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面对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考试的成绩?

今天故事来源是最近的一次嗯,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孩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他的父亲因为生气把自己家的门都打坏了,家里的人呢?都抱成一团,对孩子呢,就有各种态度,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呢?

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或者掌握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具有科学性、差异性和变通性,是最难的,很多人资历深厚、博学多才甚至是教书育人,可是自己的孩子也难以得到好的家庭教育,更何况我们都是初为人父母,没有培训、没有学习,不懂教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万不要把想当然当成好的教育,把别人好的建议当成没有孩子的纸上谈兵,都是不可取的。

这个案例中有哪些不好的方面呢?首先,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有人说学习有什么兴趣?正是成人自己的错误理解,才导致不重视对孩子兴趣的保护,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他的成长正是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兴趣和探索世界的行动。他是怎么学会语言的,是家长有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吗?不是,一方面孩子有语言敏感期,另一方面孩子对声音和语言交流的兴趣,让他那么一个小人儿居然就自己学会了说话,这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方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和外部的认可,会增强他的信心,产生价值感,进而继续努力和进步,孩子们在大人的赞许声中蹒跚学步,在微笑鼓励下牙牙学语,如果他获得的都是责备、打骂和轻视,他的沮丧和失落将替代他的信心让孩子无所适从。

其次,孩子将错误地看待学习这件事。学习和考试原本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开始严格地全程监督、提醒、检查等等,孩子在这种紧张和被动的环境下,虽然看似更专注于学习,但是这种方式很快会产生副产品,第一就是依赖性,家长没提醒的、没监督的、没检查的,一律不会做好;第二就是丧失学习动力进而反感学习。因为在他看来学习的意义完全只是为了家长而学,学习有什么意义?无非是为了家长,而他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发现学习不仅是为了家长,而且一点儿意思和意义都没有,逐步会反感学习。

第三,孩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长远来看,将深深地损伤孩子的学习能力。科目学习是孩子建立认知过程进而学会应用知识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家长急于求成地指导或者教孩子缩短认知过程,直接变成记忆知识和使用家长告知的方法来进行应用,孩子将逐步失去建立自我认知过程、形成认知策略、总结认知方法和应用思维逻辑的最重要过程,对孩子的长期学习来讲,百害无一益。现在是小学一年级,高年级怎么办,初中呢,高中呢,大学呢,工作以后呢,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现在培养的都是终生学习者,而这种监工加指导的方式正在摧毁他的能力和长远的目标。

第四,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为什么说到成长呢,不是在谈学习吗?关于孩子的一切都在影响他的成长,学习只是在促进他的成长,而这里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习科目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比如运动方面、社会情感方面、语言沟通方面、认知方面等,而科目上的文化知识学习只是认知中的一小部分,而家长对其学习的消极影响将影响所有学习方面,对其成长很可能造成消极影响。

第五,破坏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一旦破坏,影响又是多方面的,一切以爱、信任和沟通为基础的关系,遭到破坏以后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孩子才一年级,到了初中青春期、叛逆期后你怎么办,能想象吗?

怎么办呢?关注孩子、观察孩子,在沟通的基础上,了解孩子考试表现背后的实质,从而引导孩子培养兴趣(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孩子对认知的兴趣,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价值感等)、养成良好习惯(短时间专注学习,制定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完成目标后就去痛快地玩,学会检查的方法并逐步应用等)、积累日常认知支撑能力(比如引导孩子听故事和阅读,有时候孩子数学不好是因为阅读理解的能力不足;专注力培养,不要在孩子专注一件感兴趣的事情时轻易去打扰他等)、和孩子一起分门别类地逐步讨论和分析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并逐步改善,考试的目的就是考一考试一试,发现问题,把不会的弄懂的同时把出现的问题作改善,这就是考试的目的,考试的目的不是分数、排名这些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全班全考了不及格,你的孩子考了60分第一名,这代表什么呢?他最好?他很差?这代表这次考试有些内容孩子没有掌握或者犯了错误,我们一起把不会的弄懂,同时把暴露的问题改善,就是这些。如果每次孩子和家长都把这件事做好,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和避免问题,在孩子实在不得要领时做一些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逐步启发思路,甚至一起做实验或者用生活中的场景启发孩子思考,孩子怎么会没有进步,不持续提高呢?

打骂孩子是家长无力的表现,走向全程监督和指导孩子是希望孩子速成的短期见效,而长期伤害的不好策略,慢慢地我们会认识到短期见效的速成法长期来看都不是好方法,很多时候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长久的、甚至无法弥补的。

在你感到怒火上头时,当你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时,请一定要慎重。因为,好的教育从来都不简单,希望孩子幸福成长。

如果孩子不知道学习的意义,那么排名对他们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就我个人经验和观察来看,小学的这种排名,主要意义在于让父母督促孩子学习罢了,因为小学的内容很简单,没学好多半是不用心,但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排名排了倒数第二,而在于家庭教育。

父母在孩子考差之后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平时做了什么。

父母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楼上孩子在写作业,楼下几个狐朋狗友觥筹交错,人声鼎沸,这孩子能定心么?母亲平时不是看言情剧就是跳广场舞,完全不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这时候像狱警一样看管孩子有用么?这对父母这么恼火其实也是对自己平时疏于关心孩子的一种羞愧,但是他们却因自己失职而惩罚孩子。

他是不是一个好家长,我认为是的,他关注的并不是我学习的结果,而是过程,只要孩子能每晚静心读书写字,持之以恒,何愁成绩没有提高?最怕就是题中这种情况,平时父母放羊,发现成绩掉了就大张挞伐,从题目中描述来看,孩子的成绩落到倒数第二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父母这时候才着急,平常肯定没关心孩子的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则,需要收心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父母,近几年这对父母都要收心,不要再忙于娱乐事务,现在陪孩子还来得及。

小学名次反映孩子学习的状态。家长要根据试卷,和孩子一起讨论从哪里下手最容易进步,为孩子建立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接受知识的途径,学校的知识也许正是孩子薄弱的地方,授课方式也许正是孩子无法学进去的方式,但统一授课就是这样,不可能照顾所有的孩子需求。我们改变不了社会,那么只能接受现实,并努力寻找最佳途径。我们要记住,自己是父母,是帮助孩子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封建社会主子。遇到这样的孩子,其实也是做家长的成长的机遇。下面专辑是我的教育感悟,今后也会分享教育类书籍学习心得。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做更好的家长吧。

名次是学校用来考核和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附带品,本身对孩子而言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小朋友学习的态度、方法,以及家长、老师各方协作辅导引导等方面。因为从功利上面来说,孩子在学校重复不断地考试,最终是为了一场大考试,所以名次不是首要的衡量孩子学习的标准。

如果只知道倒数第二,而不知道为什么倒数第二,那问题就是在家长身上。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心理因素很不稳定,成绩忽上忽下也是常事。家长要根据名次去观察孩子的学习问题在哪里,了解孩子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孩子,让孩子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