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板桥诗文有感,水与竹几于道
水与竹几于道
作者:孟丰敏
我的第一个笔名是“奕竹”,大学时取的。
我自幼至今最喜欢竹,为何喜欢,也说不好,非因文人为之附加的风骨、气节等品格,主要是欣赏它亭亭玉立、倜然以远之姿态吧。
与挺拔的竹比较,兰叶虽幽贞避世,不求闻达,其柔姿似亦媚人,唯独翠筱与众不同。晨读郑燮(郑板桥)文集,他说:“余画大幅竹好画水,水与竹,性相近也。”杜甫说:懒性从来水竹居。
我由此豁然开朗。我是懒性之人,喜欢水,喜欢竹,原是水与竹性相近也。而我喜欢郑板桥的竹,乃因喜欢郑板桥之思想、性情。我读郑板桥之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慨,大有醍醐灌顶、酣畅淋漓之痛快、喜悦。先生真性情、大欢脱、豁达、正直、善良。我作为先生五百年后的粉丝,为之磨墨不知是否有资格?
“水与竹,性相近也。” 由此可知郑板桥也乐水。我联想到老子的经典名言:“上善若水几于道。“郑板桥乐水、竹应与道有关吧?文人重“道”。没有道之精神,不可称作文人。郑板桥是文学家,是标准的文人,其画体现的是道之精神,因此是“文人画”非画家之画。
他说:“今人画浓枝大叶,略无破阙处,再加渲染,则雪与竹两不相入,成何画法?此亦小小匠心,尚不肯刻苦,安望其穷微索渺乎!问其故,则曰:吾辈写意,原不拘拘于此。殊不知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期人瞒自己,再不求进,皆坐此病。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
郑板桥的思想如此深邃雄浑,境界超然,其画自然高出一般画家。因此中国的文人画难得,更不可轻易谈写意。我从此也不敢随便说写意,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正是非工而能写意?
文人追求“道”之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之精神,即顺其自然。为此,明朝文学家袁枚以一官易一园,谓“人之无所弃者,业之无所成也。”于是随心所欲,随势成园,因名“随园”,成为中国一大名园。
明清时期忠实于道之精神的文人较多,民国还有一人为“道”更字,今人应该都熟悉,他就是福州名人严复。
此前,我撰写严复的文章时,对严复的更字“几道”十分不解,请教许多师友也不得其解,以为“几道”谐音福州话的“石阶”。仓山区阳岐村的严复祖居大夫第旁有一条小巷,巷子的名称就是“几道巷”。这条巷子就是一条长长窄窄的石阶。不知这条巷子有多久了,石头宽而平,已磨得十分光滑,边有绿苔。石阶并不陡,反而像平路一般。于是,有人说严复更字“几道”与此相关。
我一直不相信一个思想者、教育家为自己更字仅因如此一段石阶,哪怕意寓“平步青云”。直至我读了“上善若水几于道”,确定严复的字“几道”来自老子的这句经典名言。
水与竹,性相近,几于道。这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写完此文,我对自幼喜欢竹找到依据而欣悦。然而,我又生出一个纠结,我是否再取个新笔名,名水竹?恰好此时电话来,过了一会,忙完家务事,再坐到书桌前,罢了罢了,什么笔名都无所谓了,正如“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就是这个道理!不执着,似竹若水。
个人涂鸦之作,聊以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