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为何无法超越?
好诗的标准一般是有情有景有理,人生的情,理,景,是无穷的,但是普世的情,理,人人皆知的景是有限的,再加上律,韵的限制,好诗就越来越少了。
好诗就好比质数,是无数的,但越往后密度越小,到最后可能找到一个质数和下一个质数的时间跨度足够吞噬一个人一生的时光,而唐朝正是刚刚发现质数的时代,那些易被挖掘的质数基本被挖光了。
而其中,理是最容易被挖光的,因为虽然真理无穷,但关乎普通人的普世真理没有多少,所以宋人述情,这不仅是出于词的韵律原因,也有一部分是理被讲尽的无奈,就算有说理的句子也没有唐诗那般发人深省。
如此才有了纪晓岚理被古人写尽的无奈,所以自己写了一本虚无缥缈的《阅微草堂笔记》。
附一个证质数无穷的证明,本来以为很复杂,其实很简单,是我小时候在《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的。
用的是反证法,
假设质数为有限个,从小到大,第一个质数为A1,第二个为A2,…最后一个为An,那么假设B是所有质数的乘积加1,即B=(A1*A2*…*An)+1,则B除以任一个已知质数都余1,所以B是一个新的质数。
由此可知假设不成立,质数是无穷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