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五百年前,你想“坐”什么——来看看明清的椅子和板凳。
文玩行过去常说“粗大明”,但仅仅泛指玉器和瓷器类古董,就家具而言绝不适用。木制家具进入明代以后,品种和工艺臻于完善。由于黄花梨、紫檀木等高档木料广泛投入使用,加之文人士大夫情趣的不断渗透,明代家具体现出用料细腻考究、线条简朴流畅的整体风格,令后世膜拜仰止。
本期河图洛书,我们一起看看明代的椅子。
成对摆放的南官帽椅,与茶几的高度互相匹配。
今天去博物馆观赏古代木质家具,会发现存留完整的实物,绝大多数都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从总量上来说,真正的明代家具少之又少,但经历时间考验留到今天的大多为精品,其中又以座椅为最多。我们结合实物与文献、绘画资料,对于明代及明代以后的坐具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这里我们先从最具代表性的椅子说起。
中原地区从唐代中期以后,垂足坐的方式渐趋普遍,坐具的发展也变得日益完善和多样。先前的推文中小编讲到了交椅、圈椅、靠背椅、一统碑等坐具,这些到了明代依然存在,只不过有些名称略有变化。实际上真正明代独创的主流座椅是极少的,我们这里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官帽椅说起,所谓官帽椅,也就是整张椅子的造型类似当时的官帽(或称幞头)。
四出头官帽椅各部件名称。
官帽椅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出头官帽椅,椅背的搭脑和两侧扶手横梁延展超出立柱边框,背板通常和圈椅一样略带弧线,刚健周正中蕴含柔润温雅。南官帽椅是立柱和搭脑圆角之间、扶手与边框之间,均为圆角过渡,横梁和立柱互为榫卯,它的背板大多为整体木料制成,边框镶板分为数格,在其基础上还发展出了六条腿的六方椅。官帽椅的前后四腿下部,带有高度不一的枨条,称之为步步高,使得整把椅子看上去更为稳固严整。
和官帽椅的端方大气不同,另一种椅具却以轻便小巧为特色,这就是玫瑰椅。宋代就有玫瑰椅,真正盛行则是在明代。其实它属于南官帽椅的一种,多数采用黄花梨或铁力木,名字中“玫瑰”二字主要是突出其造型别致。其主要外观特征是椅背较低,仅仅略高于扶手,因为这种椅子通常放在边廊,多张成列,椅背低矮则不至于高出窗台;有时需要和桌案搭配,椅背不能超过桌面。
背板雕花的清代玫瑰椅。
大多数玫瑰椅采用类似窗棂的直栏椅背,有些甚至没有栏而仅保留背框,通常也很少带有弧线设计。如果去掉玫瑰椅扶手,那就是梳背椅,还有一种是靠背整体为一块板材,类似屏风的屏背椅,后者常常在靠背和椅面部位带有站牙(仿屏风底座)。这些种类的椅子成熟期较晚,等级也相对较低,有些屏背椅甚至连椅腿的枨条都没有,但并不是所有不带扶手的椅子等级都低。
最早的靠背椅都是没有扶手的,人体能够保持谨肃的状态,这类椅具传到五代时期演变成了灯挂椅,今天我们能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看到最为标准的灯挂椅。整体造型简洁大方,其实说穿了灯挂椅就是不带扶手的四出头官帽椅,椅背和底座的比例也较为接近,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搭脑横梁为弓形,两端微微上翘,类似于民间灯盏提梁,这也是灯挂椅一名的由来。
灯挂椅由早期靠背椅演化而来,和四出头官帽椅的唯一区别就是不带扶手。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说,椅子提供的方便首先是倚靠,但中国古代的椅具并不追求绝对的舒适,而是必须要求其服从礼制的需求,保持坐姿的严肃矜庄。因此现代人觉得明代的椅子虽然好看,坐上去却并不怎么享受,椅面太平太硬,背板也不后仰,总之哪哪儿都硌得慌。但恰恰是这样的座椅才能坐得长久,读书写字乃至小憩切换自如,太“宠溺”人体的坐具时间一长反而更不适应,而且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脊柱变形。
去掉椅子的背板使其无可“倚”靠,那就不称其为椅子了,以前推文中介绍的胡床就是如此,而我们今天更多坐的是凳子。从读音上来说,凳和登相通,原先是用于踩踏的家具,以前在说到床榻时小编介绍过榻登,实际上就是凳子的前身。这种专供脚踩的凳子也叫脚凳,一般附属于床和大椅,并非正式坐具,但慢慢人们发现脚踩上去舒服也很重要,于是在明代出现了用带活轴的瓜棱圆木作为凳面的滚凳,起到按摩足底的作用。
从脚凳发展而来的滚凳,现在作为保健类家具。
但凳子从一开始就该被踩在脚下吗?学者研究表明,真正的坐凳最晚在魏晋就已经传入中国,只不过多在北方民族中间流行。宋代出现了高度及膝的方凳,分为带托泥和不带托泥的两种,元代的凳子一般用作上马工具,平时兼顾憩坐功能,而到了明代则在凳面上下功夫,很多都带有大理石面或者藤面,这样能够给臀部提供足够的清凉。此外至少唐宋以前就有可供多人并坐的条凳,还有一种凳面更宽的叫做春凳。
今天我们把条凳叫做长凳,凳面大约一奓宽,四腿向外斜撑,而春凳的凳腿则是互相平行,大致垂直于地面的。从年代上看春凳要晚得多,但功能更为多样,明代保留下来的云龙填漆春凳就非常华贵,清代宫廷中春凳的使用还有一定的规矩。过去江南人家婚嫁,春凳用作嫁妆专门置放被褥,还能给小孩午睡甚至当炕桌用。最矮最小的方凳就是小板凳,民间家家都有,方便劳作,至少在汉代开始就出现了,到明代也没有多少变化。
供两人并坐的春凳,还可用以搁置其他物品。
有方凳自然就有圆凳,通常为三弯腿,最多能达到八弯腿,足形似兽爪,早期还有半圆面的月牙凳。明代圆凳大都带有束腰,凳面有圆形、梅花形、海棠形,下方有圆环形托泥,托泥下还有足。清代圆凳更加细致考究,有些是通过凳腿直接支撑坐面,还有的是依靠牙板和束腰承托坐面。方凳和圆凳都归入杌凳类,所谓杌就是短而无枝的光木,明代习惯于把轻便的马扎也称为杌凳,但实际上折叠的马扎只能坐,禁不起踩踏,是不应该算作“凳”类的。
圆面凳中还有较为特殊的一类,名为鼓凳或者坐墩,顾名思义鼓凳就是近似鼓形的坐凳,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凳面为圆形,多根弧形外鼓的曲木构成支撑,底部则为圈形底座,一般还带有小足。唐宋后逐渐流行一体式的鼓凳,坐面和侧面融为一体,底部为封闭式设计,通过开光的方式形成凳腿,也称作绣墩。所谓开光就是大面积镂空,鼓凳是比较随意的坐具,开光后便于搬挪,而明清的鼓凳常有瓷质的,为防烧窑炸裂,开天窗更是必须(见题图)。
多套成组的雕漆方凳,中间的大方凳可当小桌。
从明代以后坐具的基本功能和形态都已达到极致,只不过随着社会风气和审美趋势的改变,椅、凳类家具变得日渐繁缛、奢华而已。清代的椅具喜欢用屏风式靠背,更多地镶嵌瓷器或大理石材料,大量采用透雕回纹,用材方面红木、紫檀比例更大。清代的太师椅算是最有特色的,背屏和扶手高低错落,雕镂繁复,而且椅面非常宽大,有些还往往采用大面积螺钿以彰显其奢华不凡。
本期『河图洛书』到这里就结束啦,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讨论。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