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杰哥新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图上这个二维码就是。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古人修炼的武功都与筋有关,
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分筋错骨手、分筋擒拿法、收筋缩骨法等,甚至还有一本专门用来练筋的书,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易筋经》。
前些日子回老家一趟,专门去拜访了一下父母的朋友,他们大都已过花甲之年了。
嘘寒问暖的时候,免不了要问问长辈们的健康状况,母亲的发小刘阿姨说,近来半夜小腿总抽筋,几次都痛得从梦中醒来,即使穿上保暖衣裤,还是没有改变。
其实腿抽筋的事情,大家都会碰到,不是刘阿姨一个人的烦恼。中医认为,不少急性疼痛症(非器质性)、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有关,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长时间不能止痛,且影响睡眠。中医有个脏象理论,《黄帝内经》上就讲了,是说“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这段话揭示了五脏和全身的对应关系。其中“肝主筋”怎么理解呢?中医讲肝是主藏血的,筋的舒展离不开血的柔润,如肝血不足了,筋得不到足够的柔润,不就会抽筋吗?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知道该怎么治了。润肝需要用白芍。中医又讲“甘酸化阴”,甘草性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酸甘化阴以养肝,肝需柔养,气急则平,二者搭配最能解痉止痛了。这个方子不是我发明的,早在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开出这个方子了,叫“芍药甘草汤”,治疗人伤阴血导致的脚挛急不伸。学习更多中医请关注“福建民族医学网”公众号平台。芍药甘草汤,白芍20克,甘草20克,用水煎服或者代茶饮都不错。请注意,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芍药甘草汤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其证原文如下:“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杰哥新开公众号“杰哥讲坛”请大家先行关注!杰哥讲坛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
1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此方中,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而肝处的位置又非常特殊,有将军之官,主谋虑,益阴和营。甘草性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入十二经的甘草再加上主筋骨的芍药,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有道是“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此即用阴和阳法也”,所以,全方有柔肝舒筋,缓急止痛,敛津液、养阴血的功效。毫不夸张地说,芍药甘草汤是酸甘化阴的典型方子,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效果。有一本书叫《朱氏集验方》,它把芍药甘草汤叫去杖汤,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腿疼时不得不用拐杖,用完这张方子以后腿不疼了,不用拐杖了,那就把它叫做去杖汤吧。如果说桂枝汤为群方之魁,那么,芍药甘草汤则是小方之首。纵览古今中医典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各期刊杂志,其涉及临床各科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显著,在小方之中,当属芍药甘草汤。后来有人戏换成“熟读小方证治三百首,不会诊病临床也能诊”。虽然夸大些,但其中也有一定道理。提醒: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