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老中医李和二、三事 2024-05-30 20:22:50 老中医李和二、三事文/梁德新李和医生曾任卫生院院长等职。退休后做什么?今年63岁的李和医生在他在退休之前曾有所考虑。我认为,李和考虑经济收入是次要的。目前他妻子退休,儿子和媳妇有工作。李和认为,老人有亊做日子快过。开诊所可以发挥自己喜爱的医学知识,还可以继续为病人服务,也是发挥余热为社会做正能量的事。他是个喜欢与人座叙交谈的人,诊所可以成为同乡、朋友聚会的场所。中医是李和学的专业,他退休后在梅州市彬芳大道江南汽车站旁边开了间私人诊所,诊所名为“李和中医诊所”。我与李和是松口同乡,四十年前国家恢复高考时我们已认识。他是个知识面广对地方文化有兴趣的人,我曾参与编写《梅县松口镇志》等书刊退休后与他有共同的话题而经常座叙。他的性格随和人缘好,他开的诊所也是松口同乡、朋友们的聚会的场所。有病人找他,他为病人看病。无人看病时,他看书刊或与找他的同乡朋友座叙。也许是有医缘,我每次找他看病都能药到病除。我每次去他的诊所,都有松口同乡在那里座叙,有些人认识我,我会与他们交谈。“西医医病,中医医病人”。因为中药对人体无副作用,所以“李和中医诊所” 适合吋宜,前来看病的人众多。目前梅州市內的医院众多,私人诊所也不少。李和是中医,在诊所为病人开药方,药剂师在药房捡药。诊所上午9时开门,下午6时左右下班。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看病。这些病人大部分是以前曾去他诊所看过病的,现在有病再找他。原由是他医术精湛,能葯到病除。还有他的医德好,收费合理。为此诊所每天都有很多病人找他看病。 中医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为此我们梅州人生病时,大部分人都是找中医。下面简述中医知识。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李和从小钟爱医学对中医有兴趣,他的理想是将来能做医生。他在读中学时就喜爰中医,他一边读文化课,一边自学医学书。那时他自学了《药性歌诀四百味白话解》、《药性赋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伤寒论释义》等中医专著。1974年他高中毕业后在家乡的合作医疗站做赤脚医生,成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终于圆了他夙愿。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1978年李和考上了中专学校,从此他脱了谷壳改吃皇粮。他是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高中生,那时能够考上中专学校的人成为我们家乡的新闻人物而受人羡慕。国家经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文化界成为重灾区。1977年起国家恢复高考,以知识择优录取学生。1978年国家招收大学生三十万,中专生一百多万。那时能够考上大学、中专的人极少。查阅网络资料,2019年国家招收大学生八百万,博士毕业生约5万,硕士毕业生约50万。国家恢复高考的第2年(1978年)那时能够考上中专学校的人,现在可以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可说当时李和是个优秀的人才。笔者从李和医生的筒历可看出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李和1974年高中毕业。1974年至1978年在梅县松口镇洋坑大队任赤脚医生。1978年秋考入梅县地区卫生学校,就读中医专业。1984至1986年在广州中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进修2年。1981年毕业后在梅县隆文镇卫生院任医生。1988年后在梅江区东郊卫生院、梅州市第二中医院、梅江区卫生局工作,曾任卫生院院长、办公室主任。他在数十年来为病人冶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情况。病人的发病原因,结合季节等诸多因素,对病人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合参。为此,经他医治的病人都能药到病除。李和数十年来坚持学习医学知识,家里的藏书大部分是医学书籍。他根据自己的医疗临床经验做医疗笔记。他还会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医疗经验撰写文章发表在《梅州日报》。下面述略几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告诉人们要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现代人喜吃肥甘厚膩,喝酒多的饮食的生活为例,他把这些事例写成文章《酒湿热的中医治疗》。有些现代女性有爱美之心,经常进入美容院做“表面功夫”的事例为题材写文章 《四物汤“黄脸婆” 的防冶良方》。此文告诉女同胞们,美容要先调好气血,女人气血旺自然貌美如花。根据梅州气温高,湿度大的气侯的特点,他撰写成文章《温热蕴脾养生方》。现在有好些小孩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 他们都会前来找他看病,他以此为资料写成文章《王屏风散“复感儿” 的防治良方》,此文告诉做家长养育孩子平时要以预防为主。 他做行政工作期间,没放弃自己学的专业,还坚持为病人诊病。终身学习使李和成为医术精湛的中医。上门找他看病的人众多,好些是以前曾找他看病的人。李和医生反对滥打吊针、滥打补针。他主张能用中医中药治疗的疾病,就不用西药,能用口服药物治疗的疾病就不要打针。下面列举几个病例。2020年1月上旬,有一位在某国企公司工作的潘某来找李和医生治病,潘某直接就说要打吊针治疗,李和医生问他为什么一来看病就说要打吊针治疗,潘某说:“自己发病已有几天了,先在一家中医医院开了中药和西药,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整个人都很困,总是想躺在床上,加上请了几天病假了,想要快些治好病,所以要打吊针希望病能好得快”。李和医生对他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说:“你现在的病服中药治疗疗效会很好”。潘某不解地说:“我中药、西药都服了,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李和医生说:“中医治病,法无常法,方无定方,只有做到精准辨证进行施治才能有良好的疗效”。潘某说:“那就试试吧”。潘某当天服了李和医生开的中药治疗,第二天疾病就有明显的好转,上班工作去了。2016年夏天,梅州市城区某大医院的黄主任(他本人是医生)来到李和诊所看病。他说:“我的体温高达40度,身体很不舒服,要求李和医生立即输液治疗”。李和医生说:“我要先诊断,看要不要输液治疗”。 李和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及结合季节情况,然后对这位黄主任说:“你的病中医称为“暑温”,西医称“病毒性流感”,没有必要输液治疗,服中药可以治愈”。 黄主任接受了李和医生的诊断,用中药治疗,第二天体温就正常了,回到他所在医院上班了。后来李和医生与黄主任聊天时,李和医生笑着说“黄主任,你是最听话的病人,我与你说用中医的中药治疗,不要输液治疗,你就接受了”。有一位从北方来梅城某大医院就业的医生,他生长在北方,北方气侯干懆,没有听过湿气。他读的是西医,西医是没有湿的概念。他在梅城就业居住,身体出现了湿热症状,感到身体不舒服。他到李和的诊所寻求用中药治疗。他对李和医生说:“我知道这是中医的湿热症状,此症对西医来说,不是病,也没有治疔的方法,我来找你是要你开中药,请你帮我治疗”。该医生服了李和医生开的中药,湿热就除了。晚上他有散步、看电视、看书的习惯。近几年人们兴起用智能手机玩微信。他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及李和健康传媒订阅号里向人们宣传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知识。我常在微信群中看到李和的资料。希望李和医生继续为病人服务,在医术上更上一层楼。作者:梁德新作家简介: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梅县第10届政协文史委员。2009年在松南中学退休,聘为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在国内的刊物发表文章,编著有《客家乡情》《客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等书8本,2009年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有学术论文在在嘉应学院、三明学院、北部湾大学等刊物发表。 赞 (0) 相关推荐 君和堂潘学才丨中医创业十年 ,热血依旧难凉 馆长有约 ▼ " 尽量为行业加分,中医行业真的是需要输血的,输出我们的精力.时间和资源,中医需要培土,需要灌溉,需要阳光,需要雨露,我们的阳光雨露都要往这里面去灌溉,让中医行业长起来. &q ... 一个治疗了三年的真实小儿哮喘剧烈咳嗽案例 chenailong168 从22岁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已经有十六年了.在农村能见到很多城市见不到的病例,现在记忆犹新的医疗故事,有很多,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给一个孩子治疗的经历,那一年的冬天,一个亲戚打 ... 昔日赤脚医生有两手,几贴药治好几十年的顽疾,梁老师欣然赠牌匾 梅州客家文化研究学者梁德新先生是我初中的老师,他多次在我的面前夸赞说,李和医生(患者亲切称他为中医伯伯)治好了困扰他几十年的顽疾--皮肤瘙痒,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表示对中医伯伯李和医生的感激之情,梁 ... 梁德新║回忆祖屋二、三事 回忆祖屋二.三事 梁德新 我年届七十有些事在脑里挥之不起.下面从我的童年的往事写起. 梅县松源镇园岭村"儒林第"是我的袓居.20世纪50年代初我祖屋出生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 &q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梁德新 祖国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春光明媚,政府鼓励作家积极创作,文艺刊物逐年增多.为圆"作家梦",我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向报刊投稿.经常练笔对我日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家里人帮助我写作 梁德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居住在梅县松口镇.那时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维持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工资.为改善生活,二十世纪八十代我把照像.维修家用电器和修理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为第二职业.妻子是教师做家教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我的写作简述 回忆写作二.三事--我的写作简述 梁德新 (接上回)几年前国家取消作家终身制后,广东省每年能享受政府创作经费,脱产写作的只有六十多人.各级作家协会帮助作家创作.出书,作家出书靠自筹资金.据我所知梅州的 ... 梁德新‖山村学校二三事 山村学校二三事 文/梁德新 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福建省永安县曹远公社岩头村岩头村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十多个学生.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到约2公里的下早小学读书.那时学校只有一位老师.老师姓钟是二十余岁的上 ... 梁德新║我参加梁氏宗族文化研究二、三事 我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中学退休教师.如今年届七十,数十年来读书爱书伴随着我的人生历程.我对客家文化有兴趣,在我退休前后的二十年间,在客家文化园地里耕耘,先后任市级刊物<客家人>& ... 梁德新║有所乐,老有所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沧源二、三事 有所乐,老有所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沧源二.三事 沈沧源作家是我的文友.同乡.原彼此不认识.2001年,松口中学校友会广州分会主办的<松口乡情>杂志回故乡组稿.其时沈沧源先生任副主编. ... 梁德新‖我在中专学校任教二、三事 我在中专学校任教二.三事 梁德新 我人生的历程中做过诸多职业.想不到在我退休后曾任中专学校教师.我曾在"梅州市华南职业技术学校"工作. 我退休后半年的生活 2009年7月,我从学校 ... 梁德新‖回忆外婆二、三事【客都推荐】 回忆外婆二.三事 梁德新 我童年时在外婆家"云丽楼"住了几年,那时她的大女儿在印尼经商有钱寄给她,她曾在物质上接济我家.也许是缘分外婆众多外孙中特别痛爱我. 我儿童时住在外婆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