教师,先后多次应邀到周边县市地区示范讲学、传经送宝。
自学辅导:中央教科所多年研究实验的教学课题,其讨究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是:启、读、练、知、结。我县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设班实验,八一届同学课堂与总结成果见于各级观摩现场及专业核心报刊。
尝试理论:即尝试教学法,主要由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创。我县小学数学领域多年实践,广泛运用,产生积极影响。其核心理念主张“先学后教,尝试练习”,与“自学辅导”的思想如出一辙。
典籍账目,梳理妥善。创新发明,专利获权:部分同学钻研图书、档案及财务等管理技能规范,高品质创建系统档案信息;有的同学崇尚科学,潜心创造发明,多有业绩荣获省市奖项,不少作品还获得国家专利……更多同学则在默默无闻但必不可少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奉献才智。
五
幸哉八一,修于真善。东方风来,满眼春天。
尊师重教,亘古难见。乙丑九月,佳节喜添。
素质教育,聚焦两全。课改几轮,主体凸显。
冲浪新潮,思维转换。跨越世纪,领航抢滩。
复兴时代,德艺不偏。乾坤朗朗,师道尊严。
谋事在人,年富志远。成事在天,风轻云淡。
领导厚爱,九鼎一言。恩师教诲,快马一鞭。
桃李映衬,师徒互鉴。同事辅助,叶茂枝繁。
荣辱与共,两班比肩。八一如掌,握指成拳。
常含泪水,沧海桑田;爱得深沉,旗帜永远!
【注释】
幸哉八一: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到跨入新世纪、走进新时代、同筑中国梦的发展格局,从尊师重教、实施义务教育,到课程改革、创建教育现代化……这四十年的时事风云、教育浪潮,我们八一届从青春岁月起,就亲身见证过、经历过,不懈努力过、实践过,也扎实磨练过、体验过,更深刻感悟过、收获过——正因如此,作为起步较早、人数众多、涉面广泛、历时久长的八一届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新时期金湖教育的一个鲜活缩影。这一宝贵而难得的人生经历,是特别值得我们自豪的。
前行的路上,我们得到过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也广受工作对象的烘托启迪、同事友人的协同帮扶;非常难得的是,我们“八一届”自己,就是一个用沧桑经历和智慧情谊凝结而成的“荣誉集体”,一个积极向上、让成员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一个历久弥坚、无形亦有形的“可靠团队”。一路走来,大家互勉互励,互助互鉴,形成了往而能胜的强劲力量和弥足珍贵的深厚情谊。所有这些,既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有力依靠,也是我们几十年奋斗求索积累下来的最为厚重宝贵、最该珍惜呵护的精神财富。
六
花甲之年,童心未减。如约相聚,感慨万千。
别梦依稀,当年师苑。相逢是歌,心为琴弦。
校址恒在,旧迹难见。人事景物,萦绕心田。
实事求是,校训再现。三个面向,辉映昨天。
青杉守望,悠悠故园。泡桐迎客,花落叶鲜。
杏坛昨日,桃李明艳。芳华虽过,绿荫绵延。
仁勤韧智,非吾独贤。纵横上下,与君共勉。
学无止境,睿者思远。江河万古,百舸向前。
【注释】
实事求是,校训再现。三个面向,辉映昨天:从北门进入当年的师范校园,迎面的墙体上,“实事求是”几个毛体红字特别醒目;西边的背景墙上,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著名题词金光闪闪——这些都是金湖县教育局近年所设。前者,恰如其分地诠释、再现了当年我们师范的校训;后者,彰显的是教育之道,也恰好是我们“八一届”为师从教的拳拳初心和过去40年一路奋进的业绩写照。
青杉守望,悠悠故园。泡桐迎客,花落叶鲜:我们师范校园之所在,当年叫“师训班”,也即县教师进修学校,与金湖文教印刷厂合处一院。随着进修学校、县委党校、县教研室、县教育(体)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陆续迁进迁出、改建扩建,这里的地标样貌早已改变。40年前校园里的砖瓦草木几无踪影,唯有当年我们那幢两层宿舍楼,后作为县文教招待所、金师双语幼儿园,至今尚存;算得上显眼甚至坚韧的,还有楼前一棵水杉,西边一株泡桐,几十年来一直在屋墙边傲然挺立,默默护佑着曾经的校园,今天的教苑。
杏坛昨日,桃李明艳。芳华虽过,绿荫绵延:北大门进来对面,靠南围墙是一个花坛,之前曾有过桃李芬芳,现只有一棵杏树最为显眼,似乎应了《毕业歌》里那句“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这棵杏树,春天粉华袭人,如今花期已过,但绿荫如盖——此情此景,也有“春华秋实”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深远意境。
作者简介:1981年7月毕业于淮安师范金湖中师班。同年8月起,先后在金湖县吕良公社(乡、镇)所属双岗学校、孙集初中、吕良中心小学任教初中和小学语文、音乐等,兼任过乡少先队总辅导员、中心小学教导主任。1994年2月调入金湖县教学研究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2009年8月起兼任教研室副主任。现为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