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来人往的环境呆几小时后,状态会很好是怎么回事?

说一下自己,我话不多,性格偏内向,有点抑郁(没有抑郁症),最近发现自己很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去了趟步行街,在步行街边的椅子上坐了一两个小时后,心情会好很多,变得积极了。所以产生了怀疑,自己可能没那么内向,希望能帮忙分析下或者提供更多的方法。         (壹心理提问)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村上春树

我本人是属于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个类型的人,喜欢独处,如果是在热闹的场合里,比如舞会、歌厅、派对等,我也会呆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着周围,自己不参与但同时会享受他们的狂欢与激情。

尤其是我年轻的时候,令人难以想象,我居然能一个人躺在床上吃、睡、看碟片、听音乐、阅读等连续壹周时间。

而且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独处没有外界打扰我,其实那时候,我的联想是丰富的,也会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

可惜的事,那时候我没写作的动力和欲望,不然的话,也许现在的我至少已出版一本书了。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当地的朋友交流起来不通畅,尤如干涸的池塘,没有流水潺潺的思绪。

因为对方所表达的东西我听不懂,而我想要说的事人家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所以,我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外人看我也是内向、胆怯、自卑的女孩。

后来,我发现自己真的抑郁了,而且焦虑情绪也很严重,就在那时我去学习了心理学,然后就深深地迷上了它,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还恋恋有加,心理学太深奥也太有吸引力了。

你所提的问题,我本人有深刻体会与共情,我觉的自己仿佛就是你,在热闹喧哗的街头静静地一个人呆着,聆听周围的人声、车来车往的汽笛呜呜、南京路叮呤当啷的观光列车。

我们的内向和别人不同,或许更想找到一个和我们同频的人一起交流活动,能够在思想层面擦出细微的火花,迸发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流。

这种气流会让彼此有吸引力,感染力、创造力,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价值感与成就感,这就是我之所以喜欢独处的意义。

即便是旅行,我也倾向于独自一人,当我面对眼前的美景、山谷、河流、鲜花、不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气息、不一样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都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细细品味的,脑海中会慢慢浮现出诗意的境像,从而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带来丰富的灵感。

假如这时候有人在旁边嘈杂喧闹,那么凝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吸收与转移,偶尔迸发的灵感也被弄得七零八碎,这对于我来说,肯定是不想要的结果。

我想你也是一个思想內倾之人,或许你也正在创造一部作品,或许你正在构思一些理念,当我们用心做事的时候,真的不想有外界过多的干扰。

那为什么我们还偏偏要在热闹的街头坐上两个小时?而且感觉心情变好了,变积极了,这些细微的情绪变化让我们实实在在地觉察到了。

因为我们是一个人,无论性格内向或外向,都需要与外界联接,如同国外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是社会性动物,是无法隔绝于社会的,

正如我在社交party上的表现,虽说我不积极参与进去,但还是想要成为那个旁观者,我的身、心、灵都能感受到那个气氛、环境、人群所带来的热情与活力。

我虽然可以连续呆在家一周不出门,但是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和外界有联结,包括电视新闻媒体、微信群里的信息、朋友圈消息、和亲人的电话沟通等等,每时每刻都在联结啊。

如果平时越安静、越喜欢独处、越孤单寂寞的人,那么这种被动的社会联接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具有积极的人际效果。

我们可以不需要和街头中任何一个人进行聊天,但只要有感知,内心深处潜藏着的人际需求也同样能被满足与实现。

假如希望自己变得更积极更开心,那么建议你多去感知这种气氛,无论时空如何变化,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会让我们感到自己有存在的意义

小青名片

作者:青璇小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