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一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试行)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德育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根据课程改革新形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备课
1、备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2、教师要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以及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
3、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结合任课年级的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并写在备课本第一个教案前面。
4、充分发挥年级教研组作用,同学科教师两周集体备课一次,主要内容是总结和分析上周教与学情况,讨论和制订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以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
5、教案要求:
①教学内容:要简明扼要。
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全面,要从学生与教材特点分层次体现,既要体现学生的发展要求,也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德育目标。
③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视学生特点、知识体系及教育背景而定。
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突出师生间的互动,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与智力发展。
⑤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合适的作业可做,能让学生体验学有所得的成功喜悦。
⑥教案数量:总课时数的70%(包括周末)。
⑦教学用具:据教学要求选好课件、挂图、实验仪器及电教设备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⑧学生活动设计:据课程内容及环境允许,可以通过活动体验,并在课堂内外积极组织开展有效的活动。
⑨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科学条理,字迹清晰工整。
⑩教学反思: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要认真总结本节课的效果与体验,认真写好教后记、反思笔记,每两周至少有两篇教学反思,字数100字以上,主要反思教情与学情,成功与失败;提出成功经验并交流,总结失败教训,提出整改意见。
6、公开课、优质课及示范课的教案需由教研组长签字后打印分发给听课教师,演示实验要在课前操作一遍,以避免课堂上出现差错。
二、上课
1、教师要充分利用40分钟上好每一节课,讲究课堂效益。具有分课时教案,没有教案不能上课。上课前应认真准备好教具或实验仪器,确保上课能正常进行。
2、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主管校长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拖课。在课堂上不做与教学无关事情。如不符合请假制度私自调课作旷课处理。
3、教师应做好课堂组织教学工作,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登记学生的出勤情况,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及时报告班主任处理。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4、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要与学生建立相互学习、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以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造成学习上的分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6、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与美育。教师仪表、语言、举止、板书等方面注意对学生的示范表率作用。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或吸引力,声音要响亮,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时关闭手机,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里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严禁酒后上课。
7、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由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学后记,强化校本研究,以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素养。
10、做好实验教学,教师要按教材要求搞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11、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有兼课的行政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听课
1、听课是检查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
2、每位教师有听课的责任和被听义务,每节课都是对外开放的,教师听课不必提前打招呼,到外校听课必须和学校联系,由学校作出安排。
3、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记录必须由值日行政签名。
4、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学校领导每人每学期要进行“推门听课”,并达到学校的规定。
5、要有听课笔记,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并注意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学论教。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2、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布置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要着眼于学生发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原则上每节课要有适当的课后练习。
3、作业数量要有弹性,可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能让学生体验学有所得的成功喜悦。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要求,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作业方法,勤于思考实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使用统一符号,注明批改日期,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注意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授面批,鼓励学生提问质疑,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
6、高考科目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每次不得少于二分之一。非高考科目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
7、严禁机械的重复操练式的作业,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8、鼓励教师创导多样化、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的探索。
9、开展评优活动,评选作业布置和批改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