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庄弘醒:从连环画到水彩,再回到江南故乡
2017年,
莞城美术馆开始启动
“中国老水彩画家访谈”项目,
对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
的老水彩画家,
尤其是对七十岁以上的
老水彩艺术家进行采访,
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记录,
并计划根据访谈研究形成相关展览等,
以此加强建国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的水彩画研究,
夯实莞城美术馆的水彩特色定位。
截止目前,
莞城美术馆已经走访很多位
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出生、
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水彩创作、
并具有代表性和取得一定成绩
的水彩艺术家,
庄弘醒老师是其中一位。
庄弘醒
1940年生于浙江南浔,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2001年进修于巴黎大茅舍画院(Academie de laGrande Chaumiere),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受访人:庄弘醒
采访时间:2020年9月24日
采访地点:南京 庄弘醒家中
采访者、资料整理:莞城美术馆典藏研究部
九月的南京,
秋高气爽,
丹桂飘香。
那天上午,
阳光灿烂,
洒满了小院子。
已是高龄的庄老师
精神矍铄,
笑容亲切。
坐在落地飘窗旁,
我们开始了访谈。
庄弘醒老师坐在家中
访谈庄弘醒老师内容摘录
莞城美术馆:庄老师,您是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老一代水彩画家,首先想请您谈一谈您学习和创作水彩的主要经历。您是如何走上学习水彩的道路,在学习庄弘醒过程中有哪些师承关系,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庄老师:1956年我考进了中央大学(如今是南京师范学院),当时进入学校时,老一辈的大师级画家有傅抱石、陈之佛、吕斯百等,他们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那时除了北京,最强大的教师阵容就在我们学校了,当时我15岁,他们的精神和高度深深影响了我,可以说我年少时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后来因为受到政治变革,我们之前学到了一些水彩画知识,后来一部分人也渐渐放弃了。
幸运的是,我早年的水彩画老师,应属中国水彩第一人,如李剑晨老先生,也教过我们水彩画,还有杨云龙老先生,当时是专门给我们上课的,虽然学习水彩画的时间不长,但是早年的水彩画教育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当时我们的志向并不是当水彩画家。
毕业以后,苏派教育对我的影响较深,当时处于艰苦时期,我在工作岗位上没有条件去画油画,随之也放弃了。后来,我学会了国油、版雕、漫画等。在那期间,我坚持绘画,跟了两位画家,出版了好几本鲁迅画册和连环画,还获得过江苏连环画的二等奖。
80年代以后,连环画随着电视的发展没落了,我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后来也想过画油画,因为自身水平原因难以跟上就放弃了。后来很偶然的机会,研究中国水彩画史的袁振藻老先生是中央大学毕业的,他为了写水彩画史花了四年的时间,他当时看我既画油画又做雕塑,老先生说我修养全面,建议我画水彩画。我本身就喜欢水彩画,工作后也画一些水彩画,然后我就尝试画起了水彩画。
第一次参加水彩画展览,我画的作品就在全国得了奖。我当时想:我与当时的水彩画家的区别在哪里?大部分的水彩画家都是从写生而来,我的表现方法是从创作中来,我凭感觉去画一幅画。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的水彩画展得奖的作品,是用水彩表达思想,当时在水彩画界来说是比较新鲜的,这张画还代表了我早期的水彩画写生,当时的背景是快要下雨了,我在纪念碑旁边画了这样一幅画,这幅写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我现在都画不出这样的画了,当时是年轻人的感觉,新鲜、强烈、勇猛,这张画只用了半小时,功底和品种无所谓,重要的是内心的激情。
庄弘醒 《秋瑾纪念碑》 水彩 29.7×21cm 1962年
后来的水彩画,我又画过两种题材,一种是南京大屠杀,这是发生在南京,是我们应该画的,这种题材很大,至今很少有人能画得好,能真正体现南京大屠杀的。在第九届全国美展,我和任伯年合作画南京大屠杀曾得过银奖。在官方的展览中,水彩画是我得奖较多、比较出成绩的。从此,我就坚持画水彩画。
还有一种题材是人体。1989年以后,中国首次人体油画大展影响了很多画家,我是到上海去看的展览,在北京展出的时候我没赶得上去看。当时看展的人很多,人山人海,我感受到了人体画的魅力之后,从此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画人体。当时江苏省美术馆还为我出了一篇报道,说我画的人体带有表达历史的看法,属于具有深刻性的人体画,而在这个画种上我也取得了成功。
庄弘醒 《城市的寂寞》 水彩 66.5×51cm 2010年 莞城美术馆藏
到了八十年代末,我画画的重点开始放在画江南题材上。我认为江南最有底蕴,其中最有特征的是南浔。有一次,我到江南,发现大量的房子要被拆迁,包括苏州安徽浙江一带,我认为最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都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我就开始焦虑,这激起了我的乡愁。
我童年时对这些旧建筑的记忆很深刻,所以我就想把小时候记忆里的建筑情景用画面再表现出来,并带有自己的情感。后来,我的全部精力就放到了画江南这一题材上了,从九十年代末一直画到现在。
莞城美术馆副馆长吴万雄、典藏研究部主任王丹正在采访庄弘醒老师
我退休以后比较有时间,就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国外学习。我去过很多国家,待过最长的时间有几个月,法国去过三次,还去过俄罗斯,俄罗斯是我年轻时的梦,还有意大利和西班牙、德国,遗憾的是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去。我到国外学习之后,我就在思考我该如何去画。我画的风景都是写意的感觉,都是画南浔的,我现在的画都在中国美术馆。
莞城美术馆:庄老师,感谢您的分享。请问您对我们莞城美术馆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有什么意见或好的建议吗?
我记得当时去莞城美术馆的时候,工作人员事无巨细,都一一安排妥当;精力充沛、能干的谢钧馆长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现场还有儿童到美术馆临摹,有讲解员现场讲解展品,水彩画展能做成这样,在中国你们是很了不起的。展览结束后,你们还给我寄了一本年鉴,上面有我参加你们展览的记录。作为一个水彩画家,我要向你们致敬。
广东水彩是在王肇民的影响下发展,湖北美术学院有水彩画系,东北有鲁迅美术学院,上海是水彩的发源地。关于水彩艺术的发展,我希望少关注画照片,多关注中西融合的方向,我觉得这是水彩画的未来。画就应该表达人心灵的东西,大象无形。
(*以上文字根据采访录音节选整理)
庄弘醒 《黄灯笼》70×60cm 1990 年
庄弘醒 《祖母与故居》 66×51.5cm 2008年
庄弘醒 《南浔藏书楼》66×51cm 2008年
庄弘醒 《紫金山下》 51.5×60cm 2012年
庄弘醒 《春风》 76×56cm 2012年
编辑|陈卓愉
资料整理|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