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胃癌经验(一)
李济仁教授简介
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矾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医史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行医50余载。在内、妇、儿科众多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的治疗。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瘸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而且每年大约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胃癌以40~60岁男性多见。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不良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f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愎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
西医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往往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所以必须配合放射治疗、化疗。放化疗对癌细胞均有较为直接的抑制作用,但二者也会对人体正常免疫系统造成极大损伤,多数患者在进行一段时期的放疗或化疗后,会出现自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脱发,乏力等一系列机体免疫能力严重下降的情况,无法持续进行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直接缩短了病人的生存期。
还有一点就是临床中晚期胃癌病人能够愿意接受或者承受如此手术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能够手术也仅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所以临床上,中晚期胃癌的病人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手段,以充分结合各治疗方法的优势。中医治疗胃癌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敏感性,一方面能减轻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机能损伤,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要好得多,患者生存质量更高,生存时间也更长。易于坚持,容易达到预防胃癌复发转移的目的。
胃癌属于中医的“胃脘痛”、“伏梁”、“反胃”、“噎膈”等病范畴。关于胃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多由长期的饮食不节、情志忧郁,渐致痰火胶结,或脾胃虚寒,或津液干枯、气滞血瘀而成,或食积、气结、热结、痰凝、血瘀、脏虚所致。
临床上中医治疗胃癌一般都会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对胃癌的不同时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扶正补虚,理气活瘀,化痰散结,攻毒排毒等方法,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最终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康复。临床上中医一般把胃癌分为肝胃不和型及痰食瘀阻型:
(1)肝胃不和型
症见:胃脘胀痛,串及两肋,嗳气陈腐或呕吐反胃,饮食减少,进行性消瘦,口苦心烦,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2)痰食瘀阻型
症见:胃脘胀痛,固定不移,或有肿块,按之坚硬,厌恶肉食,频频嗳腐,呕吐痰食,精神疲惫,形体赢瘦,大便干涩,或有呕血便血。舌质暗红或见瘀点,苔白,脉弦。
治法:化痰消食,祛瘀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