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邢福林的随笔《半个世纪的发小情缘》
半个世纪的发小情缘
惊回首沧桑已过五十载,喜重逢共叙当年发小情。
四月五号,孔龙镇第三居委会儿时伙伴要回老家相聚了!清明节前夕,群主何建芳一声令下,群情激奋,大家恨不得长上翅膀立刻飞回到老家。因为我们这群人既是邻居、发小,又是同学,自一九七一年下放农村后,就天各一方。分别五十年,由于各种原因,相互之间就失去了联系,还有不少人几十年间连一面都没见过,群主一声号令,哪有不激动的呢!
这次,我们能回老家相聚,多亏了何建芳、王仲先、卢福华等几位发小。一年前,他们在老家相遇,谈起往事,有心想把大家组织起来回老家一聚,于是,他们到处打探,联系到了二十多位发小组建了“孔龙镇三居委会儿时伙伴群”,为大家交往搭建了桥梁。这次要聚会,他们又四处寻访,终于把所有发小都联系上了。
如今,群里已经有六十二位发小。聚会还没有开始,群里就炸开了锅:琴声、歌声、书法、绘画、老照片等等,纷纷涌进了微信群。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抒发思乡之情。著名的诗影书画家蒋城关因特殊情况不能来参加发小的聚会深表遗憾,便赋诗一首以表祝贺:
蝶恋花
故乡情
(写给发小喜相聚)
蒋城关
东港春风千里信,
灵雀登枝,正把相思问。
游子半生离别很,
几多晓梦归乡引。
蒙雨绵长天地近,
可带君飞,捎去牵肠吻。
幼小趣闻书万本,
今朝一见亲无尽。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紧跟着应和,诉说互相的牵挂和思念:
少壮行
陈敏
河畔当年相携游,
青春少艾不知惒。
钓魚戏水寻常事,
打架斗趣不記仇。
長成各自四方去,
相見哪知几时有。
幸得共建伙伴群,
终使清明再聚首
筷子街头焕青春
李投建
东港一别五十春,
两鬓风霜喜相迎。
各路神仙歌舞会,
筷子街头焕青春。
重逢有感
陈为
东港悠悠美如画,
儿时伙伴尽嬉耍。
年少各怀鲲鹏志,
展翅高飞离开家。
忙忙碌碌五十年,
青丝变成白头发。
感谢群主来相邀,
发小重逢乐开花。
童年的回忆
邢福林
斗转星移五十秋,
朱颜退去白了头。
今日群里来相聚,
往事幕幕涌心头。
一忆东港长流水,
浪花翻滚竞自由。
抓鱼摸虾打水漂,
最喜端午赛龙舟。
再忆街头做游戏,
路灯下面才艺秀。
跳绳斗鸡捉强盗,
舞刀弄棒扮王侯。
三忆门前来乘凉,
竹床一摆消百愁,
东边故事西边歌,
夜深还把星星数。
……
千言万语说不够,
发小情谊记心头。
祝愿大家身健康,
早日回乡相聚首。
难忘的故乡情
何建文
故乡啊
那稻香四面飘溢的小镇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镜头
难忘啊
那青石板街面
东港河流
那木门店铺
赶集的街头
那河边姑娘们的笑声
小伙子抓鱼的高手
那河边的垂柳
水中的小舟
更难忘
一起玩耍的发小
一起读书的校友故乡啊故乡
离开你半个世纪
回乡聚会
我们梦寐以求……
为了给发小们留下难忘的一幕,组委会决定四月五号在孔龙镇大酒店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联谊会,提前回去的人都在积极排练节目。因为大家不住在一起,有的人还要冒着风雨赶往集中地点。群主何建芳感动得把她们排练的照片发到群里,并大发感慨:
和风细雨雾缠绕,
九天仙女都架到。
轻歌曼舞凡尘乐,
齐赞人间第一好。
当年的李铁梅—— 程巧芳急忙应和:
齐赞人间第一好,
九天仙女多骄傲。
留在凡尘找欢乐,
管他董永要不要。
“管他董永要不要”这就是白发老妪的霸气!我为此而折服,紧跟一首:
管他董永要不要,
留在凡尘乐逍遥。
载歌载舞来相聚,
七老八十也争俏。
我们的主持人於焱松先生紧随其后:
七老八十也争俏,
返老还童装年少。
翁媪相邀孔垄聚,
半世情缘乐中笑!
……
聚会时间还没到,微信群里可谓是热闹非凡。
四月四号,大家在黄梅县城结伴而行,乘车前往聚会地点。
下车后,穿过菜市场,就是孔垄镇的老汽车站,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商品房。曾记得五十年前,就是在这里,镇政府敲锣打鼓送我们上山下乡,我们坐上大卡车挥泪告别亲人,告别家乡,从此挥锄争口粮。
再往前走,就到了猪坝头桥。猪坝头桥南面是东港,北面是祭塘。到了夏天,这里,白天是孩子们戏水的乐园,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天堂。孔垄老街,以猪坝头桥为中心分为东西两条街,共有四个居委会,每条街上各有两个居委会。过了桥就是我们三居委会。
走过了十来户人家就是筷子街。筷子街在东街的北面,它那百来米长的青石板路面窄得像一根筷子,因此而得名。筷子街在孔垄出了名,一是这里的居民多是蔑匠,以制作竹篮子和竹筷子而闻名;二是黄梅戏传统剧目《毛子才》就取材筷子街的真人真事。小的时候,大人唱,我们就跟着学,至今,我还记得几句唱词:“家住孔垄筷子街,取名叫做毛子才。百般活儿我不做,天天总想抹纸牌。若有几天冒抹牌,十个指头痒起来。”
筷子街的尽头是孔龙镇小学,也是我们的母校。母校后面是黄梅戏鼻祖邢秀娘的故里——邢大墩。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唱黄梅戏是大家最好的娱乐活动,我们这里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哼两句黄梅戏。
不过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街口那盏路灯。路灯一亮,我们就会集中在灯下跳绳、跳房子、斗鸡、官兵捉强盗……尽情地释放生命的能量。
与筷子街隔了几家商铺就是孔垄镇文化馆。文化馆门前的路灯最亮,也是我们喜欢集结地方。大人们在里面说书、唱戏,我们就在门口模仿。男孩子喜欢舞刀弄棒,扮演王侯将相,女孩子喜欢演七仙女下凡。样板戏兴起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与时俱进,大辫子一甩就演李铁梅,“气死风灯”一举,就是李玉和……那个时候,学校经常停课闹革命,学生也没有升学压力,没事干的时候就大胆放心地玩,虽然生活艰苦,倒也快乐。
如今,文化馆已经变成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来的时候,就有不少老人在里面吟诗作赋。因此,孔垄镇不仅是黄梅戏的故乡,还被人称为楹联之乡。
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德化桥。东止德化桥,西起猪坝头桥,就是我们第三居委会管辖之地。别看这不足千米长的街道,以前不仅有比肩接踵的商铺,还有文化馆、学校、电影院、剧场、露天戏台(万年台)、关帝庙,可谓是孔垄的文化中心。
重走我们生长的地方,心里总有一丝凄凉。老街再没有旧模样,青石板变成柏油路,木板房换成钢筋水泥墙,商铺、电影院都迁到了新街,露天戏台也做成了商品房,许多老邻居也不知去向。要不是发小聚会,我们难得见到熟悉的面孔和亲近的街坊。
探访完了故地,这次聚会的重头戏还没有开场。
第二天(4月5号)一大早,大家都急不可耐地赶往孔垄大酒店相聚。弹指一挥五十年,五十年后重逢,当年意气风发的少男少女已经都到了古稀之年。虽然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但洗不去发小之间那份纯真友谊。此时此刻,我们没有身份之别,也没有贫富之分,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居委会。因此,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见面后不是握手就是拥抱。终于在一声声外号、乳名的呼唤中,唤回了儿时记忆,一张张熟悉的面容替换了眼前那苍老的容颜。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发小见发小,相互诉衷肠。大家回忆起童年的趣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意犹未尽,文艺演出开始了。
别看我们这批人年少时读书不多,但多才多艺的大有人在,到场的五十位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虽然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精心排练,有的刚到会场,就登上了舞台,但演出的节目却丰富多彩。大合唱、小合唱、对唱、独唱,样样齐全;黄梅戏、京剧、新歌、老歌纷纷登场;打腰鼓、民族舞、广场舞、秧歌舞、太极拳大展风采。更可喜的是当年的李玉和和李铁梅,杨白劳和白毛女重返舞台,五十年后再续“父女情缘”。最后的忠字舞把演出推向了高潮,也把我们带回到五十年前少男少女的年代,大家涌向舞台,毫无顾忌地唱起来,跳起来。
短暂的相聚,又要挥泪告别,好在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大家庭:“孔垄镇三居委会儿时伙伴群”。
邢福林,女,湖北黄梅孔垅镇人。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中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黄石市和湖北电网局优秀教师。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