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童话故事都是假的吗?”智慧的父母,都懂得这样回答……
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给孩子讲过童话故事,可前段时间,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自己从来没有给女儿读过童话故事,尤其是像《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
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来看一看——
这位家长的发言在网上引发广泛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我觉得童话是很可怕的,从小洗脑小女孩结婚就是完美结局,问题是结婚才是一切的开始”;
反对者则嘲讽道:“童话都是糟粕,读了会被男人骗,建议您给女儿读婚姻法吧。”
事实上,关于对童话的质疑,并不是今天才有,好几年前就有人对童话进行过质疑。
此前,英国女演员凯拉·奈特莉做客《艾伦秀》做宣传时,她提到某些迪士尼动画片在她看来其实三观不正,她提到了经典名作《小美人鱼》。她认为: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美妙的歌喉,不值得推荐。
当然,凯拉·奈特莉对童话的评判掺杂了她个人的价值观,并不见得适用于所有人。
可是,关于“该不该让孩子看童话故事”的这个问题,网上一直有两拨人进行着争论。
前段时间《冰雪奇缘2》热映,有一位妈妈的影评,让Professor觉得颇有感触:
“《冰雪奇缘》上映以来一直深受女孩们的喜爱,一到幼儿园表演日,肯定有很多小丫头会穿上艾莎和安娜的长裙,模仿女主的姿态。我以前为孩子追求这种外在的东西而深感苦恼。
但是前段时间女儿在爬山途中表现出来的坚毅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却转变了我对这部动画片的看法。女儿说:每当她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到了安娜爬雪山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她可以一直坚持不放弃,自己也绝不能放弃。”
不管是动画片,还是童话故事,可能会有一些在大人看来有些“负面”的东西,但更多的是教会孩子们爱与成长,自信与勇敢,独立与坚强。
我们不能以成人思维解读孩子眼中的 " 童话 ",更不要把自以为正确的观点强塞给孩子。孩子的路,终究是需要他自己去走的。
壹
童话是假的,爱是真的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正方的观点是应该告诉:孩子早晚会从别人口中知道童话是假的,与其别人告诉,不如父母告诉。
正方列举了种种事例来证明:盲目相信童话会让人受伤。
而作为反方的傅首尔给予了漂亮的回击:
小时候,她和妈妈住在米仓里,米仓里到处都是老鼠,她害怕得整夜不敢入睡。妈妈告诉她,米仓里的老鼠是来给乖乖睡觉的小孩送糖果的,于是她每天醒来枕边都有一颗水果糖,她也不再害怕米仓里的老鼠。
傅首尔说,直到现在她都不能忘记这个故事,因为那颗水果糖,让她灰色的童年充满希望,回忆起来也是甜的。
所以,什么是真?
爱和勇气来自哪里,哪里就是真。
她还说: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童话是假的,这相当于一种剧透,是快进了他的成长。不告诉是为了陪着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这种成长的惊喜,才是母子一场的风景。
确实,爸爸妈妈们给孩子们构筑童话,从来不是为了告诉孩子们童话是真的,而是为了守护他们的童心,陪伴他们成长。
孩子小的时候,收获的每一份爱与想象,都能在他长大以后,幻化成温润内心、感染别人的力量。
贰
孩子的童心里,藏着他的勇气和力量
知乎上有位网友说:作为留守儿童,她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可在她八岁那年的除夕夜,奶奶却永久的离开了她。
她拉着奶奶的手,奶奶却再也不对着她微笑。她甩开旁边爸爸妈妈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奶奶的葬礼结束后,她经常在晚上抬头看星星,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告诉她,奶奶死后,会变成一颗星星,在天上看着她。
就这样,天上的星星如同奶奶的眼睛,陪伴她度过了童年里的哀伤时光。
有时候,童话就是治愈孩子的良药。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
“在我年少的时候,经常会被一种巨大的忧郁笼罩,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糟糕透顶。我经常处于失意和烦躁中,是《小公主》给了我冲出阴影的勇气。”
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现实世界是残酷的,是冷血的,是狰狞的,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依然有美好的东西存在。
相信童话,相信美好,因为这就是我们抵御现实世界的有力武器。
叁
童话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途径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妈妈在他小时候经常给他讲一个故事:
一群动物在野外玩,突然发大水,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遇到了一条大河,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另一座是一根木头的独木桥。
这时,其他动物都选择了有护栏的桥,只有小羊走了独木桥。而护栏桥由于动物太多被压垮了,动物们都掉进水中,只有选择独木桥的小羊生存了下来。
母亲反复给他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他一个道理:做事做人,都不要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判断。
长大后他将母亲讲给他的这个故事写成了《走独木桥的小羊》。
童话就是一个载体,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背后想要传达的道理是真的。
为什么要善良?因为邪恶终将会被正义所打败;
为什么要诚实?因为说话的人鼻子会变长,会把自己套入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之中;
为什么要相信自己?因为丑小鸭在历经风雨后,可以变成白天鹅……
童话,是孩子特定年龄段的语言体系,它不见得都是真的,但是它可以给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和奋勇向前的动力。
一位知乎网友说:“童年有童话,少年有憧憬,青年有梦想,中年有现实,老来有回忆。”
人生,无法逆转,亦快进不了,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欢喜与辛酸,我们实无必要让孩子在童年时就打破童话,直面“中年的现实”。
当我们在引导孩子成长时,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在为孩子“未雨绸缪”,还是在“杞人忧天”?
Professor点评:
这个世界不缺少丧,缺的是童话般的温暖。
童话所带来的温暖,是孩提时代的精神食粮,也是成年后焦虑之余的温馨滋养。只要我们还愿意相信,目之所见,总能看到和煦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