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畏惧挑战?
轻松分享第 75 夜,每晚九点
歇歇眼,听轻松
好些人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总是避而远之。不少游泳好手,本来想去挑战横渡海峡,但一直裹足不前,不停地自我怀疑,他其实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害怕失败的结果一棒子打死自己尚存的一点点自信心。
来仔细观察孩子们玩游戏。在做拼图游戏的时候,有些孩子选择完成那种很容易就能够拼成的拼图,而一些孩子愿意去选择难度非常大的拼图去完成。选择容易完成的孩子,他下意识想用完成拼图的一步一步去向小伙伴和旁边的大人们展示自己拼拼图的能力。而选择去完成难度更大的拼图的孩子,则在完成高难度的拼图当中,能够找到自己思考的乐趣。
这就是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有一些学生他特别专注于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事物,每一次考试考了高分就沾沾自喜,成绩不好就萎靡不振。而有的学生其实并不在乎这一点,他更热衷于学习本身。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通过努力总是可以获得更强大的能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没有太大的学习热情,因为他们进行的学习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足够聪明,他担心被证明不聪明的时候会出现的那种挫败感和打击。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从不担心自己是否聪明,只认为只要我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一定可以完成挑战。
现在的教育模式往往用分数去评估孩子的能力,这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
“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
卡罗尔博士是《终生成长》一书的作者,他“研究过成千上万的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的惊人。”
这是为什么?都是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大人总是让他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者以他的分数去评估他的聪明程度或他的各种能力,而并不是去教导孩子,如果通过努力一定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例如把孩子顺利完成拼图或者完成一个游戏,都当做对他智力的评估,而并不是他努力思考的结果,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容易拒绝学习。因为他担心自己会把不够聪明的结果呈现给了别人,这会是对他能力的一种否认。
在学校里有的孩子在老师问问题的时候,不敢举手回答,生怕回答错了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而有的孩子完全不担心错误勇于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如果错了,那等于是得到了一个可以当堂改正的机会。如果把错误的答案总是藏在自己的心里,就没有机会去改变。
有些人在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的时候,心存疑问也不敢举手去问做讲座的老师,那是因为他很担心这个问题也许很傻,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其实,想知道答案就要勇于发问,而不要被所谓自尊阻碍了自己的成长。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定自己的智力水准是固定的,需要用各种方法去证实给别人看。但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一直去提高的,他们总是可以走上更高的地方,看到更远的风景。
回归到自己每天的生活当中,好好反思一下:今天是在用成长型的思维去思考每一件事,去面对每一次挑战?还是总是以固定型思维模式去评估自己的能力,固步自封?
你可以继续选择逃避挑战,缩在一边过着平庸的人生;也可以走出固步自封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让成长型思维模式伴随自己,终生成长。
关于作者:饶庆松,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大成深圳家庭财富法律团队带头人、深圳大鹏户外运动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小组成员、前海自贸区法律汇编翻译工作组成员。热爱游泳及铁人三项运动,三次横渡琼州海峡,2016年作为第一名女子挑战双程横渡琼州海峡,彻夜横渡坚持19小时12分钟,游泳距离近50公里。公开出版物有《横渡,不一样的人生》。
阅读|分享|励志|横渡|法律
分享美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