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饱受牵连,但仍孑然一身
这世界上,谁更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我需要谁,我就紧紧抓住他
——一颗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上大学以前,就生活在天津的一角,一个叫芦台的小县城里,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我所经历的一切将会给我带来什么的问题,每天开开心心的去上学,看书,早恋。很多事情并没有在那个时间点给我压力,即使我正在承受着。
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我出生在这里,为什么我是我,正如我刚才出现在天津站时所想的那样。
我不是一个活的很微观的人,不太会因为乱七八糟的事儿想不开,觉得都还能承受,我也不是活的很宏观的人,宏观到人固有一死,什么都不在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就这样摇摇摆摆的走着,走着。
我无意矫情,只是没控制住思考。
我开始思考我自己,是我真的走出小城镇到北京读大学开始,无论如何,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结识天南海北的人之后,我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经历的一切。
我有时候庆幸,哪怕到了现在我的棱角还是在的,我确定。
我感谢我的父母,也更感谢我自己。
我有时候不知道是他们教给我的还是自己教给自己的承受转换和抽离放下。
我总是笑着面对一切,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企图做到完美。好像就是这样,我工作几乎不会让人失望,却常常在生活里马虎到对自己不负责。
碰了几次壁,知道人无完人,也不苛求自己总是企图让所有人满意,知道我们的独特就在于我们大家都一点也不一样。这样想和慢慢改变的时候,自己也轻松了些,当然也经历了很多次纠结。
我会因为和这个世界的互动而感觉到自己活着,而且那种感觉很不错,有点甜。因为在我的眼里看到的多是美好,黑暗的东西我身体里没有。但有时候我真的很喜欢那些放肆自我的生命,那么桀骜不驯和不可一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果这个社会给我的牵连过多,让我感到疲累和窒息的时候,我也会羡慕孑然一身的状态。那种状态是孤独的,但如果足够强大的话,也会是自在的。
我的出走旅行给我的经历加了分,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恢宏的存在,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尽管如此,从我出生那一刻开始,世界还是安排了很多属于我的必然的联系。
这些牵连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可我,想把这句话改为是我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火车上看《告白》作者用报复的主线回应对宽容的少年法的不满。一直以来,在《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和自己性情的影响下,我是同意老姚对未成年人的矫正主义的,我觉得既然同意把犯罪人当人看,就应该对未成年人宽容。
我学社会学,更加坚信万事万物的因果,比如我从不曾怀疑对一个孩子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我也一直认为这种影响大致会持续到50岁。那么基于此给未成年人过激的惩罚就是过了,因为他们的三观还没成形。
可是原因力好像不仅仅戛然而止般的停留在成年以前,我记得北京大兴那个灭门惨案就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不肯定导致长期积压。
如果不能原谅被童年影响的成年人,又怎么原谅被童年影响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同样残忍的话。
我看完《告白》,觉得虽然我们饱受牵连,看似无法选择,可怎么做好像并非那么的难以控制。因为我看到相同变量下的两个孩子也完全不同,比如我和其他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社会学告诉我们,当动态的看待问题时,我们总是能找到各种社会事件、家庭事件和个人事件等的原因力。
但被理解和被原谅绝对是两回事,我今天有了新的看法。
我们都没有权利去代谁原谅,去代谁惩戒吧。
替别人着想应该是用来约束自身的,而不是用以发声的,因为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就没有资格。
这么想的时候,我为从昨天开始的自责松了口气,饱受牵连是客观事实也是主观状态,我总是在我要求自身的视角下观察别人怎么想,就觉得很多事自己做的不够,不够好,但也许别人都没有拿这个当回事,然后我因为自己的苛刻折腾了一晚上。
其实牵连感更多是主观的罢,如果都不要,就是轻松自在啊。比如我不去揣度别人的看法,比如不要什么都想着要反馈啊,比如问心无愧的时候所谓别人真的不重要啊,比如那么多无奈,你也本不想大口吞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觉得很好。
我感受到我24岁了还在变化和成长。
我一直觉得这半年我欠自己一次出走。
七月份要因公兑现啦~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身边那么多人却还是感觉到孤独。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孤独是人的常态,是个很客观的事情,并不悲伤。现在我想可能是想要融入的心和想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助长了孤独感。
这是明明知道不能感同身受还在挣扎的迹象,不过我觉得也没关系,生而为人,社会化的过程本来也不是多么的好过。
回家后的第一篇囫囵吞枣
想看看书做做饭度过在家的时日。
好了,开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