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血糖尿病

​王某,女性,67岁,患有糖尿病15年,冠心病、高血压10,6年前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现用胰岛素治疗,既往胰岛素用量30单位,血糖控制良好,近几年逐渐加量,每日60单位,血糖仍维持在10mmol/L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15mmol/L,患者时有胸闷、乏力、头晕、失眠,舌质谈暗,舌边有瘀斑,脉滑。病人不愿意再增加胰岛素用量,求治于中医, 辨证为瘀血阻络,治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0,苍术1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鬼箭羽30克,酸枣仁20克。每日l剂,水煎服。 服一月后,上述诸证明显好转,查空腹血糖7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胰岛素用量减为每日45单位,守方服用3月,血糖基本达标,病情稳定。     中医讲“病久入络”,糖尿病由气阴两虚发展而来,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缓慢瘀滞,而成瘀血,即所谓“气虚瘀留”。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血同源.津亏液少则血液粘稠不畅亦可成瘀,即所谓“阴虚血滞”。尤其是合并有慢性血管、神经病变时,口服药物失效或者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常常伴有瘀血表现,诸如面有瘀斑,肢体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心区疼痛,或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妇女月经量少、经期延后、闭经,舌质谈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怒张等。中医治病2大特色,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既然存在瘀血,就应该活血化瘀畅通血流,改善循环, 实践证明,对长期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或有慢性并发症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后常可使部分患者的降糖药及胰岛素用量减少,而病情仍控制满意。

清热解毒类中药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等也有较好的降糖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可以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中药降糖并不局限于一方一法,前面介绍的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均可调理血糖。中医常常针对年龄、体质、症状、并发症、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辨别脏腑(肺、脾胃、肝、肾)阴阳虚实,补虚泻实,调理气血阴阳,虽然没有直接降糖,而最终起到降糖作用,这也许正是中医的奇妙之处。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适应证:

1、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5.6-7.0 mmol/L ,餐后血糖7.8-11.1mmol/L;2、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0 mmol/L以下者;

3、糖尿病合并血管、神经、肾、眼等慢性并发症着;

4、糖尿病合并失眠抑郁者;

5、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失效或有高胰岛素血症者;

6、糖尿病足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