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合栀子柏皮汤治小儿中耳炎案 – 经方派
W男孩,12岁,身材中等偏瘦,面色黄暗。2020年5月8日初诊。
主诉:右耳内疼痛伴流黄色液体2月余。
现病史:自述两月前开始感右耳内疼痛,有时半夜会疼醒,并有黄色透明液体流出,外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三天没有缓解,母亲带到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为中耳炎,门诊点滴抗生素治疗5天后,疼痛缓解,回家7天后,之前的症状反复,又点滴抗生素5天,有缓解,但几天后又开始反复,母亲带来我处看诊。
现症状:右耳中疼痛,偶有黄色透明液体流出,无其他不适。纳食少,大便干两日一行,出汗少。平时感冒先咽痛,继而扁桃体肿痛。
中医诊断:耳胀。
处方:小柴胡汤合栀子柏皮汤。
与柴胡12g 姜半夏12 太子参12g 甘草5g 黄芩5g 生姜12g 大枣3枚栀子6g 黄柏6g。五剂,水煎服。
未再复诊,两个月后(7月8日),其母告知,自从上次服完药后,中耳炎到现在未再发作,服药后一个星期,带孩子做了个检查,耳内基本恢复正常。
按:
1.对于这个患儿,虽然小柴胡汤证并不明显,但从体质看是小柴胡汤体质,身材中等偏瘦,面色黄暗,父母也为柴胡人,感冒先表现咽喉痛,代表“少阳有伏火”也是柴胡人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二则从“病”的角度看耳为宗脉之所聚,直接循于耳的经脉络系少阳经,所以对于耳病的内治法,根据情况辨证论治,多清热泻火,利水渗湿,疏利通窍等。三从用“方”角度思考患儿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视为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饮食少,大便干,也是符合少阳病表现,小柴胡汤证本质为半阴半阳、半表半里、半虚半实,中耳炎反复发作,正邪相争,抗生素又伤了“正气”,已经奋战乏力,小柴胡汤出手清解少阳郁热,增其正气,挫其邪势,靠机体的机能将病邪打败。
2.合栀子柏皮汤对病,是因有黄色渗出液,取其清热利湿的作用。
作者/杨黎黎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洄溪草堂同致中医诊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