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笔记:一句书论,揭示了爱好者练不好书法的共同问题

学书笔记:一句书论,揭示了爱好者练不好书法的共同问题

原创2021-10-09 10:53·劳动改造

一、

早在2019年就想写几篇《学书笔记》,当时专门开了一个专栏,但迟迟未下笔。

2020年准备下笔,却又觉着写在专栏里有些异样。写个另类日记,一厢情愿似的嘚吧半天,还要让别人买来看,像极了某些“著名”学者、公知的做派,那也有点儿忒c蛋。

想了想还是应该选择恪守底线,要么“当”,要么“立”,不能搞“即当又立”那一套。

所以2021我选择只立牌坊,“当”的事咱就不干了。

拖延症嘛,本就如此。连给票子的专栏都拖拖拉拉更新,还能指望把笔记当日记写么?我也心知自己就是个交年度总结报告的料儿。

二、

学书笔记写点什么呢?

还不知道,技巧类的东西专栏都讲遍了,思考类的也基本覆盖到自学入门的几乎所有难点,除此之外也确实很难在基础阶段找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了。

所以边打字边想吧,想到哪就说到哪。

前几天翻书论,看到一句: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

忘了是谁写的,貌似是项穆,至于是不是,于我来说没必要考证。我看书只秉承一个原则:鸡蛋能吃就行,谁下的我不管。我没兴趣来场声势浩大的滴血认亲,更不会为给鸡蛋认错了一个爹而自责。

这种态度于做事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但我是练字的,嘿嘿。或者说我只是一个吃客,不搞理论研究,所以没必要研究鸡蛋的血统。

但话说回来,练字人也并不是对鸡蛋血统置之不问了。练字人有他应该研究的鸡蛋以及蛋爹、蛋娘,比如笔法字法章法等一系列有关实践的因素,那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仔细研究,诸如:鸡蛋为什么成为鸡蛋,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鸡繁育十八代后为何还能保持血统纯正等。

谈鸡与蛋好像有些绕,简言之就是:为什么会有笔法,笔法怎么来的,书法与笔法什么关系,笔法怎么传承发展以及为何至今还保持在千年前的体系里等等。

这个思路就清晰了。

对于知识的态度,应该与所选取的方向相关。当然,不排除二者兼备的人,但凭历史经验看,能把书法理论写全面的绝不是一流书家,一流书家的书论一般人也看不懂,或者说看了也没用。

回想这句话,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为之,未有能至焉者。

干任何事,没有达到“心通”而瞎努力,没人能干好。

所以,练字的人应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行。你是练字的,那你所学的一切就要围绕“练”来服务,别人说对与不对,那不重要,关键的是在你身上有没有得到正面结果的反馈。

如果你学了很多,那些别人说对,但对你实践毫无帮助的东西,那对也是错。

如果你学了很少,别人认为没用甚至是错的东西,但你水平提高了,被高手承认了,那错也是对。

人最不能保证的,就是自己的天赋与资质与其他人相同。他说对未必是对,他说错也未必是错,在没足够的分辨能力前,你只能以“结果”为评判过程对错的唯一标准。

除非你有老师教,一个水平足够高,经验足够多的老师。

就好像别人问我能不能先学行草,他不喜欢楷书。理论上不能,自古至今的书论上都说不能。但在今天,对书法研究已至抽丝剥茧的程度,当然可以先学行草,楷书后面再补嘛,又不是没先例。

虽如此,但任何一个高手在教学时都不会以这种过程去传教,因为99%说这话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哪怕手把手教,这就是资质和自知的问题。

我初学时没人教,也是喜欢行草不喜欢楷书,写几天楷书后就专注行草,练了二年,临帖大概像,脱帖就被说成不得法、走弯路,我也不清楚问题在哪。

后来怎么改正的呢?拜师。老师让我写楷书,我也没写,并不是不听,而是心底抵触楷书,我一个写行草的性格,让我练三年楷书,这我哪受得了?

写了一两个月没什么进步,还是写行草。后来把行草拿给老师看,他就跟我讲了十几二十分课,不讲帖,不讲我的字,而是随便写几个字告诉我,这里有提,这里有按,这里是转折。

这就是笔法里的“提按转折”,哪个字里都有,只要是路子正的书法作品,无分今古,任何一个字里都会包含这几个字,简单到“一”字也会有。

这个过程《书法心法》专栏讲提按转折这几字笔法时都说过。我老师就给我示范了几个字,几个字告诉我什么叫提按转折,哪里有我跟你们讲的那么多,提按转折又是这种变化,存在哪种逻辑,历代笔法怎么演变,该怎么用云云。

但恰恰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就够用,这几个字作用虽然不如那些变化、逻辑、演变、用法,然而却要比那些都关键,这就好比钥匙、锁、宝藏的关系。

困惑就是门外的锁,你不知道怎么解,你不知道为什么努力半天还被人说出路子不对,你也不知道什么叫“不得法”。

所以当给你看到钥匙的时候,你心里马上就能解开这些困惑。

什么叫江湖,什么叫不得法,什么叫不入帖,为什么非要学古人,为什么非要学楷书等等。

就七个字“起行收提按转折”,这就是笔法,笔法是书法的基础。无论古今,有这七个字就是正路,没这七个字就是野路。

所以,随便找几个字都能讲笔法解,哪还非特别区分二王、颜真卿、米芾、徐渭、林散之、曾翔呢?

什么叫丑什么叫美你不用管,你只需要知道书法发展几千年来,什么叫对什么叫错就行。

几千年来就“法”这一个评判标准,“法”里80%的成分是“笔法”。你懂这个,古今任何书家都能看懂,不懂这个,下辈子也入不了门。

这就是区别。

但凡讲到这个部分,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嗤之以鼻说:你说对就对?我看他们就瞎写,你就是与之同流合污,胡说八道。

什么叫:不心通而强为之,未有能至焉者。

肯定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人,才会有“未能至焉”的人。能不能“心通”,这可不是看文章看视频看出来的,否则每天扎网上刷视频就能刷成书法家了。

很多人都在网上瞎评论是有道理的。爱好,但不明白,不明白就需要看,看到认为对的就捧捧,看到认为错的就踩一脚,主观意识极强,哪里会想书法千年传承下来的客观评判标准是什么呢?

在这种人心里,他认同的标准才是客观。

当然这也是好事,外行不胡说,内行不揭锅,都懂的话,吃谁去。

这是一句注定被“正义使者”指着鼻子骂把艺术沾满铜臭的丧良心行为的实话。

三、

我知道了“提按转折”,仅仅是知道概念,但在我认知里确实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我一个困惑“这样练才叫书法,才叫得法”。

这个是极为关键的。

不知道,会瞎练,知道了,才会采取正确的方式走正确的道路。

这就是为何我说此四字比我延伸出来的任何变化、逻辑、演变、用法都重要,因为这是书法的本质,有爹才有儿。

钥匙都找不到,门后的饼画成花儿跟你有关系吗?

知道了提按转折,我就去练提按转折,简单几天下来,发现练不好。笔法动作是有限的几个动作,我知道,我能用出来,但出来的效果不好。

问题在哪呢?

不清楚。

所以又回头想关于“楷书”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打楷书基础,为什么。想了几天没想明白,那还想什么?直接练。

该动手时要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嘿呀咿儿呀。。。。

该动手时才应该动手,平时动手再多,方法不对也没什么大用。专栏里反复强调初学少练多动脑,但总少不了被骂成妖言惑众。骂呗,我最无能为力的,可不就是那些大聪明。我心想我又霍霍不了聪明人,背上妖言惑众的名头也就没啥负罪感。

练了两个月楷书,再去写草书的时候,发现使转力量更强了,线质更好了。

虽然没练到笔法相通,但感受到楷草笔法相通,这就够了,起码路子不会错了,也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写楷书了。

从此开始,楷书虽然也写得极少,但每次都会耐心写。耐心写,认真写,要比大量写还有用。练书法这么些年,临楷书,只有在初学时写完过几遍《告身帖》,自此之后,没有一本帖写超过十分之一,至于那些碑刻,七八十字就够用,临最多的麻姑,也没超过这个字数。

法度是通的,任何字笔法一样,变化有限,风格规律又可以通过几十字找到重点,所以,哪还有什么困难的呢。

天下之事,不心通,不能至焉。

当然我学其他专业领域是一样的,心通总会由无数困惑中找到一个关键点,解决本质性问题,点会串成线,线会串成面。

心不通,自然不知道自己该练什么,心通了,自己的下一步怎么走,不用别人说,也不用你自己决定,缺哪补哪,需要添哪块儿就知道该去哪找。

关键问题不在如何练,在如何通。

现在让我写专栏里那些讲解起行收提按转折等笔法演变逻辑变化的文章,我也写不出来了,当时能写出来是因为当时能理顺,现在我给揉成一团了,这是又一个困惑阶段的开始,这个阶段与之前那个就不同了,脑子要动,手也不能偷懒,还需要无意识的一些东西作为灵感,很多东西需要整合提炼,这个阶段想要“通”,不太容易,需要很长时间,通了就是高手,再通一次就能名留青史。

当然,再通时需要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按照古代一流名家留下的只言片语,能猜到些。当代有几个快到这个程度了,可能还需要十几年验证,他们想什么我也不知道,看他们文章也似懂非懂,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其实想了也白想,就算他们告诉我也没用,我没有对那个阶段具体到点的困惑,给我钥匙也打不开锁。

知道自己现在该干什么就行,好高骛远一定没是没想明白的。

我心目中的三次“通”,如果我以后总结理论,我一定命名为“裤衩理论”。

书法入门分很多层,有说一年的,有说三年的,有说十年的,有说二十年的,有说三四十年的。

都对,也都不对。区别就是认知层面高低,对书法理解深度不一。

艺无止境。感觉入门了,说明认知已经停滞不前,很难再取得进步。感觉没入门,说明认知一直领先,其实是在进步。

(0)

相关推荐

  • 中国书法文化 隶书的欣赏

    隶书的起源,远比草书.行书.楷书为早.一般说,秦朝时已有隶书,它是对秦朝篆书的一种简便写法.篆书中一笔而成的圆匀弯曲的笔画,到了隶书中改为横平竖直的方形的笔画,好写易记,十分适合中下层官吏文书之用,因 ...

  • 王羲之:就问你一个“之”,服不服!

    可以说,王羲之是东晋"王家三少"之一的翩翩世家子,有"书圣"之称,是真正"四体皆能,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王羲之的书法既 ...

  • 董其昌: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所以才写不好书法

    文/二小书法 不知不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专题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期,前五期对书法学习.创作等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从网友回复来看,确实效果不错.但是,文章只是理论,只是为了给实践作辅助,最 ...

  • 【经方】张仲景经方心得笔记一句诀(精简版)

    柴胡脸,半夏眼,麻黄皮肤,桂枝舌 咽喉不适加大半夏用量20g 食管反流也属口腔.胃粘膜.痔疮等一类粘膜疾病. 吃3停2天,其意义不仅是给你一种吃药方式,更是要让你自己也有这种生活态度. 身高像个男人, ...

  • 王羲之四世族孙王僧虔,书法淳朴有骨力,书论揭示最高审美境界

    导语:王僧虔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的书法理论家,他的书学理论,独树一帜.见解深刻,代表了永明书学的最高成就. 王僧虔师承祖法,继承了王献之.羊欣平正稳健一路书风,同时又有自己丰厚紧俏.韵味无穷的独特面貌 ...

  • 尽善尽美并非好事?老子两句话揭示阴阳平衡大智慧

    所以我才会讲做好人也有它的坏处,为什么?因为你一个好人出来,就一定有一个坏人出来跟你平衡嘛.那你越多的好人,那不就越多的坏人?你不是白忙一场!所以做人普普通通就好,差不多就可以了. 这个并不是消极,尤 ...

  • 经方心得笔记一句诀!(精简版)

    柴胡脸,半夏眼,麻黄皮肤,桂枝舌 咽喉不适加大半夏用量20g 食管反流也属口腔.胃粘膜.痔疮等一类粘膜疾病. 吃3停2天,其意义不仅是给你一种吃药方式,更是要让你自己也有这种生活态度. 身高像个男人, ...

  • 云霄脉学笔记--经方心得笔记一句诀!(精简版)

    柴胡脸,半夏眼,麻黄皮肤,桂枝舌 咽喉不适加大半夏用量20g 食管反流也属口腔.胃粘膜.痔疮等一类粘膜疾病. 吃3停2天,其意义不仅是给你一种吃药方式,更是要让你自己也有这种生活态度. 身高像个男人, ...

  • 颜真卿的学书笔记,一定要看看

    原文 余罢秩醴泉,特诣京洛,访金吾长史张公,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jǐng]宅憩止,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二年师事张公,皆不蒙传授,人或问笔法者,皆大笑而已,即对以草书 ...

  • 【学书】傅增湘《书论》鉴赏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傅增湘(1872-1949),字叔和,号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等,四川江安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工书,善文,精 ...

  • 书论金句100条(附王羲之书法合集)

    书论金句100条(附王羲之书法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