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R级片,是成年人的必经之路
今天给大家聊一部老片,当年获得奥斯卡、金球奖多项提名的——《在云端》。
“在云端”是男主角瑞恩的生活日常,他一年有超过300天都在出差,足迹遍布美国各地。
瑞恩的工作是为其他公司提供专业的裁员服务,在经济不景气的2009年,这个职位可谓如鱼得水。
身为职场老油条,瑞恩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习惯。
他的行李箱注重收纳和实用性,随时可以说走就走。
每次过机场安检,他的动作熟练得一气呵成。
瑞恩不仅是各大酒店、租车公司的VIP,也是美国航空公司最忠实的乘客,曾经无数次幻想当飞行里程攒够1000万英里时,机长亲自为他颁发终身至尊会员卡的那种风光场面。
这种全年四处奔波的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折磨,但却给瑞恩一种特别的归属感。
比起在公司驻地租的那套单身公寓,飞机机舱更像是他的家。
瑞恩未婚未育,抵触大多数人选择的家庭生活,对仅存的家庭羁绊十分头疼,最怕接到姐姐来自老家的电话。
他的人际交往仅限于夜晚的激情,最近刚跟一个叫艾利克斯的女性,发展成无情感负担的“商业伙伴”。
这种风光无限的生活方式,让瑞恩逐渐总结出一套“背包理论”——
我们每天给自己肩上的无形背包增加了太多重量,车子、房子、家具等等,最终导致我们寸步难行,甚至失去了承担风险的能力。
但是设想我们一把火烧掉这些负担,第二天就会变得一身轻松……
这样的比喻虽然俗套,但配上瑞恩的亲身经历,就变得十分有说服力。
他甚至自负地认为,没有人比他活得更加通透。
然而,随着一个叫娜塔莉的新员工到来,瑞恩的快乐生活开始经历一次重要的崩塌与重建。
娜塔莉毕业于常春藤名校,自信、阳光、有冲劲,得到老板赏识的关键,是她提出了一套“线上裁员”的方案,一旦推广可以大幅度减少公司的差旅费用。
想也知道,这套方案立刻遭到瑞恩的强烈反对,他可不想整天被拴在办公室里,寸步不离地对着一台电脑上班,与即将到手的终身至尊会员说拜拜。
但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
瑞恩认为,裁员工作看似流程固定,但需要极高的情商,给予被裁的员工充分的尊重。
娜塔莉这样的菜鸟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看不到这一点。
眼看瑞恩如此坚决,老板索性让他充当职场导师,带着娜塔莉出差体验实战。
之后的情节,便是老手对于菜鸟的实力碾压。
娜塔莉本以为解雇员工,只需要照本宣科地按照步骤进行,根本没意识到这项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每个人听到自己被解雇的消息时,一瞬间的情绪反应大相径庭。
有人掩面哭诉,有人愤怒拍桌,还有的异常淡定地说出自杀计划。
在很短的时间内,娜塔莉就败下阵来。
要不是有瑞恩这个经验丰富的后盾,难以想象场面该如何收场。
瑞恩尽管嘴上没说,但内心其实一阵得意,因为娜塔莉的崩溃恰好印证他是对的。
这也让他越发坚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背包理论”是完美无瑕的——
你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人际关系,就意味着背上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压力,不如索性从一开始就放下这些不必要的重量。
但是瑞恩没想到,就在他沉浸在“教菜鸟做人”的成就感中时,娜塔莉却一语道破他的生活基本上隔绝了所有的人际交往,这不过是自我放纵的借口而已。
瑞恩原本不以为意,却在不知不觉中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
他破天荒地邀请艾利克斯一起回老家参加妹妹的婚礼,忽然明白了与别人“一眼万年”到底是什么感觉。
他想在婚礼上充当父亲的角色送妹妹出嫁,却被妹妹礼貌婉拒,才发现自己因为离家多年,早就成为家族里的“外人”。
面对准妹夫的婚前怯场,从未有过婚姻经验的瑞恩,竟然用一句“有伴侣的人生才更美好”成功劝服了对方——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话其实也说服了自己。
当瑞恩再次登上演讲舞台,眉飞色舞地宣扬“背包理论”时,他才恍然发现那些丢掉一切包袱的说辞,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了。
此刻的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飞奔到艾利克斯面前。
然而,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追求平凡人的生活时,却发现艾利克斯竟然是有夫之妇,她从一开始就只是将他视为生活的调剂而已。
这时候的瑞恩才发现,过去他嘴上总是不在乎地说“人都会孤独而死”,但实际上自己才是最怕孤独的那一个。
为了不让自己失去,他从一开始就切断了拥有的可能。
一地鸡毛过后,瑞恩猝不及防地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时刻,1000万英里的飞行里程达成,机长拿着终身至尊会员卡,来到了他的面前。
他曾无数次幻想过这一刻,却没想到真正到来时,内心却并没有预想中那般快乐。
影片结尾,瑞恩把里程转给了妹妹和妹夫,让他们实现了周游世界的梦想,而他则重新回归了“在云端”的生活。
如今再看这部电影,最有趣的花絮要数主演乔治·克鲁尼。
影片拍摄那年,他还是好莱坞出了名的“钻石王老五”,帅气、多金,女友不断,坚持不婚主义,主角瑞恩的人设简直就是他本人的翻版。
然而没过几年,他就自打脸地成为了“国际人权律师的演员丈夫”……
当然,《在云端》的主要看点,还是它处处值得回味的剧情,很多片段的对话设计十分巧妙,让人常看常新。
比如,瑞恩和娜塔莉在裁员时,碰上了一个愤怒的大叔,把照本宣科走流程的娜塔莉怼得无力招架。
瑞恩转变思路,几句话就说服了对方——
你简历上说你辅修过法式烹饪,大多数学生在快餐店打工的时候,你已经在西餐厅快乐赚钱了,可你最后还是来到这家公司工作。
他们当时给你开了年薪2万7,就让你放弃了梦想?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肯停下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呢?
促使大叔改变态度的,并不是瑞恩有关“梦想”的鸡汤,而是他的话语让对方意识到,人们总是按部就班地沿着大多数人走的路而生活,却忘了这种单一的方式,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快乐。
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失业,而是随之而来的变数和未知。
片中还有这么一段,娜塔莉被男友提了分手,在痛苦万分之际偶然认识了瑞恩的“商业伙伴”艾利克斯。
两位职场女性就择偶标准展开了探讨。
年轻的娜塔莉对伴侣有一套详细的要求,细致到肤色、学历、身高、爱好、开什么车……
而艾利克斯对伴侣的要求,明显没了这些条条框框——男的、健康、不秃、收入比自己高,已经是她能想到的最细化的要求。
两位女性的标准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她们之间的区别却生动诠释了人性的复杂。
随着阅历的增加,每个人最看重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
而自诩为人生赢家的瑞恩,忽略的恰恰是这一点。
他以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远超绝大多数,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
很多人认为,瑞恩最终回归“在云端”的状态,是一出关于痛失真爱的悲剧。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他经历崩塌后的一次重生。
他已经尝试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知晓了一切结果,但依旧义无反顾地继续坚定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能够给处于事业低谷的人们带去希望。
他理解了孤独,却也敢于拥抱孤独,这才是真正的活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