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干细胞五大特点:(五)不成瘤

干细胞是生命的起源细胞,凭借其自身特点和独特功能,已经在美容抗衰、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应用中,干细胞以出色的成绩,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它,更激起了大家对干细胞更多优势特点的好奇。

本系列撰文《干细胞的五大特点》,将带您继续深入探究干细胞临床应用价值的背后机理,从分子层面,探究干细胞自身特点:自我复制、低免疫原性、高活性、趋炎性、不成瘤等。干细胞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巨大应用价值,并且拥有更为广阔的商业价值。

曾经,中国富豪圈流传过一个“长生不老”神话,远赴乌克兰,接受胚胎干细胞注射,“花400万就可以年轻30岁”。

事实真的能产生青春的效果吗?不好说,单从注射胚胎干细胞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胚胎干细胞极易成瘤。

同样是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则没有成瘤的风险。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群来自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同时具有易于分离、纯化和体外扩增的可操作性,MSC更是能够凭借低免疫原性,在回输移植后不发生免疫排斥,跨越同种不同个体,而在组织再生、器官修复、免疫调节和抗凋亡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万能细胞”功能。

△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和分化功能

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十分广泛,且没有伦理问题,这些因素都使得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细胞治疗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但是,MSC作为一种“活”的药品,本身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这里的安全性,主要指的就是干细胞输入体内是否成瘤?那么,干细胞和肿瘤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什么类型的干细胞可能会成瘤?什么类型的干细胞又不会成瘤?

让我们逐一来看……

01

间充质干细胞不会致瘤

已经完成的一些临床研究,许多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MSC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成瘤方面没有差异[1],即MSC治疗组也不会成瘤,长期观察也没有发现病人增加微生物感染或间充质干细胞致瘤的现象[2-6]。更有学者给41例软骨损伤病人输入MSC治疗,观察了11年,均未发现肿瘤的发生[7]。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41例45个关节的患者中修复软骨的安全性长达11年零5个月

这也佐证了一个事实: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致瘤的新闻,反而是胚胎干细胞,早早就因为其安全性被叫停。

即便如此,出于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FDA关于细胞治疗产品管理规程中特别指出:干细胞制剂不同于其他药品,在申请临床试验时需要明确处理程序对细胞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体内安全性等问题。

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是否会成瘤,还有具体的研究可以参考。

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入C57BL/6小鼠体内,其致瘤性实验结果显示:历经26周后,阳性对照组100%长瘤,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无长瘤,说明间充质干细胞无致瘤性。

所以,在多数研究表明,体外长期培养扩增的MSC并没有成瘤的生长特征,同时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MSC在单一环境中有成瘤可能的前提下,我们认为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的前缘,仅仅是它们能够相互影响。经过严格分离、纯化、培养的MSC并不会成瘤。

那其他干细胞成瘤的可能性呢?作为拥有全能分化能力的胚胎干细胞,它的成瘤性又如何?

02

胚胎干细胞的成瘤性

众所周知,按照干细胞分化能力的由高到低,干细胞可以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干细胞分化能力越强,代表它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越强,代表它治疗的能力越强,但同时,也相应它成瘤的可能性越强。

从人类胚胎中收集胚胎干细胞是不道德的,因为人的生命没有得到珍重,人的胚胎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无论目的如何高尚,破坏人类胚胎是不可想象的,并且也不是最安全的方式。

可以想象,全能干细胞,比如胚胎干细胞,不仅仅来源受到伦理的束缚,当我们把胚胎干细胞注射到裸鼠皮下时,5周之后,小鼠皮下就可以长出畸胎瘤,如下图所示。

畸胎瘤是来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的肿瘤,往往含有三个胚层的多种多样组织成分,排列结构错乱,包裹着一堆混乱的“大脑、头发、躯干”等。

因此,胚胎干细胞只有给予了它合适的环境和刺激,才有可能分化发育为有序的组织和器官,才有可能治疗,反之,就会变成恶性增殖的肿瘤。

然而,体外回输胚胎干细胞,很难人为控制宿主的环境与刺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排除伦理问题之后,胚胎干细胞依然不能在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即胚胎干细胞的成瘤性。

既往研究中已有许多在应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过程中因为畸胎瘤的产生而导致细胞治疗的失败报道。胚胎干细胞在体内形成畸胎瘤,畸胎瘤本身多为良性肿瘤,当被人类胚胎干细胞污染的分化细胞被移植到患者体内时,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癌症风险。

目前有很多学者致力于利用自杀基因、细胞因子毒性作用以及各类技术方法去除胚胎干细胞中残留的未分化细胞,但其结果均远未达到细胞治疗的水平。

因此,和胚胎干细胞相比,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仅分化能力不弱,而且还因来源广泛而避免了伦理问题,最重要的是,间充质干细胞理论上并不会成瘤,基础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中,也没有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会成瘤。

所以,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认为是不成瘤的,能够安全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Hare JM, Traverse JH, Henry TD,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escalation study of intravenous adult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chymal)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24):2277–2286.

[2]Lee, J. S., Hong, J. M., Moon, G. J., Lee, P. H., Ahn, Y. H., & Bang, O. Y..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Intravenous Autolog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 STEM CELLS, 28(6), 1099–1106.

[3]Lee, P., Kim, J., Bang, O., Ahn, Y., Joo, I., & Huh, K.. Autolog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Delays the Progress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83(5), 723–730.

[4] Ning, H., Yang, F., Jiang, M., Hu, L., Feng, K., Zhang, J., Chen, 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higher recurrence rate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y patients: outcome of a pilot clinical study[J]. Leukemia, 22(3), 593–599.

[5]Le Blanc, K., Frassoni, F., Ball, L., Locatelli, F., Roelofs, H., Lewis, I., Ringdén, O..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reatment of steroid-resistant, severe,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 phase II study[J]. The Lancet, 371(9624), 1579–1586.

[6]Ball, L. M., Bernardo, M. E., Roelofs, H., Lankester, A., Cometa, A., Egeler, R. M., Fibbe, W. E.. Cotransplantation of ex vivo expand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ccelerates lymphocyte recovery and may reduce the risk of graft failure in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J]. Blood, 110(7), 2764–2767.

[7]Wakitani, S., Okabe, T., Horibe, S., Mitsuoka, T., Saito, M., Koyama, T., Ohgushi, H.. Safety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cartilage repair in 41 patients with 45 joints followed for up to 11 years and 5 months[J].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5(2), 146–150.

[8] Di Z, Klop MJ, Rogkoti VM, et al. Ultra high content image analysis and phenotype profiling of 3D cultured micro-tissues[J]. PLoS One. 2014; 9(10):e10968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