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创”再添新名片,产业蝶变撑起城市野心

地盘说

郑州飞速向前,产业蝶变将助推它加速奔向千亿级国际化大都市。

✍️ 撰文 | 赵开心 ☞ 《地盘》特邀撰稿人

郑州科创的名头愈发响亮了。

日前,我国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机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设备在关键性能参数上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由中国长城旗下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与河南通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历时一年联合攻关研发成功,打破国外对激光隐形切割技术的垄断,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将为河南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增添新动力。

科研突破

相比于国外,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技术一直落后很多代。西方在核心技术领域对中国实现技术封锁,中国只能依靠自己摸索,从零开始研发。

即使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也没有芯片制造代工的能力,只能选择将订单交付给台积电。日前,美国再次出台新规,全面限制封杀华为,限制全球各国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将芯片出口给华为。

©战略封杀背后更是科技短板

这一举动,将中国自主研发的热情彻底激发。中国首台芯片隐形晶圆切割机的问世,是继华为5G技术之后,再次打破国外对中国一直以来的技术垄断与封锁。今年下半年,整体设备将在郑州高新区实现量产,对提振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郑州高新区,最靓的名片是生态,最高光的时刻是产业。比东区起步更早,具备国家级战略高度,却一直低调潜行。
31年前,高新区筹建,3年后,获批国家级高新区,26年后,获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而立之年的高新区,在郑州各个新区粉墨登场之后,走上开挂之路。

©科技创新战略的高新实践

城市顶层设计下,高新区的产业与新基建有关,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它代表的是面向未来的信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这里汇集了河南省最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河南省平均四家高新企业中,就有一家在高新区。高新区争气地启动智慧传感谷、北斗应用产业、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十大抓手级工程;新华三、启明星辰、威科姆等知名企业汇聚。
去年,郑州M0新兴产业用地的首个试点,敲定高新区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连番高效执行力的操作,也让我们看到了高新区作为优秀城市运营者的魄力和胆识。郑州产城融合发展将步入快车道,“产业新城、产业兴城”也不再只是口号。

©部分落户郑州科技企业盘点

这些年,河南大手笔规划了许多科技产业园,在白沙科学谷、龙子湖智慧岛、中原科技城等还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时候,高新区俨然靠真正的应用与落地实践走在了前列。

城市支撑力

自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县城”一路弯道超车,快速成长。

一座城市从根本上挖掘发展潜力,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口支撑。

为了抢人,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早在2017年就已经打响,纷纷以落户、租房补贴、安家费、创业贷款等吸引人才。

©各地人才政策不完全名单

在城市“抢人”大潮中,郑州位于人才流入的前列。郑州推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实现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过去十年,人口红利带动郑州万亿GDP和房价。按照预期,郑州未来将发展到2000万人口规模,谁来支撑这庞大的体量?无疑,产业发展才是“后浪”。

从以往带动郑州GDP的煤炭、水泥等重工业,转变为后来的服务业,制造业代工厂,交通物流,农业为主,这些产业收入普遍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没有核心竞争力。

直到2010年富士康落户,郑州才迎来产业结构“拐点”,众多电子信息厂家随之而来建立配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也开启多年増势。

©郑州产业发展布局的大而不强

而今,郑州作为北方第三城,中原城市群中心,更需要产业带动,解决郑州当前产业结构落后,缺乏亮眼的新兴产业的痛点,逐渐摆脱对富士康的依赖,加大发展新兴产业的力度、发展高端制造业、稳定一般传统制造业、逐步淘汰落后产业。

火车拉来的郑州,最大优势在“区位”。

郑州是中国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亚洲最大列车编组站位于这里。“米”字高铁基本成型,令郑州成为全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高地;郑州机场客货运规模持续保持中部“双第一”,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

©打造航空大都市郑州在路上

郑州的定位是“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当前,郑州正积极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如能叠加信息化、数字化优势,无疑会进一步释放潜能。

自徐立毅带着杭州“数字经济”的成功经验来到郑州后,郑州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利好层见叠出。

对郑州乃至河南而言,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抢抓机遇,朝新兴产业迈进,“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

抢购狂欢

郑州一路领跑,正发生着波澜壮阔的产业巨变。

在产业基础方面,郑州已形成七大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工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两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现代食品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业。

©郑州产业集群布局示意

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国七分之一,智能终端、网络安全、互联网和传感器产品增长迅速。客车销量约占全球七分之一,速冻食品占全国60%份额。

郑州东向打造郑汴一体化产业带,突出经开区带动作用,优化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服务环境,疏解部分低效功能,带动外围国际物流园、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南部片区为新兴产业集聚拓展区,构建以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为平台的临空经济区。

©国家首个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规划

西部片区为转型升级发展区,打通连接郑州、巩义、洛阳的工业走廊,强化高新区引领作用,推动高新区产业升级,培育创新服务功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带动西部片区转型发展。

在抢抓产业机遇面前,郑州不甘落后。

河南是人口大省、网络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发展数字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去年,马云带着阿里巴巴奔赴郑州,从签约到落地,仅仅一个月时间,数字经济河南军团再添强将。

后疫情时期,“新基建”政策快速补位、顺势发力,从地方到企业,大家纷纷通过云、AI和5G等创新技术来寻求发展新“基遇”。恰巧,华为有构建生态的“大环境”,河南有营造生态的“小气候”。

©郑州的智慧城市试验场

郑东新区依托智慧岛的数字经济基础,按照“先招商后建设、边招商边建设”的理念,加快布局软件信息服务业新兴领域,重点跟踪洽谈华为、阿里、海康威视、软通、紫光、新华三、浪潮等企业的生态联盟企业,着力构建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高效衔接的发展格局。

连接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的科学大道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郑州鲲鹏软件小镇,是河南“踏云腾飞”、筑梦“中原数字之巅”的载体。

有人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可是很多人不知道,2008年以前中国需要建地铁、挖隧道时,只能从国外进口机器和零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技术被动、没有话语权。

被深深刺激之后,河南郑州的中铁装备集团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中铁一号”,从此中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上天有神州,入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机。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台“盾构机”闯四方

新开普是从郑州走出的一卡通公司,也是在行业内第一个提出一卡通的公司,全国将近一半的高校,1000多万的大学生,都离不开这项服务,华为全球的园区,中央电视台的大楼,格力、宇通也都是他们的客户。

曾经,总有人说河南落后,但河南郑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宇通客车代表中国客车业走向世界,成为河南制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而中国制造,郑州必须有姓名。随着郑州的未来蓝图越来越清晰,新兴企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企业的优化转型,都最终助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我国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机研制成功

头顶耀眼的产业光环,环绕着阿里巴巴这艘互联网巨舰,一众代表未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机构扎堆进驻,海归人才、科创精英集中涌入,郑州的集聚效应不断扩大,正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在惊叹声中,郑州注定将发生许多变化,城市产业的新名片也将重新洗牌。

我们有理由坚信,未来郑州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推向全球,不断缔造新的河南制造、中国制造的名片。郑州飞速向前,产业蝶变将助推它加速奔向千亿级国际化大都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