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恨春留不住(散文)
一场四月雨后,绿肥红瘦,柳絮因风起。春光那么旖旎缱绻,花期却是苦短。迎春、蜡梅在春寒时节开道,尔后郁金香、丁香万紫千红次第盛开。杏花急性子且羞怯,开得恬静,却谢得匆匆。桃花灼灼姗姗而来,桃花在人们心中,是女孩儿的化身,开在农院时她是小家碧玉,开在水畔她是落凡仙子,开在荒野她是幻化了的精灵。桃花一开,心生温软,唤醒诸般柔情。接着是海棠、丁香、樱花……春天——这个巨大的“T台”,花儿们“我方唱罢他登场”,各自带着倾世容颜和美奂无双的彩装隆重登台,惊鸿一瞥之后,依依谢幕。实在是匆匆,太匆匆!
痴人解春语,曹雪芹定是爱煞了春天。他给《红楼梦》中那些美丽脱俗的女孩儿取名都带个“春”字。“迎春”“探春”,一字一笔都洋溢出对春天的喜爱与召唤;“元春”可解为一年之始;而“惜春”最有深意:春光乍现,春日短暂,来不及爱怜,刻刻须得珍惜。
花开,自然要谢。黛玉更是将一腔惜春的情怀尽诉于《葬花词》里:“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她一边惋惜着暮春时节花谢花飞,一边埋怨着春天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与任何人商量。
柳絮还偏偏来添乱。桃飘李飞仿佛只是一晌,窗外下了雪罢?一朵朵絮花儿,随风飞上天,飘驻枝头,又潜落花丛。每飞絮扑面,便到了“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时节。谁个对絮送春归的细节如此敏感?还是黛玉。她说:“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日头悄然掠过廊檐,柳絮无声地叩打着竹帘,似有许多的话要与这姑娘说。闺房内,有着淡淡的寒凉与寂寞。她终是坐不住了,于是到桃园将花瓣儿收拢起来,免得被行人踩踏成泥。
明朝名臣于谦,身为大英雄,却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他在《惜春》一诗中写道:“无计留春住,从教去复来。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年年岁岁花相似,花还是美丽如初,人却是一年老似一年。无计留春住,其实是留不住那稍纵即逝的光阴。正如朱自清无限忧伤地慨叹:“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淳朴如乡下老人,她们在织布纺棉的年代,就边拉着家常边说道着春天与时光的无情:“花开花败年年有,人过几个十八九”,摇摇头:一辈子都冇好久,还是快抓紧做些活计吧!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