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医砥砺前行 ——浅谈民国时期针灸教学研究
在中西医并存的民国时期,针灸学的发展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民国时期的针灸医家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吸取西方教学经验,孕育了针灸学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创立针灸社团,创办杂志,发表文章,出版针灸专著,创办讲习所、针灸函授教育、中医学校等,吸收“实证主义”思想,大量翻译具有代表性的日本针灸著作,给针灸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民国时期的针灸教育,是现代针灸教育的萌芽阶段,各地涌现出形式不同的针灸教育模式,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尤为突出,1931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5年开设中国针灸学讲习所,1936年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办学期间留下大量针灸材料,惜因战乱,多数难觅踪迹。承淡安办学期间创办《针灸杂志》供社友们交流学习,讲习所油印中国针灸学讲习所讲义八种作为教材,1937年因战乱研究社停办,承淡安辗转桃源、重庆、四川地区继续办学,1938年承淡安在原有油印教材的基础上,得邱茂良、罗兆琚二位针灸名家协助,于成都启文印刷公司将《中国针灸学讲义》分订《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针灸治疗学》四册铅印出版,又于1941年由无锡协成印务局铅印再版,至1954年印至第八版。此书对近现代的针灸教育框架影响深远,而《中国针灸学讲义》也成为了民国时期针灸讲稿的佳作,澄江针灸学派弟子称其为“针灸三部曲”之一。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发端于1913年3月,1924年9月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1933年在学校对面建了附属广东中医院,供教师临床及学生实用之用,1940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卢乃潼校长聘请了一批医学名家卢朋著、陈任牧、梁翰芬、梁湘岩(梁慕周)、管季耀等组成教材编委会,编辑各科讲义备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之时,首任校长卢乃潼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说:“学校建立的宗旨,是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保存国粹,维护土货,以养成医学之人才。”《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为梁湘岩(梁慕周)编辑的讲义作为授课之用,梁氏将《内经》作为针灸理论及临证的纲领,宗灵、素古法,吸取张介宾、马莳、杨继洲、张志聪等诸注家经验,尊古不泥,实践求实;梁氏将解剖知识引进经穴中,使经穴定位更容易识记,并结合自己临证实践经验,记述了个人经验,以备后辈借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突出地反映了梁氏的针灸理论特点和临床治验,他崇尚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但又尊古不泥,于临床实践中验证古典,刺灸补泻简易实用,重灸并灸分补泻值得临床借鉴。
湖南针灸讲习所系谭志光先生于1922年创设于长沙市兴汉门,谭先生先后出任政务、学务、医务,入民国潜隐于医,益肆力于针灸,创设湖南针灸讲习所,课授生徒十数寒暑,成才约三千余人。《针灸问答》为湖南针灸讲习所讲义,初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再版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此书以问答形式,歌注体裁,阐述了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解说、十二经穴、十五络穴、奇经八脉及其腧穴、经外奇穴、制备针灸法、行针法、用灸法、补泻法、针灸歌赋等。《针灸问答》以问答体例编排,以歌诀形式阐述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在民国时期诸多著作中独树一帜,同时吸取了西方医学的精华来讲解针灸知识,使原本难懂的问题变得生动易懂,为针灸学习者提供便利。
北平国医砥柱总社附设中国针灸学术研究所由杨医亚先生在北京创办,国医砥柱总社函授部1943年4月更名为中国国医专科函授学校,在1939年还开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所函授部学习班,办学期间培养了大量的针灸人才。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国医专科函授学校、中国针灸学研究所函授部学习班暂停招生,直到1946年时局稳定后恢复招生。杨医亚先生在办学期间出版多部针灸著作,其中包括《针科学讲义》、《中国灸科学》、《配穴概论》、《孔穴学》、《实用针灸治疗学》、《袖珍针灸经穴便览》等。1954年杨氏将中国针灸学术研究所的讲义等改编成《近世针灸医学全书》出版。《针科学讲义》、《中国灸科学》、《配穴概论》、《孔穴学》、《实用针灸治疗学》等著作从内容上看,吸取了传统针灸学的经典理论,借鉴了日本针灸医家的针灸经验,临床应用可操作性强,实为民国时期针灸中西汇编著作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