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儿湾探密 || 作者 杨进荣 2024-05-06 17:03:13 寺儿湾探密 作者 ‖ 杨进荣 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家寨子村北庄社,有一将军坐帐穴场,系兴隆宝山寺院所在地。深秋,笔者趁回乡省亲的机会,前来兴隆宝寺谒膽。刘家寨子系历史文化古镇,史上各民族为扩充地盘,战争不断。先有戎羌等民族占领,后有西夏国统辖,再有蒙古人把持。清时环球大地震之灾,留在当地的汉民人数甚少,大多是外来移民。刘家寨子兴隆山(老堡子山),海拔两千一百米左右,系海源月亮山(城南山)与靖远崛蜈山余脉交汇之处。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兴隆山似一位雄狮,盘卧在刘家寨子当川。兴隆北山前有一湾,人们通称寺儿湾。大地震前,刘家寨子集市在北川兴隆山前一带,两省四县之地,军事要冲之域,烽燧台从草滩化王寺,过李寨,北庄兴隆山,直达新塬乡,随处要塞残堡,破砖烂瓦,记存历史当年。中国文化与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有密不可分之关系。刘家寨子正因是商贸重镇,商贾往来不断,驼队去来不绝,寺院规制宏大应是情理之中。兴隆寺改革开放前,只有破砖烂瓦,拆毁是在解放之初。改革开放后恢复重修。根据当地高龄老人口述,结合当地重修寺庙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开挖出的钱币、铜镜、玉镯、玉石岘台、宝剑、烟锅、石坠等文物来看,在北宋抑或南宋,兴隆寺就已建成。有"咸宁重宝"铜钱数枚可以佐证。宋后乃至元代,除了兴隆山顶因战事需要,拆掉玉皇阁,筑寨修堡而外,其余庙宇殿堂完好无损。元明战争,寺庙遭到过大规模毁坏。但明朝建国后,寺庙得以修葺。有出土的大青明砖,山底铺现驾子车道通主仙殿。清朝建立后,国推佛教,兴隆寺香烟十分兴胜,时有不少僧人在此出家。清朝后期,灾难频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家寨子相距西海固回民地区较近,当地汉人被砍杀者不计其数,兴隆寺也在回乱中被焚烧。后经爱教人士奔走呼吁,富商巨贾捐资捐物,兴隆寺才在一片广发墟上重新修成。一九二O年,西海固大地震,居民十户九绝,繁华的刘家寨子镇被一条裂谷撕开。山走地陷,残不忍睹。兴隆寺也不能幸勉,神佛遭遇了与黎民百姓同样的灭顶之灾。民国时代,偏居一隅的刘家寨子除间断性的匪患而外,大的环境因时势变迁,还算安宁。当地乡绅名流,吆集募捐,兴隆寺规制和建设水准,超过先前。刘寨碱沟南,现刘家寨子中心小学所建系南寺,北庄寺儿湾建有北寺,南北同寺,共属六社。后刘寨建小学,拆南寺。北寺也应形势所迫被毁。改革开放后,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乡民抽橡供面,经过三十年建设,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暮秋,寺儿湾彬草漫波,野洋菊花盛开。经过重新装画的新龙寺,雕梁画柱,壮观宏伟。再次清相装脏的神佛塑像,端正威严,栩栩如生!寺院的戏楼正在演出《司马拜台》,台上人台下人,台上台下人看人;装古人扮今人,装古装今人装人。戏剧的高台教化与宗教的潜溢默化,无不召示古今之人: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人颂神赞鬼也惊!这也许就是宗教文化在众多灾难政权更迭过程中,不能被取缔的真正原因!作者杨进荣,曾用名绿云、罗巴、走天涯。甘肃省会宁县人。本科学历。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时代起在《中学语文报》《诗歌报》《散文林》《诗人》《驼铃》《白银晚报》《白银文艺》《甘肃日报》《首都文艺》《乡土文学》《乡韵》《陇上风情》《天南地北会宁人》《中华诗词》中国网、神州网、《今日头条》《陇上风情》、凤凰网等网络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游记多篇。有《抱朴》散文集出版。现供职央企,从事管理工作。作者前期文字链接:《周末》《雪落会师园》《今夜的雪,湿了我的眼睛》《丑娃的故事(小说)》《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一一写给抗美援朝还健在的一位老兵》《乡绅——杨儒林先生》《活着》《我的故乡并不美》《“为了这口气”——长庆油田第四釆油厂洲20集气站正式投产侧记》《醉爱青山绿水间》《时光失语,惟石能言》《生若夏花》《霞怜池塘一席苇》《风正花浓会师园》《华家岭上》《“端午时中夏,人清时世长”兼写“山里人”——题送魏其儒老师》《凋谢的花瓣》《念那三个人》《听那一声钟 品那一杯茶》《毛乌素畅想曲》《烟火里生成的人(外一首)》《小时候》《“懒”爹“秀”娘就是天》《春色满园》《远方(外一首)》《跨古越今说刘寨》《初春,与你在一河清流里的相遇》《春天,我的爱》《幽思浊泪堡子山》《留在故乡的人》《写给马镜阳(外三首)》《农事修成了心境》《荒村》《一场春雪落故乡 》《推磨》《廿三的爆竹》《故乡人忆(一)(二) 》《父亲的天良》《故乡的那一口腌缸肉》《感念老师 恩重如山》《春雪润故园》《足至辋川,相遇王维》《印象陕北(两章)》《太乙近天都》《两个玉米棒》《沙漠人家》《家乡的那棵老杏树》《思学感悟(两篇)》《生如夏花》《半城湖光一城景》《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崇山残堡话刘寨》《红柳》《天地同哀(二首)》《心怡风来一地浪》《短篇小说〈乡事村人〉(一)》《短篇小说〈乡事村人〉(二)》《短篇小说〈乡事村人〉(三)》《短篇小说〈乡事村人〉(四)》《拜佛》《三舅舅》《中考时,我走进了故乡》《诗六首》《母亲与麦浪》《活的村名里有消失了的姓》《姨娘》《大伯》《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一一怀念老哥杨生春》《会宁古镇刘家寨子》《揭开会宁老封尘 惊现千古乱马川》大家都在看这个秘密噢! 赞 (0)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 铜仁市德江县楠杆土家族乡兴隆社区上坝自然寨 古寨人家 (楠杆乡供图) 古寨远景 见证最美笑容·发现村落价值 核心 提示 德江县楠杆乡兴隆社区上坝古寨村民皆姓杨,根据族谱记载,他们坚信自己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代,秉承忠孝仁义的家族遗风,在此生活.繁衍 ... 刘家场寨子山的前世今生 本文作者杨祖明 1.寨子山初考 山镇刘家场有座山,名叫"寨子山". 何为"寨"?见字译意,它是中国旧时军营驻扎的地方,或者是部分山区少数民族集中生活的区域.&q ... 祖国让我亲亲你 /江山多娇 祖国让我亲亲你 作者:江山多娇 祖国让我亲亲你. 每当清晨看到你. 鲜艳的五星红旗. 心潮澎湃涌泪滴. 无数革命的先烈. 抛去头颅洒热血. 一次次枪林弹雨. 一次次前仆后继. 自从有了共产党. 伟大领 ... 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 || 作者 杨进荣 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 作者 | 杨进荣 初夏,又一次走进会宁县刘家寨子,适逢母亲节,一为看望百岁的母亲,二为感受故土,那种爱恨交加的牵挂. 关于母亲,写过很多诗文.因为是我的母亲,怎 ... 半城湖光一城景 || 作者 杨进荣 半城湖光一城景 作者 | 杨进荣 五一长假,几位朋友诚邀笔者到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的银川游玩. 季节时令随至初夏,银川还是有点凉寒.但绿树红花,禁不住季节的更迭,便在习习凉风里,花团锦簇,生机 ... 生如夏花 || 作者 杨进荣 生如夏花 作者 | 杨进荣 非是时间充裕,足行于山水云深处:不是闲情逸致高,游走在旷野深山中.给心灵放假,有时需要挤出一点空余,独自收获一捧风,抱揽一团云,倾听一场雨,接住一片雪.把它们勾 ... 思学感悟(两篇) || 作者 杨进荣 思学感悟(两篇) 作者 | 杨进荣 思学感悟(一)浓缩了的古体诗歌:对联 虽然,我文化知识不高,古典文学学的不好,背熟了巜音韵学>,但因灵性不足,思维愚钝,对平仄的运用不是十分自若, ... 崇山残堡话刘寨 || 作者 杨进荣 崇山残堡话刘寨 作者 | 杨进荣 刘寨,是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的简称.五十岁以上的附近周县的人,都知道刘寨的集市很红火.逢一四七日逢集.先前一到集日,人山人海,以物易物,用物换钱.农牧产品 ... 红柳 || 作者 杨进荣 红 柳 作者 | 杨进荣 红柳是广布西部大漠.盐碱渍地.旱地荒塬的植物.因其茎杆幽红,开花纷红,枝多如柳,人们便称其为红柳. 风沙中狂舞,盐渍地中顽强.所以素有沙海舞者,碱渍旱塬的铁 ...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 作者 杨进荣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作者 | 杨进荣 春风已逝,清明又过,想起家乡的山,想念家乡的河,想起老堡子山下北面的山窝窝,想念山窝窝里那一院土窑洞,更想念父亲栽下的那棵老杏树. 那个山窝窝在刘家寨子 ... 天地同哀(二首) || 作者 杨进荣 天地同哀(二首) 作者 | 杨进荣 哭双星 阴云低垂 细雨霏霏 我站在周天的寒凉里 七尺男子 为双星陨落 身不由己 泪淹心海 一辈子交给水稻 稻田就是你的道场 亩产两千斤 ... 沙漠人家 || 作者 杨进荣 沙漠人家 作者 | 杨进荣 多次穿越沙海,很少深入沙海.很想知道,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里,是不是除了沙,还是沙.最多长几簇沙打旺,骆驼草,或者胡杨什么的-- 乙丑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