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第十四讲
I导读:何任老先生此文,从药性到药理,从功效到禁忌,全面的介绍了甘草的临床应用。相信读后,大家会对甘草有一个清晰且系统的认识。
论甘草 作者/何任
一般认为甘草性平,和诸药而解百毒,补虚缓急用炙,泻火用生。何任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甘草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现总结如下:
一者,甘草之性味与炮用。甘草性平味甘,其应用入药多炙用。试观张仲景《伤寒论》,其用甘草者,约七十方,均是炙用。只甘草汤、桔梗汤二方生用,盖取其清热解毒。
二者,甘草之功效与用量。纵观甘草之用,为益气补中,健脾养心,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之古方用量,有轻有重。何任教授临诊中调和诸药则用6克,而用于通血脉、缓急止痛必用9克方为恰当。
三者,甘草之解毒。何任教授于外症疮疡、喉症,作解毒清热, 亦不过生用6 ~9克。若作为解误食药、食之毒,则与绿豆、黑豆合煎,当在9 ~ 12克之间,或更多。孙思邈云:“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验如反掌。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予每试之不效,加入甘草为甘豆汤,其验乃奇也。” 甚是。
四者,甘草之调和诸药、缓和药性。比如古方麻黄汤之用甘草, 不使汗之太过;桃仁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之用甘草,不使下之过峻;四逆汤之用甘草,不使辛热过烈,均起“有制之师”之妙用。《汤液本草》认为甘草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名为国老…… 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可见甘草调和之意。
五者,甘草之禁忌。陶弘景认为:“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以为各方均可加入甘草。然则亦有禁忌之症。如水气胀满之证、浮肿病者,多不宜用。何任教授曾治一妇人,见方中有甘草, 辄曰:“我过敏!我过敏!”据告,“如服甘草,浑身不舒,头昏脑胀”。可见虽为极个别之例子,然亦不可不知。《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乃桂枝汤加黄芪,倍干姜,而独去甘草,以治血痹身体不仁。 不用甘草者,使其药力猛捷!
六者,甘草之反药。医籍所载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等,医家常引以为戒。但细检各家著述,亦有并用不悖者。如古治痰癖方, 有用十枣汤加甘草;东垣治结核,与海藻同用;丹溪治劳瘵,莲心饮与芫花同用。此等配伍,亦惟深达精微用药者始可知。
七者,炙甘草汤勿去酒用。甘草不必一定配合酒用。然以炙甘草汤而言,炙甘草为主药,原方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酒行药力,通血脉为佐使之用。酒经煮煎,失其烈性,有益无害。何任教授常以本方治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前收缩、风湿性心脏病等见心悸、 气短、脉结代、舌淡少苔者,嘱煎时加酒适量,往往有显著疗效。
八者,甘草之药理副作用。历年报道,谓甘草药理试验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有抗炎、抗变态反应,解毒,对脂代谢、镇咳、抗惊厥、抗肿瘤等有作用,其毒性甚低,但如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对此,应予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