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有羞耻感?

羞耻就是“羞耻感”,一种不良或糟糕情绪。马克·土温说“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有个别动物也会有羞耻的表情,但作为人类怎能通达动物的心理?以人心推断动物之心是误区,这个可以存而不论。

有关羞耻感的资料或文献很多,这里只能挂一漏万说几句。

羞耻感产生与人类之间互动关系。当然,“我”有时独处时想象自己的一些言行会产生羞耻感,但那也是对以前这种互动情形感到不正确而产生反思后的羞感。

有不少学者认为:羞耻感是人进化过程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它有效抑制人们做出错误决定,而降低在他人眼中的价值。这是产生羞耻感最重要原因之一。

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已卯五说》一书中的“说巫史传统”一文中认为:远古氏族巫术礼仪活动是为了“沟通天人,和合祖先,降福氏族”,其客观效果是“凝固氏族,保持秩序,巩固群体,维系生存”…。这些都是事关族群的生死存亡,任何操作中的失误,不但备受谴责,也可能面临灭顶之灾。那么作为其中成员,如果具备道德…伦理意识,一旦出现违反规矩,首先会伤害人际关系,表面看是自责,实际上是损害了在集体中的被认同的位置而产生出的羞耻感。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生存的严酷,选择合作就非常必要。有限的资源意味着将那些劣质者踢出群体。这就需要他者对“我”的正面评价。对己的任何违规都会自责,自责是羞耻感的前提。

伴随羞耻感的是自卑感,缺憾感,这也是道德自觉。这些相似的感觉或感知广泛存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对自己躯体的羞耻感;人际关系中羞耻感。尤以对“性”的羞耻感为甚。性丑闻,公共场合的裸体,性变态…,无一不是对道德…伦理关系规矩的违反,有的违反者会产生“无地自容”的强烈自责。

羞耻感是一种“正能量”,无疑,通过羞耻而矫正,因矫正而融入群体,进而提升生存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

这里要提及羞耻感与物质利益的关系。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描述过生活情域“害羞”现象,他说:极端的主体化和极端客体化都不会产生“羞感”:一个母亲赤身裸体抢救失火房间内的孩子不会害羞。但是,当孩子被救出,围观人群注视她的身体时,她就害羞起来,因为,当时子女生命价值远远高于世俗伦理价值,当这个价值消失后,伦理氛围使她羞耻;一个女性裸体模特儿供画家临摹,她不会感到羞耻。但是,当画家停下手中画笔,以色情眼光注视她的身体时,这种极端客体化场景被破坏后,她会感到害羞。只有主客体两极消失,处在“模弄两可”之间,才产生羞感…

在利益面前产生羞耻感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吊诡的是–物质利益越丰富,追逐利益的疯狂越激烈,羞耻感就大幅度下滑…,请问:财富增长与精神文化进步是同步吗?各位说说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