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5用衆诗解假长补短君善用众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5用衆诗解假长君善用众

题文诗:

善学者若,齐王食鸡,必食其跖,数千后足;

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有长,莫不有短.

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不能,不知,则窘病矣.不丑不能,

不恶不知,上之上.桀纣犹有,可畏取者,

况贤者乎?故学士曰:论,不可不为.

可为是教,大议.议不可为,则其不为.

是被褐出,衣锦而入.戎人生戎,长戎戎言,

不知所受;楚人生楚,长楚楚言,不知所受.

使楚长戎,戎长乎楚,楚人戎言,戎人楚言.

由是观之,亡国之主,可为贤主,所生长者,

使不可.故所生长,不可不察.粹白之狐,

天下无有,有粹白裘,取之众白.夫取于众,

三皇五帝,大立功名.君所以立,出乎众也.

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

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孟贲,以众力,

无畏乌获,以众视,无畏离娄,以众知,

无畏尧舜.以众者此,君人大宝.楚魏之王,

辞言不说,境内修备,兵士修用,得之众也.

【用衆原文繁体

  五曰: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雖不足,猶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無醜不能,無惡不知。醜不能,惡不知,病矣。不醜不能,不惡不知,尚矣。雖桀、纣猶有可畏可取者,而況於賢者乎?

故學士曰:辯議不可不爲。辯議而苟可爲,是教也。教,大議也。辯議而不可爲,是被褐而出,衣錦而入。戎人生乎戎、長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長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長乎戎,戎人長乎楚,則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觀之,吾未知亡國之主不可以爲賢主也,其所生長者不可耳。故所生長不可不察也。

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衆白也。夫取於衆,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衆也。立已定而舍其衆,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聞安居。故以衆勇無畏乎孟贲矣,以衆力無畏乎烏獲矣,以衆視無畏乎離婁矣,以衆知無畏乎堯、舜矣。夫以衆者,此君人之大寶也。田骈謂齊王曰:“孟贲庶乎患術,而邊境弗患。”楚、魏之王辭言不說,而境内已修備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衆也。

卷四 孟夏纪 用众

【原文】简体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①;虽不足,犹若②有跖。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③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④不能,无恶⑤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⑥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⑦矣。虽桀、纣犹有可畏⑧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注释】
①跖:鸡爪掌。数千:言其众多,并非实数。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博采众长,像齐王吃鸡一样,必吃鸡跖数千而后满足。②犹若:犹然,仍然。③假:凭借。④丑:以……为耻。⑤恶:与“丑”义同,用作意动。⑥病:困窘。⑦尚:上。⑧畏:敬畏。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就像齐王吃鸡一样,一定要吃几千只鸡爪才感到足够;即使不够,仍然有鸡爪吃才是。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无不有短处。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借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所以懂得这样借取别人的人就能得天下。不要把无能看作丑事,不要把无知看作恶事。把无能看作羞耻,把无知看作耻辱,这就显得困窘了。不把无能与无知看成羞耻,这才高妙。即使桀、纣还有值得敬畏可取的地方,何况贤能的人呢?

【原文】
     故学士曰:辩议不可不为。辩议而苟①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也。

     天下无粹②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③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④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⑤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田骈⑥谓齐王曰:“孟贲庶乎患术⑦,而边境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⑧,而境内已修备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

【注释】
①苟:如果。②粹:纯粹。③孟贲:战国时卫国的勇士,据说可以生拔牛角。④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⑤离娄:传说为黄帝时期视力最好的人,“能见针末于百步之外”。⑥田骈:战国时齐人,道家。⑦庶乎患术:几乎苦于无法。庶:庶几,几乎。术:策略,办法。⑧辞言不说:这里是不贵言辞的意思。

【译文】 
    所以学者说:对事物不可以不作辩议。辩议后发现某点如果可以仿效,这就是教化。施教,这是需要慎重辩议的。辩议后认为不可仿效,就不仿效。能做到这样辩议,这就像穿着破旧衣服出门,穿着华丽衣服回来一样,由无知变为贤达。戎族人生在戎狄之地,成长在戎狄之地,于是说着戎族的方言,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学来的;楚国人生在楚地,长于楚地,于是说着楚人的方言,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学来的。现在使楚人在戎狄之地成长,让戎人在楚地成长,那么楚人就会说戎族的话,戎人就会说楚地的话了。由这看来,我不相信亡国的君主不可以成为贤德的君主,他们所生长的环境不可以使他们这样而已。所以生长的环境不可以不注意考察啊。

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但有纯白的狐裘,是取了众狐狸的白毛做成。善于从众人中吸取优点,这就是三皇、五帝之所以成就大功名的原因。但凡君主的确立,是出自众人的拥举。确立帝位已成定局后便舍弃众人,这是得到细枝末节而舍弃根本的事情。得到细枝末节而舍弃根本的君主,没有听说过他们会安稳居位的。

所以依靠众人的勇敢就不用惧怕以骁勇出名的孟贲,依靠众人的力量就不用惧怕以力大出名的乌获,依靠众人的眼力就不用惧怕以眼力好出名的离娄,依靠众人的智慧就不用惧怕赶不上以贤德出名的尧、舜了。依靠众人的力量,这是君主治国的法宝。田骈对齐王说:“孟贲对于众人的力量也感到忧虑,因而齐国的边境不用担心。”楚王、魏王不贵言辞,而国内的各种设施都已经修整完备,兵士都已经训练有素,这都得力于众人啊。

(0)

相关推荐

  •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井水因为甘甜反而容易被汲干.树木因为高大反而容易被砍伐. 赏析 这是墨子讲"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的一句话. 井水因为甘甜反而容易被汲干.树木因 ...

  • 晉士氏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士氏世系> 一.士蔿 〇 魯莊公二十三年  晉獻公六年  公元前671年 1.<傳>:晉桓.莊之族偪bī,獻公患之.士蔿wěi曰:楊伯峻注:"& ...

  • 《吕氏春秋 用众》

    编前语:<吕氏春秋>是一部融合先秦诸子学说的著作,其理论基础和思维原则是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序意>篇所说的"上揆之天, ...

  •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4誣徒诗解1安乐肃严善教返己

    题文诗: 达师之教,使弟子安,乐焉休焉,游肃严焉. 凡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道塞,理义术胜. 不得于学,君不令臣,父不令子,师不令徒. 人之常情,不能乐于,其所不安,不能得于, 其所不乐.为之而乐,奚 ...

  •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2教义利人学以成身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2教义利人学以成身 题文诗: 学务进业,心则无荧,疾力讽诵,谨慎司闻, 观师歡愉,问其书意,顺师耳目,不逆师志, 退而思虑,求师所谓,时辨师说,以论道义, ...

  •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1尊师善学全性不失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1尊师善学全性不失 题文诗: 帝颛顼也,师伯夷父;帝喾伯招;神农悉诸; 黄帝大挠;帝尧师于,子州支父;舜师许由, 禹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于吕望,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题文诗: 周文王者,使人抇池,得死人骸.吏以闻王, 文王命曰:乃更葬之.吏答王曰:此无主矣. 文王乃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题文诗: 万物同而,用於人异,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故国广巨,其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 未必显也,在於用之.桀纣用材,以成其亡,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2至德无为贤宝道德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2至德无为贤宝道德 题文诗: 五员过吴,使求江上,则不能得.每食祭祝: 江上丈人.天地至德,至大至众,奚不有为? 而无以为.人事为矣,无以为之.名不得闻,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1叔敖异俗丈人不受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1叔敖异俗丈人不受 题文诗: 古之人其,非无宝也,所宝者异.孙叔敖疾, 将死戒子:王数封我,吾不受也,倘若我死, 王则封汝,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2俭节葬死必合必同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2俭节葬死必合必同 题文诗: 尧葬谷林,通遍树之;舜葬纪市,不变其肆; 禹葬会稽,不变人徒.是故先王,俭节葬死, 非爱其费,非恶其劳,为死者虑.先王所恶,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1以无穷为死者之虑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1以无穷为死者之虑 题文诗: 世为丘垄,高大若山,树之若林,其设阙庭, 宫室宾阼,之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 为死不可.夫死其视,万岁犹瞬.人之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