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王绵之医案
王绵之(1923~2009),男,汉族,江苏南通人。1923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王绵之教授是中医方剂学科创建人,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先后兼任国家自然基金会生物部医学学科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暨中药分委员会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药学会会长等职。1994年被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指导老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和方法)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1月获得北京市授予的“首都国医名师”称号。
当归配伍桂枝治疗痛经
贺某,女,21岁。1981年12月20日初诊。
痛经数载。
初诊:经前2天即出现心烦易怒,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月经来潮的第1~2天,经行不畅,腹痛难忍,经色暗红有块,痛剧则伴呕吐,腹泻,并伴腰痛,每次均需服用止痛片方能略缓解。曾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效不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而弦。诊断为肝郁血虚型痛经,治宜养血疏肝,调经止痛。
处方:柴胡3g、炒白芍18g、当归18g、制香附12g、桑寄生18g、怀牛膝10g、川断6g、杜仲9g、茺蔚子12g、川楝子9g、制半夏12g、生姜5片,7剂,水煎服,每日1剂;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并忌生冷、辛辣。
二诊:患者服药第6天,月经来潮,经行通畅,未见腹痛。届时,正值王老外出,遂按原方又开5剂,嘱患者继续服用至经期结束。患者自此以后,痛经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2.桂枝配伍白芍治疗不孕
某女,32岁。1987年12月1日初诊。结婚6年不孕。
初诊:因左侧小腹痛,曾在某医院做B超示:盆腔左侧囊性病变,不排除巧克力囊肿,炎症可能性大。诊断为子宫后壁脓肿,曾多方医治无效。现经期腹痛,小腹凉,怕冷,月经量偏多,色红有块,伴腰冷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经期以温经治血调经为主。
处方:桂枝5g、丹皮9g、赤白芍各9g、制乳没各3g、桃仁9g、党参25g、炒苍术12g、当归18g、陈皮10g、红花9g、茯苓18g、制香附12g、生姜5片,水煎服。另予处方:熟地18g、仙灵脾9g、炒小茴香5g、制狗脊9g、杜仲12g、炒苍术12g、党参18g、制香附12g、丹皮9g、当归18g、炒白芍18g、红花9g、炙远志6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在非经期服用。
复诊:经治疗半年,患者受孕,于1989年3月生一子,母子健康。
3.芍药配甘草治疗顽固性呃逆
某男,32岁。1983年7月14日初诊。
顽固性呃逆1个月。
初诊:患顽固性呃逆,诸药治疗不效,至今一个月之久。症见呃声频频而急促、洪亮,大便不干但不爽,睡眠不佳,梦多而浅,口干舌燥,舌红苔薄少,脉细数。据其呃声急促,伴有口干舌燥、舌红脉细数等特征,辨为肝阴不足,中虚热邪上逆所致。治以酸甘化阴,益胃清热之法。施以芍药甘草汤合益胃汤化裁治疗。
处方:生白芍15g、炙甘草10g、黄连15g、北沙参15g、玉竹15g、麦冬10g、绿萼梅(后下)6g、佛手花(后下)6g,10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服药10剂后,呃逆即止,口干舌燥亦渐除。
按语:顽固性呃逆,呃声急促,呃声频频,呃声洪亮,大便不干但不爽,睡眠不好,梦多而浅,口干舌燥、舌红苔薄少,脉细数,一派肝胃阴伤之象,诸药不效达一个月之久,缘前期治法尽为苦寒沉降,辛香走窜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