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潘书朋:阅读写作,让我诗意成长

阅读写作,让我诗意成长

文/潘书朋

教师手里其实应该有三支笔:第一支笔是用来为学生批改作业的;第二支笔是为教导处写诸如教学计划、总结、教学设计等各种材料的(当然包括一些虚假材料);第三支笔才是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那就是进行教育写作。

可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只是在年复一年地用着两支笔,机械性地重复劳动。等到离开三尺讲台的时候,暮然回首竟然没有给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留下一丝笔墨,可谓无比遗憾!教师进行教育写作,不是为了去参加各种评奖(因为早已变味),而是书写自己的一部教育史。

为此,教师要首先进行阅读。谈到读书,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其实很熟悉的,目前教师不读书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很多教师以工作忙为理由拒绝读书已经成了制约自己专业发展成长的屏障,这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的确,我们今天的教师太需要读书了,太需要学习了。诚然,和大家一样,我也曾经以种种理由拒绝读书,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从2013年冬季开始的,我给自己定的读书要求就是“逢读必写”,如今自己写读书随笔已经达到了近10万字。

尽管目前读书还是刚刚起步,可自己毕竟走出了这坚实的一步,最近我开始拜读著名教育学者、新教育实验之发起人、总负责人朱永新先生的一部最新力作——《致教师》(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版),以期望书写属于我和孩子们的一部“教育史”。

阅读是输入,写作才是输出。教师除了要进行专业的阅读之外,还要进行专业写作,近三年笔者已经针对目前一些教育教学点和难点问题写了10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课堂随笔》等。

目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已经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我会继续用满腔的热情来谱写一曲教育生命的赞歌!

一名教师由合格变为优秀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肯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教学,就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是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甚至是教育家,那就得像有位教育名家所说: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其实绝大多数教师很难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这一质的飞跃,究其原因就在于充其量只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而已。记得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其实我们一线的教育教育工作者每天都直接和学生接触,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肯定会碰撞出思维的灵感火花,每天的教育教学自己也会有很多得与失,有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感悟。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很多老师将这些本该总结的智慧结晶给错过了,实在是可惜。记得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专家李玉民老师曾经这样鼓励我:一定要坚信自己!一定要坚信过去的这些年都是在积累!都是在积淀自己!不要因为暂时的不如意就不开心,而要将这个炼狱的过程当做自己成长的必须!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重要的是过程,重要的是经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重要的是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无关乎他人!

的确如此,在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说法,往往容易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而且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最好的专业发展成长之路。

阅读,书写我和孩子们的教育史!阅读写作,让我诗意成长!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