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病中写的这首诗,道尽一生悲凉,开篇两句,就催人泪下!

唐诗宋词天天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每天被诗词相约,做一个雅致的人。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古人常说“诗言志”,但诗也是心灵的窗口,它更能传达人的情绪。简单来说,也就是诗中藏有作者的喜怒哀乐。如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喜;岳飞的“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是怒;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哀。总之,人的情绪与诗的创作相辅相成。

今天,诗词君向大家分享的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诗《病中感怀》,它的情绪基调就是“悲”。据记载,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南唐后主李煜的儿子李仲宣、妻子周娥皇皇后相继不幸去世。失子、失妻之悲痛,不仅让李煜身体日益憔悴多病,还忧思缠绵,感喟颇多,于是后来便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病中感怀》。

除此之外,政治处境中所面临的威逼与压迫,更是让李煜对国事充满了担忧。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集体病、心病、家事、国事等为一体,笼罩了一层悲凉的云雾。而李煜诗中所表现的复杂情绪,也一直伴随着他成为阶下囚,直到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束了此生。

《病中感怀》

作者: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首联两句“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便给全诗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萧条”二字交代了诗人此时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侍从簇拥、嫔娥相伴的富贵繁华。他是旧目的南唐君主,今日的宋人囚徒,生活不唯冷清,对比过去,尤觉萧条。诗写在入宋之后,这样的一种厌倦情绪也就有了理解的线索。

诗以“憔悴”领起,对以“萧条”,前者重在写人,后者刻画环境。二者相互映对,写出人因萧条而憔悴,也因憔悴而更觉萧条。意思还不止于此一层。“年来甚”与“益自伤”相对,这是说,人是一年一年的老去,憔悴本来就一年更甚于一年,偏又处在这周遭萧条的环境中,于是便生出无尽的感伤而加快了人憔悴的速度。

中间两联“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刻画诗人的生活状态。颔联“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紧承首联而发,写憔悴的“病骨”受“风威”所“侵”,伤感的“愁肠”为“雨气”所“咽”。使病体与愁怀紧密关合,以见病因愁起,愁使病笃之意。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这一联尤为传神,把病中的敏感形象地写了出来,正因为有病骨,正因为有愁肠,才感受到秋风格外寒,秋雨格外冷。颈联“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句,悲叹宝鼎已无他用,“唯煎药”而已,自己也垂垂老矣,已是“朝髭半染霜”了,更是哀戚尤深。

尾联两句“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语气悲愤。“前缘”“空王”之说,更涉佛事,益见消沉。愁病交加,无所排遣,便只好求助于佛,而幻想从了解“前缘”中得到解脱,从询问“空王”中得到指点。可是“前缘竟何似”,仍不得而知。“谁与问空王”,亦不得其门而入。诗至此煞笔,流露出无限的惆帐与忧思。其中深沉的内容,耐人寻味。

诗中以“威”写风,以“气”写雨,将政治处境中所有的威逼与压迫都转为自然现象的感受,就文学手法而言是拟人。而在诗人,怕也有不能直言而曲折抒写的现实考虑。全诗把体病、心病、人情、秋景、家事、国事等融合在一体,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

纵观李煜的这首诗,主要记述了他愁病交加、无法排遣的悲凉境况以及对国事的担忧,且表达了他希望能在痛苦煎熬中得到解脱的愿望。“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的悲凉也就同春花秋月一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却从未消减一分。总的来说,李煜病中写下的这首诗,道尽一生悲凉,仅开篇两句,便催人泪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