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古镇】蕃昌之地 永昌古街

蕃昌之地 永昌古街
兰溪市永昌街道永昌村历史悠久,周围有众多的古遗址(孔塘殿山,许店山,大洋山),以及墎背驻防所遗址。出土了许多文物价值很高的石器,陶瓷器。其中唐永徽三年的纪年墓出土的四系罐为国家一级文物,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先祖居汴梁河南巩县永昌之地,厥后徙于衢州,婿于兰溪徐氏,卜居此地,故名永昌。谓其地久天长、子孙永远蕃昌也。”明万历年间永昌人赵贤佐在《永昌记》一文中描述了永昌之名的来历。永昌最初是由宋太祖之弟赵廷美第七世后裔赵公传迁入后形成的村落,明清时期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成为古兰溪县最主要的集市之一,汇集了大量徽商并建有会馆,可见当时市场繁荣、店铺林立的盛况,至今老街还较完整保存了当时原貌,商贸依然相当发达。
永昌古街位于兰溪市西部的永昌街道永昌村,形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距市区约10公里,330国道从古街旁穿过。从此地孔塘殿山、大洋山、许店山等商周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看,该地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吴越时期已形成村落。
古街区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和功能,商业气息浓厚。东西向主街长约1000米,宽4—5米,整个古街区占地面积约15000余平方米,整体风貌保存的相当完整。街区两侧有多条里弄向外辐射,格局呈“丰”字形。街区内有双溪灌穿而过,即为居民商贾提供生活用水,也可作交通运输、消防、排污之用。主要巷道有左右街、横街、水坑沿、西头掘(李山里)、廓背路,牛市巷、鹅市巷、樟林巷、六口塘沿、桥西巷等等。东头掘有一排塘,环境优美。明万历二十四年赵贤祖《永昌排塘记》云:“邑之市镇永昌为最,镇之池水排塘为最,塘在中心,上下二湖通流旋绕、左连上堰,右接双溪,前遵大道,后附民居,有似乎排塘,故名也”。主要巷道有左右街、横街、水坑沿、西头掘(李山里)、郭背路,牛市巷、鹅市巷、樟林巷、六口塘沿、桥西巷等等。
老街上有传统店铺肆坊百余家,具体有酒坊,永裕酱坊、李山号铁店、德济堂、太尉殿等。古街东西两头各立牌坊一座,分别是清乾隆59年诸葛氏节孝石坊和清乾隆47年章氏族石坊,过溪有石拱桥及20多间长四十余米水阁楼相连,白墙灰瓦马头墙,连绵成片,是可谓“小桥流水,水榭倒影,商贾荟萃,即有江南水乡之特征,又有都市集镇之风味。就像一幅“清明河上图”展现在人们面前。其现存建筑形式有石坊、拱桥、梁桥、古溪道、水阁楼、古店铺、古作坊、古民居、宗祠、商业会馆等,江南水乡风味浓郁,集居住、经商、作坊于一体,较完整的保存了历史风貌,是一处典型的江南街区。现存厅堂建筑有吴氏花厅、墎背路26号花厅、李氏大厅、崇德堂等,石牌坊两座,以及古桥、古井、胡门、忠义祠遗址等40余幢。主街两侧存有大量的商业建筑,有琪字李山号打铁店、德济堂药店、篾业社、铁器店等,历史风貌宛然,临街是鳞比栉次的的商铺店号,小巷深处则分布民居、宗祠、寺庙、会馆等建筑,
永昌古街区的民居淡雅的建筑风格,粉墙灰瓦,店铺林立,有架河而建的水客楼,在街面上也可谓临街傍水。民居的窗户多用木、林雕装饰,富有江南水乡的情调。其间有商贾集资修建的会馆,三开间,前有庭院,垂花门。典型的台门:一般为三间二进二天井或三进三天井,后进为社堂,粉墙黛瓦,地面石板铺砌,四周围墙,布局对称均匀。明清民居建筑群分布在古街区上及其周围,台门有20多处。
生活在永昌古街区的人民,醇厚的风土人情。从很早开始就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在历史古街中,包括了铁铺、烟行、商行、丝线店、照相馆等多种行业,其中50年代有4家打铁店,最有名的就是李山号铁铺,它就是现在兰溪著名企业兰溪市自行车零件厂的前身(注2)。到现在走在古街中,在街道两旁的古招牌中还能依稀的感觉到当年的繁荣。
明万历二十四年,族人赵贤佐写有《永昌记》详尽地叙述了永昌择址之要:“是地也,柱杆山、白山岩两源发脉,中则双溪界水。且前有耸峙,后有屏障,左旋右绕,四山回环,地无旷土,田连阡陌,坦坦平夷,泗泽交流,滔滔不竭,津建徒杠,人不病涉。村成市镇,商贾往来。余族居此不诚可以安居而乐业者乎。由是山可樵、水可渔、岩可登、泉可汲、寺可游、亭可玩、田可耕、市可易,四时之景备矣。虽蕞尔微区,一村一镇而途通车马,川济舟辑,百物生贷,财聚擬之,名都大宅,初何让焉?非地之钟,而特异者乎。吾方少时,店少民稀,村落幽静。近来民居稠密,市肆星攒,旅馆歌楼,酒筵贷铺,东成西建,十倍于前。贸易成群,民无虚度,非地之丰,极其盛者乎。吾等聚族于此,俗美风仁,于时处、于时语,诚得择居之道具也。己因援笔以誌云。”
随着岁月流逝,经济的发展,古街盛况巳是不再,站在青石双拱的永昌桥上,桥东的桥东路和桥西的左右街变得很安静,古街老了。为了永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岁月所淹没,使人们能够从中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洗礼和陶冶,回顾历史,感受乡愁,古街亟待保护,亟待焕发第二春。
(注2)浙江轮峰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8月,由永昌李山记铁店工人周经金带头,4张红炉13个人,组织起兰溪第一家手工业合作社——永昌区铁业生产合作社,社址在永昌右街。创办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以李山镰刀和兰溪肉刀闻名的“李山记铁店”同时并入。。主要生产镰刀肉刀和小农具,其镰刀几乎供应安徽全省的需要。1961年5月,永昌铁业社成立党支部,周经金兼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起转产饲料粉碎机等农业机械。1971年试产出口自行车曲柄链轮。1972年转为合作工厂,并改称为兰溪县永昌农机修造厂。1976年3月,永昌农机修造厂增挂兰溪县自行车零件厂牌子,主产品从农业机械转为自行车零件。1979年正式更名为兰溪县自行车零件厂。后迁址于兰溪新桥山背。成为兰溪著名外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