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据记载,那是因为崇善寺是在原有旧寺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新修建的。崇善寺新寺的名称,从十四世纪初叶到二十世纪民国年间,一直沿用了几百年。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妻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朱元璋第三子,即晋王朱(木冈),是马氏抚养成人的。为纪念母后,朱冈请求准建崇善寺。崇善寺的修建,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动工,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成,历时八载。当年崇善寺的盛景,可以从一幅现仍保存在寺内的《崇善寺建筑全图》中看到。

大悲殿是本寺主要建筑,也是太原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代木构建筑,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其上部为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具有一种庄严的美。殿内豁敞明亮,从内柱、梁枋到平基,全部采取了宫廷中惯用的金碧彩绘,处处给人以富丽、典雅的感觉。

在这种背景下,它渡过了自己旺盛的时期。我们现在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来寺庙的几十分之一,仅是六大主殿中的一座——大悲殿。崇善寺的其他宏伟建筑,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大火中全都化为了灰烬。幸免一毁的大悲殿,虽然在明成化和清嘉庆年间进行过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门窗都未更换,基本上还是明代初修时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占地仅为九百平方米的大悲殿,虽然仅是原崇善寺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却保存着崇善寺的精华,保存着价值连城的宝物。

殿内正面是一尊8.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造型奇特,比例匀称,金箔覆身,金光熠熠。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实际上左右只有20手臂,每个手中心各有一眼,40只手、40只眼分别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就构成了千手千眼。按照佛经的解释,千手千眼是观音的“六种变相”之一,象征能洞察人间一切祸福。额头上的那只眼睛,象征她已修行到了“三摩”境界,所持的轮、螺、伞、幢、花、瓶、鱼、结等8种法器,象征着吉祥如意;手握的刀、枪、剑、戟,据说是用来降魔伏妖的;那头边两手上高托的日用,象征主宰宇宙的无量佛法;那胸前四手中高举的哈达,象征着她对祖师虔诚的敬仰……她大而不悍,身姿秀丽,具有温文的女性风度。飘动的衣带、流畅的线条,感情丰富的面庞,处处表现出一种端庄、持重的内涵美。这座佛像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品,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的两侧分别矗立着一尊与她等身的塑像,右为普贤菩萨立像,左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

普贤菩萨立像

文殊像从正面看,只有三头六臂,但如果加上身后由一圈圈手臂组成的相轮上的手的话,那就不止是千只手臂了。走近观看可以发现塑像的每只手上还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位释迦佛。据《大乘瑜伽经》的解释,这种形象是文殊菩萨的变相之一,具有如同观音菩萨一样特定的象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那每只手中的雕塑,虽多少带有装饰意义,仍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的金球球面,释迦的眉眼都清晰可辨。繁工不蔓,令人叹服。

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

这里保存的佛教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在全国是少有的。

寺内保存着我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崇宁万寿藏》又称《鼓山大藏》,前后用了三十三年时间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余卷。现仅存十七卷零十八页。《碛砂藏》是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开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崇善寺风景图完工。历经百年刻成的《碛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现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这里还一直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由民间募资刻印的《普宁藏》,现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除上述版本外,这里还有以后从其他寺院或地方移来的藏经多种,如从太原中十万院移来的明版藏经<南藏>和从大同移来的<北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清置的影印藏文《大藏经》,又名《甘珠尔》等。此外还有另具特色的石刻<金刚经>拓本、金字<华严经>、<法华经>及刺血《华严经》等。正是这一些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经,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在还没有照像和制版技术的古代,临摹复制是使历史上的名画流传后世的唯一手段。今天能够一睹大雄宝殿当年两掖长廊上的绘画风采,应感谢为留下如此珍贵摹本的先人。有两套壁画临摹本,一套是《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描绘了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这两套摹本,虽经五百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这些画不仅可使得到美的享崇善寺风景图受,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的绘画史等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0)

相关推荐

  • 『盛唐观音菩萨立像』

    『盛唐观音菩萨立像』 22×19.5×58.5cm,11.3斤 小叶紫檀全手工大作 购买请扫底部微信号18659495119 清刀木雕 以天然的木材为原材料,采用刀具具有上百种之多,如锯斧.木锤.平口 ...

  • 佛系-菩萨实际是个学位?

    本周是"佛像的故乡-犍陀罗佛教艺术展"系列的第六期. 之前的几期我们通过多件犍陀罗佛像集中为你介绍了佛陀释迦牟尼的故事.他是一位真人,曾经是古代印度一小国的王子,后来通过艰苦修行悟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

          太原崇善寺大悲殿位于山西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距太原文庙北320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悲殿不允许拍照.只能拍外景. 太原崇善寺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 ...

  • 太原市,迎泽区,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是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悲殿中雍容华贵的明代塑像和琳琅满目的历代藏经都是我国佛教文化史上久负盛名的文化瑰宝. 图片来源:迎泽 ...

  • 大悲胜境-太原崇善寺

    在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有一片红墙琉璃瓦建筑群.前为文庙,后面即是崇善寺.寺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为皇家寺庙.在明代以前只是一个不大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 ...

  • 太原崇善寺 | 并州城内的大悲胜景

    太原繁华的闹市深处,有一处惊世繁华的所在,便是崇善寺大悲殿.数年前骆哥陪我纵览五一广场片区太原国保时,言说此地,我不以为然.直到在骆哥的铁脚板带领下出了文庙,穿过狭窄的街道来到大悲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 ...

  • 仅剩一座大悲殿的寺庙,一定会令你惊叹不已!

    崇善寺,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据记载,那是因为崇善寺是在原有旧寺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新修建的.崇善寺新寺的名称,从十四世纪初叶到二十世纪民国年间,一直沿用了几百年.明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 太原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太原市文庙巷9号,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相传这座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明代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明代的崇善 ...

  • 斗拱演示|太原·晋祠·圣母殿·下檐柱头铺作

    双昂(两跳,平出式假昂),单拱计心造,耍头有蚂蚱头和卷云头两种 ❄5-2-2表示:5-五铺作,2-一跳昂,2-二跳昂 ▼红-蚂蚱头:黄-卷云头 ▼柱子(未作缩柱收分) ▼阑额 ▼普拍枋(交接方式仅仅示 ...

  • 太原崇善寺原来14万平方,现在仅有千余平,相差几十倍历经了什么?

    太原的崇善寺位于太原市的东南角,迎泽区狄公梁街,在省民俗博物馆的后面,始建于唐朝,原名白马寺,之后又用过延寿寺.宗善寺.新寺的名号,直到明朝时期,才定名为崇善寺. 崇善寺相传原本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在 ...

  • 藏在一家科研单位里的大悲殿

    大慧寺大悲宝殿建筑局部 北京大慧寺位于海淀区大慧寺路,在钢铁研究院内,距离国家图书馆很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一座大悲殿. 大慧寺为明正德八年(1513年)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张雄是明武宗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