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不能热衷于“打卡网红”,要把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城市更新正推动城市走内涵式、集约型、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从物理空间而言,城市更新主要集中在产业空间的更新、公共空间的更新和居住空间的更新三大领域。在上海,产业空间的城市更新无论从时间上、数量上,还是在成效上,都居全国领先,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八号桥系列、锦和系列、田子坊、M50、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艺仓、创邑系列、德必系列、龙美术馆、张江国创中心、长阳创谷、智慧湾、上海玻璃博物馆等等。同时,商业空间的更新改造也方兴未艾,K11、淮海TX年轻力中心、X11等相继面世。这些老工厂、老仓库、老码头、老堆场、老商场经过更新改造,变成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新文化和新人群的新空间,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产业空间的更新之所以能够大规模、持续性地展开,最根本的原因是遵循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逻辑,顺应了市场规律、经济规律和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律,企业有动力、市场有活力、项目有效益。
从居住空间的更新看,除了量大面广的老旧小区主要是增加功能、完善配套、优化环境等外,重点是要解决历史遗留的一批旧区改造“硬骨头”,这种城市更新情况复杂,难度大,困难多,但又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上海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又有所创新,由上海地产集团担纲,与相关区成立城市更新公司,按照“一地一策”、“留、改、拆、建”并举的办法,处理好保护传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用“政府主导、国企统筹、市场参与、综合平衡”的机制,加快黄浦、虹口、静安等成片旧区改造的步伐。
再来看公共空间的更新,这方面主要有两块:一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大量公共设施,包括公园、文化体育场馆等,本文在此不作阐述;二是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或闲置空置、或功能单一、或功能市民不能共享的各类空间。随着城市更新理念和行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空间被释放出来,成为服务市民、市民喜闻乐见的“新天地”。同时,各区、镇和街道在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案例和经验。如徐汇滨江龙美术馆一带,已成为市民休闲、社交、娱乐、健身、遛狗的好去处,延绵千米的草地上,数百架帐篷错落排开,三五成群的人们席地而坐,谈笑风声,这种过去只能在伦敦、巴黎见到的场景,如今在上海也成为常态;如在长宁中环高架下,由洛克公园运营的十几个室内外篮球场、足球场让原本空旷无人的地方顿时活力四射;在南北高架蕰川路大桥南北两端的桥下,也已被篮球、射箭、足球等健身和休闲设施所覆盖,成为周边市民每日必去的“社区客厅”;再如在新华路上,有个叫“新·境”的公共空间也是别样风味,这块不大的闲置空间现在成了周边居民很喜欢来坐一坐的“世外桃源”,“小而静”、“小而雅”、“小而美”。
不过,在加快推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和防止一些倾向,如热衷于做成网红打卡地,忽视了更新的根本目的;偏重于追求所谓设计感,忽视周边居民需求的实用性;注重前期投入讲究“高大上”,忽视今后运维成本和可持续性等等。
以往政府投资的一些公共设施,尤其是文化体育类场馆中,的确存在被不少人戏称的“四血工程”,即:政府“出血”投资建设;之后再“流血”设一个事业单位或公司,每年安排一笔财政资金;而项目本身缺乏“造血”功能,人浮于事、惨淡经营;最后老百姓了解情况后还要“吐血”。这“四血”虽然不尽准确,但也确实反映了不少政府主导的公共性项目,在投资运营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而言,这类项目往往政府既是主导也是主体。因此,从理念、定位、设计、运维等方面就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考虑,使之能够既改善环境,又能满足市民多方面需求;既保证项目的品质,又能在运营上可持续。
最近有个“百禧公园”开园了,它原来是一条很长的马路菜场,近几年街道将其调整、改造建设了长约一千米的“百禧公园”,投入达9位数,一改过去脏乱差面貌,为改善周边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空间做了一件大好事,值得充分肯定。同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一个尝试,这个项目也有不少地方值得探讨,以便有些“硬伤”在今后项目中加以避免。
第一.名曰“公园”,“金属感”太强,在约1000米的长度中,绝大部分的视觉是金属廊桥、金属围栏和钢甲板地面,犹如置身于一艘军舰的甲板上,到处是金属廊道和围栏;有人称之为“高线公园”,殊不知纽约高线公园是非常开阔通透、一览无余的;第二.名曰“公园”,硬地太多,绿地反而成了点缀;第三.长达1000余米长的公园两侧有十几个居民小区或单位,均用高墙将公园与其分隔,居民只能从两头进入;第四.从整个钢结构空间特点以及公园日常保安、保绿、保洁、保养看,如果按投入的5-10%估算,每年的运维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当然,以上这四点不妨碍周边居民对公园开放的新鲜感,毕竟有这么一个空间要比过去没有不知好多少倍,也有闻讯远到打卡的人。总之,瑕不掩瑜,即便留有遗憾,为今后做得更好交点学费也属正常。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即: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把周边居民的获得感,把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同时,又使今后长期运维有可持续。那不是更好吗?
设想,如果将这长约1000米,宽10-20米不等的狭长地带,用一层钢结构架空2.5米左右,可形成近2万平方米的底层空间,这层空间作为停车场,可为周边小区新辟出约600辆停车位,停车场作些分隔后直接与两侧小区相通,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同时,在架空层上面,形成了近30亩的平坦空间,在这上面至少可以一半用于灌木和草坪的种植。并可布置各种各样的健身设施甚至篮球场以及座椅小品等。而那些所谓的展示空间、活动空间,其实也大可不必放在这里,因为社区里这个“中心”那个“中心”不是少了,而是很多,是够去装那些活动的。至于金属围栏只要装在两侧即可视线也会大为开阔,这样的“上盖”才更像是“高线公园”,有绿、有坐、有走、有活动,视觉更通透,也免去了扶着围栏小心上下之困。最关键的是,在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的同时,高线公园也有了“造血”功能,按照至少500元/月的固定车位标准,以及临时停车收费,基本上可以解决运维的支出。这种既改善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又缓解周边停车之难,还能减少甚至平衡运维投入的“多赢”方案是否更实用、更受居民欢迎呢?在这方面,政府出“一血”是值得和必要的,但尽量避免落入“四血工程”的老套套。
“打卡网红”总是一时的,把为民造福的公共空间建设好、运维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获益,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不断的方法创新。
—
—
“百禧公园”刚有余而柔不足是不是一个硬伤?
作者:倪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