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事迹】 御医王开与玉泉隐居
御医王开与玉泉隐居
在元朝时,风景秀丽的白露山南麓的露峰下面,有泉水飞出,名为白露山南麓的露峰下面镜潭。泉边林壑之美,有一名人叫王开,字叔启(1278——1347年),是今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人。由于他隐居镜潭,自号镜潭,人称镜潭先生。他自幼好学,聪明过人。曾游学于元窦太史之门,尽受轩歧之术,名声藉甚,部荐为扬州教授,以母老辞不赴。后敕为太医院御医。著有《标幽赋》,现已佚。他的生平业绩在金华府志和兰溪县志均有记载。
据《光绪兰溪县志》贝琼的《玉泉隐居图序》,白露山露峰下面镜潭之景确实令人陶醉。但现在面目全非,实乃可惜,其遗址尚待考证。其《玉泉隐居图序》曰:
“玉泉山距兰溪三十里,当五峰之北,崭然青芙蕖,危阡天半,与金华山东西相望。半山石皆雪色,类瑶琨,如束带然,故一名玉带。其巅有峰突起,曰露峰。峰之下有泉飞出,曰镜潭。潭通浙江,澄澈可鉴。或疑神龙之居,又名玉泉山。山多合抱之木,空青,丹砂,千年琥珀,往往得之。惜舒元舆、金仁山曾隐其中。非独神仙释子之所托也。
元时,有王氏者,为兰溪之巨族。从窦文贞公学九钺补写法,客京师二十余年,不乐仕而南归,营于镜潭之上,自号镜潭先生。树杏千株,花开时,远近灿然,与日光霞气相射,望之不啻董林。族人子弟徙而从之者,错居其旁,至数十家。烟火相连,鸡犬往来,熙熙皓皓,有太古之风,世莫得而知也!
余不及识镜潭先生,荻与其子瑞庵交,瑞庵屡游三吴,一日,持隐居图示余,将老,于是求文以志之。余观之,言曰:天下之大,名山非一,而玉泉其东南之雄秀者乎?若镜潭林壑之美,殆与终南,少室,并宜游者,长往而不来也!然庐鸿、李渤皆以隐为仕之媒,非若镜潭之因不仕而隐也。呜呼!高位厚禄,人之所荣,而怀才不遇,绝物独处,效龙蛇之屈蟠,无称于时,岂情也哉?特以势崇则危,利广必忧,不若去禄位而求其安,此考启硕人之永矢弗过也!余恨未能超然引去,相与入山读书,决泉洗药,日泪泪风埃中,未知所届。回望丹雀翠壁,邈在弱水三万里外,而不得一至,岂不贻愧于惊猿怨鹤耶?!
姑书其说,以识余心。他日或能裹槿,往候瑞庵,庶不为玉泉之生客,致生灵之拒也夫!”
可见镜潭之优美,真可谓名人高仕之隐居佳地。
王开是王家村王氏的先祖。王开墓在白露山下王家村松林边,今加工厂旁,“文革”中被平为田。现尚存墓碑一块,碑正中刻有楷书“元御医镜潭王公之墓”九字,两边小字已含糊不清,此碑现保存于王家村宝训堂内。
附:《双牌王氏宗谱》:
十三世:王开,字叔启(1278——1347年),行宁一,是号镜潭。宋祥兴戊寅年生,元至正丁亥年终。配徐氏,继赵氏,生一子,一女,适现坦周咨,合葬松林边。
公游于元窦太史之门,尽授轩歧之术,名声藉甚,部荐为扬州教授,以母老辞不赴。后敕为太医院御医。因觅牛眠于本邑白露山下,遂从双牌徙居焉。著有《标幽赋》行世,郡邑二者具悉。
十四世:迪,至元甲午年生,至正辛已年终。(1294——1341年)入太医院。
十五世:廷玉,泰定丁卯年生,至正丁未年终。(1327——1367年)
十六世:宗泽,入太医院。(生卒年不详)
《光绪兰溪县志》
王镜潭名开,字元启,以好行纯孝乡人。家贫,好读书。不偶于时,遂肆力于医,游大都,在窦太史汉卿门二十余年,悉传,将归。窦嘱之曰:“传吾术以济人,使人愈疾,即君之报我也”。善针砭施之,无不立愈。至元初,征领扬州教授,以母老辞回营,居于镜潭之上,人称镜潭先生。所著有《重注标幽赋》。子国瑞屡游三吴,与贝琼交,尝以父《隐居图》为之序(艺文参订前志,从通志)。孙廷玉,曾孙宗泽能世其业。
《兰溪医药志》
王镜潭,名开,字元启,女埠白露山人。家贫,好读书。不遇于时,遂致力于医,游大都窦太史汉卿门二十余年,悉继其术以归。临行,窦公嘱之云:“继吾术以继人,使人愈疾,即君之报我也”。遇人有疾,施以针砭,无不立愈。至元初,征领扬州教授,以母老辞归,后为太医院御医。因居于镜潭之上,人称镜潭先生。著有《重注标幽赋》。《增注医镜密语》、《针灸全书》等。子孙皆世其业。
注:窦默(1196——1280),元广平肥乡人,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习医术。元世祖为藩王时,问以治国之道,使皇子从其学。即位后,为翰林侍讲学士。晚年加至昭文馆大学士。
贝琼:(1314——1378),修《元史》中都国子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