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四七

5月30日

四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

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感冒,开的药不一样。

中医用症状来区分,来开药,像登革热刚开始时开「葛根汤」就好了。

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解这句,不论病之时日多少,苟无「里有虚寒」,概与汗解,即里有实证热证,亦以汗解为先,此为仲师之心法。

本文由公众号医经整理,版权归倪海厦老师。转载是为了传播中医文化,不会用于营利!

——完——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老师的经验,学习收藏转发起来。……...

    倪海厦老师的经验,学习收藏转发起来. -- 反映太阳状态的两个症状是感冒与汗出,太阳最主要就是心脏功能,所以每天多运动适当微微汗,以锻炼心脏功能.心脏功能弱,病人即不易出 汗(编者按:临床所见,心脏病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九

    十九:「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一般的原则来说,当病邪在表,例如有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恶寒.发热等,我们用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霍乱

    在正式进入之前,倪海厦老师是把伤寒霍乱篇放在金匮来讲,在介绍伤寒论的时候,六经辨证很清楚,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后面就多了一个金匮,因为当初的伤寒和金匮,还有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本书,后来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七四:常常吃茯苓的话,寿过百岁

    6月29日 七四: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四逆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七三:芍药甘草附子汤,此汤亦名「去杖汤」

    七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大多用在素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七五:仲师言胃,肠亦包括在内

    6月30日 七五: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汗发太多后,身体虚掉了,这恶寒是表的恶寒,人身体虚掉了就有怕冷的现象,这种人用温药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四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一开始初得病,是在人体的表面,也就是太阳,如何知道病有没有入里,如果是进入阳明,就是肠胃,阳明无死证,也就是病进入阳明就停住,不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六七

    6月23日 六七: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了汗,身体还在痛,照理说伤寒的时候,因为寒束在表上,所以身体会痛,发了汗身体还在痛为什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五七

    6月12日 五七: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发汗,有它必要的条件,如果说病人已经在发汗了,不会开麻黄汤的,因为病人的表已经开了. 病人的症状除了脉浮数以外,一定兼有恶寒和无汗,所以麻黄汤和桂技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四二、三

    5月26日 四二.三:「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此为逆也. 麻黄又名「青龙」,大青龙汤,实际就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四

    4月13日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一开始初得病,是在人体的表面,也就是太阳,如何知道病有没有入里,如果是进入阳明,就是肠胃,阳明无死证,也就是病进入阳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一七:这硬块可能是大肠癌的出血硬块,不管是什么,芒硝可以散掉

    一一七:「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已而微下利,日晡所发潮热,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药丸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胸胁满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