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观内视”与中医基本理论的起源(一)

人类的文化与世界各民族一样多样化,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元理论、认知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这些都是决定某种文化体系具体表现形态的核心要素。在尚存的印度、中国、伊斯兰和希腊四大文化体系中,以上古六经、儒家、道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文化与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是各自独立发生的、有着本质不同的两种文化体系。如今,在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物化的强大物质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固有文化已经式微,并逐渐淡出了广大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这使得在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塑造之下的现代中国人已经很难再去理解和把握千万年以来不断传承的固有文化,尤其是对固有文化的起源更要陌生和无知。
中国人对固有文化产生陌化的现象在中医领域里表现得尤其明显,即使是在中医学界,由于当今的中医人士多是在西方理性主义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能够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却对气化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等诸多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几近一无所知,或者妄加猜测。在这些被现代人看着神秘莫测的基础理论中,经络理论的起源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纵观各种经络理论起源的说法,现在最为流行的,也是为“道医学”的炮制者们所极力宣扬的,就是包括经络理论在内的诸多中医基本理论起源于“返观内视”的内证实验。由于“返观内视”属于道家或者道教人士修炼的专门路径,所以在那些雾里看花的中医人士看来,这种神秘的起源也是最值得可信的说法。
那么中医理论果真是象“道医学”炮制者们所言的来源于道家和道教的修行者进行返观内视的内证实验吗?对于这个还在蒙蔽着很多人的谎言,我们需要彻底揭穿它,以便还给中医基本理论的清源。
一、内证不能发现脏腑、经络理论

宗教是一种亲证神性、达成于道的非理性活动,任何一种宗教体系都会有着自己独特的亲证神性的修炼途径,而独特的修炼途径也是各个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流传下来的道家文献来看,道家及其衍生出来的道教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宗教体系的修炼方式。早期的道家有坐忘(亦称为“心斋”),也就是《老子》所言的“损之又损”,“至虚极,守静笃”;后世的道教采用的则是内丹修炼和外丹服食。那么中医基本理论是不是象一些现代中医人士所宣称的那样由古代修道者在心斋坐忘或者内丹修炼之中发现的呢?这需要我们对道家的心斋坐忘和道教的内丹修炼有一个深入的剖析。
作为道家文化的开创者,老子在其所著《老子》一书中基本上是直接言道体,或者从道体言德用,里面很少有具体修炼途径的描述。观其全部内容,我们看到的只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以及“至虚极、守静笃”这样语焉不详的简单描述。事实上,老子所言的这种简单的修行方式在《庄子》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也就是其在书中所言的“坐忘”(亦称“心斋”)。何谓坐忘?见下面两段描述: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侍立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齐物论》)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在这两段话里,庄子虽然借着寓言说出了“坐忘”的修行方式,但如何“坐忘”还是让人难以把握。庄子在书中其它的部分对“心斋”的具体描述则直接揭开了“坐忘”的具体步骤,即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一文中借孔子所言:“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无疑,“心斋”就是“坐忘”,其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虚静状态。因此,“坐忘”就是老子所言的“损之又损”和“至虚极”的过程。
在把握了老庄修行方式之后,我们不禁要问:通过这种修行方式能发现脏腑、经络等中医理论吗?无论是在《老子》还是在《庄子》中,我们都没有发现相关的中医理论的描述,更没有发现其有十二经络等内容的记载。那么老子和庄子为何在修行和守一处静的状态中没有发现十二经络呢?正像庄子所言,“坐忘”本是一个“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损之又损”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对一般认知状态的超越,继而达到主客一体化的浑然状态;而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所谓的“五脏六腑”或者“十二经络”,修行者必须把自己的身体置于被认识的客体地位,这违背了修行的特征。因此,修道者在心斋坐忘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在身体中发现“五脏六腑”或者“十二经络”的。既然“坐忘”的过程不能发现,处在“抱朴守一”的状态就更不会发现。因为“守一者”处在一个自然混沌的状态,对周围的事物根本不用“机心”,也就是持着整体性的“无分别想”。那么作为“分别想”的“五脏六腑”或者“十二经络”在这种“无分别想”的状态中又如何被发现出来?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早期道家的修行方式本是对内外的超越和同一,是推动修道者由对万物持着分别态度的局部意识状态上升到浑然如一的整体意识状态的手段,根本不是现代无明的中医人士所曲解的那种注视身体内景的“返观内视”的内证实验。既然早期道家的“守一”不能发现,那么汉代以后的内丹修炼又能发现经络理论吗?
我们知道内丹修炼本是汉代以后的修道者在中医的精气、阴阳、脏腑和经络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性命双修的入道途径。且不说这种孰先孰后的发生秩序,仅从内容来看,即使丹道“内观”是建立在中医精气、阴阳、脏腑和经络理论上的,它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去验证脏腑和经络理论。无论纷杂的内丹经书如何采用一些隐晦的形象化语言来阐述修行的次第和境界,所谓的“内观”也就是为了要排除神识的分散,使其专注体内的某一点进而达到凝聚的状态,以便保证体内在寡欲的状态之下实现精化气、气化神和神化虚的转变,继而达到合同于道的整体状态。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凝聚神识,内丹修炼过程中的“内观”完全要排除那些在修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幻境,否则会毁掉自己的性命。因此“返观内视”是为了利用中医精气、阴阳、脏腑与经络理论凝注神识,而不是要去体验身体内景,更不可能去发现系统的脏腑和经络理论。
至于其它一些严格按着经络理论去用意念引导气机的修行方式,也都是在经络理论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将其看作经络理论的来源则完全颠倒了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这就是说本是在精气和经络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修炼途径,最后又反过来把这种途径说成是经络和气化理论的来源,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论证”。
中医基本理论是源,而道教的内丹修炼途径是流。后世的道士多是从流去看源,而不是从源去看流,结果源流倒置,反而把流看作源,这就是为何他们把本是源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内丹修行看作中医基本理论的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