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大寒

大寒   左河水

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接下来就是明年的立春了。

所以这篇文章也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这个历时一年的连载系列最后一篇,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晚点我会发一篇总结,把所有的节气,嗯,还有所有的美食都汇总在一起。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虽然这个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道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回次妫川大寒(宋 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

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

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

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同时,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而言,小寒、大寒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所以如果遇到充沛的降雪便会对第二年的农业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所谓瑞雪兆丰年,就是这个意思。

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而且,更重要的是到了这个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村居苦寒   唐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生活习惯,大寒节气的风俗同样强烈的体现了这一特质。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有时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元沙院    宋 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比如岭南民间就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历朝历代的典籍文献中对此也多有记载。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 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今天是大寒,也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再过几天就是腊八了,那就提前熬一锅腊八粥吧。

腊八粥作为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滋补佳品,关于它的起源,也是存在了各种版本。其中接受程度最高的应该是佛教寺庙中用来供奉菩萨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佛教中腊八粥的故事来自于牧羊女以乳糜供养释迦摩尼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相沿至今,此习俗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根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而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在他所撰的《粥谱》中,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更加详尽清楚。腊八粥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到了今天,腊八粥的做法可以说是多样而又简便。

(0)

相关推荐

  • 穆涛:主气与客气

    穆涛:主气与客气

  • 过新年||川南叙永大寒节别具一格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辞旧迎新大寒节 文/黄骏 川南叙永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特殊的区位优势致使这里英雄际会.商贾云集.文化多元,大寒节是其多元文化中的沧海一粟,但展现出独 ...

  • 老黄历中有两个特殊的日子,古人不论远行出征都不会选,现在也是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依据"斗转星移"制定了二十四节气. 24节气是上古农耕的产物,是"干支力"表示自然规律变化的特定节令 ...

  • 绿色周三 | 《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

    今日豆瓣评分7.2分,548人评价 内容简介 xxxxxxxxx 本书是一本以节气为纲介绍草木风物及时令美食的生活美学之书.具体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草木,从植物引申到风物.美食.手艺,倡导遵从自然规 ...

  • 为什么我要去写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

    前几天晚上,写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整个系列的最后一篇<大寒>的最后一个字,已经是凌晨一点了,揉一揉肿胀酸痛的手指,眼睛几乎也要睁不开了,突然意识到这个写了整整一年的系列,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小寒

    小寒   左河水 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虽然大家整天都在叨咕暖冬,但是真的到了小寒,天气还是挺冷的. 而且我讲这个话是有科学依据的.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冬至

    冬至    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冬至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最具有知名度的节气之一了. 冬至又名'一阳生',不仅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大雪

    大雪   左河水 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二十四节气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好几处节气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比如小暑大暑,比如小寒大寒,还有小雪大雪,今天就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小雪

    小雪  左河水 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 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 伴随着越来越冷的天气,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慢慢来了. 大约在每年的11月22或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立冬

    立冬  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霜降

    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转眼之间,二十四节气在秋天的最后一站,霜降,已经踩着冬天的步点儿急匆匆的赶来了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寒露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从秋天转向冬天的 ...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食之秋分

    秋分左河水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 天气是真的凉了.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到24日左右.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