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一个被洪泽湖淹没的古城
清康熙年间,满清对于淮河流域的治理很差,直接导致泗州城陷入洪泽湖,泗州,一个存在于北周到清朝之间的历史地名,辖地大概在今天泗县,泗洪,天长,盱眙,明光一带,当然不同历史时期辖地范围不同。
我们现在所说的泗县,多数人以为就是古代的泗州,其实不然,在康熙年间,泗州淹没于洪泽湖,泗州城搬到了虹县,而虹县,在唐朝以后基本上都隶属于宿州, 乾隆42年,迁泗州州治于虹县。虹县并入泗州。虹县降为虹乡,虹县一名消失,也就是说,今泗县泗洪的前身,本是虹县,而不是泗州。
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据《泗州志》云:“泗州在州境极南,面长淮对盱山,城肇于宋,旧有东西两城,皆土筑,明初始更砖石为之,合为一城,汴河径其中,周九里三十步,高两丈五尺”。为防洪,城外还建有6道月城,6道月门,月门像双闸门套闸一样,城外发大水时,先堵住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这种形式的古城在国内是罕见的。
泗州古城原貌
泗州城虽然地势低洼,夙称泽乡水国,但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当时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康熙年间,泗州遭到灭顶之灾,被黄河夺淮的滚滚狂涛淹没在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民间流传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神话传说。传说终究是传说,事实上是清朝异族统治者只知筑坝拦水,不思疏导根治水患,最终导演了这座千古名城沉没的悲剧。
裁虹归泗(裁撤虹县,并入泗州)的新泗州,于民国元年4月废泗州为泗县,到1949年泗县境内析出成立泗洪县,隶属江苏省。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
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泗州:汉为泗水国,唐置泗州,属河南道。其故城康熙时沦入洪择湖。徐城:东魏高平县,隋更名徐城,泗滨清庙馨:唐时于泗水滨得一石馨置于清庙。石馨,佛教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如钵,用石制成。后来也有用铜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