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中医——经期延长

每天学中医——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延长七天以上,甚至淋漓不净达半月之久,称“经期延长”,亦称“月水不断”或称“经事延长”。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冲任不固所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证型。
    1.气虚   素体中气不足,或劳倦伤脾,脾气益虚,失于统摄,冲任不固而致经血淋漓不净。如《妇人良方大全》曰:“妇人月水不断,淋漓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
    2.血热   素体阴虚,或房室不节,或孕产过多,精血内耗,阴虚内热,热扰冲任,经血失守,以致经事淋漓;也有因恚怒伤肝,疏泄失度而致月水不断者。如王孟英曰:“有因热而不循其常度者。”

【治疗原则】

本病虽有气虚、血热之分,其治当以补虚为主。气虚者,补气摄血;血热者,养阴清热,但不宜过用苦寒更耗其阴。扶正为治本大法,正复则经自调。

【辨证施治】

1.气虚

主要证候: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清,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虚中气不足,血失统摄,则经行淋漓不净。气虚阳气不振,不能化血为赤,故见色淡质清。出血日久,血不养心,故心悸少寐。脾虚不运则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为脾虚气弱之象。
    治法:益气健脾,温经止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黑姜炭、乌贼骨、棕榈炭。 方中参、芪、书、草补脾益气。茯神、远志、枣仁宁心安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木香理脾行气,使其补而不滞。黑姜炭、乌贼骨、棕榈炭温经固涩止血。

2.血热

主要证候:经行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则经行淋漓不净。阴不足则量少,火有余则色红。阴虚阳浮,则两颧潮红,手足心热。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故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养肾阴,养血止血。
    方药:固经丸(《妇人良方大全》)去黄芩、香附加熟地、地骨皮。方中熟地、龟板滋肾养血。白芍和营敛阴。地骨皮清骨中之热。黄柏清热降火。椿根皮固涩止经。

(0)

相关推荐

  • 治虚劳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虚劳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虚劳证病的症状, ...

  • 【马有度:崩漏临证治验】

    崩漏临证治验著名中医学家马有度教授,长于内.妇.儿科诸病的诊治,其中对崩漏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他在<中医精华浅说>中专门写了一篇<崩漏>,对崩漏的辨证论治,有理有 ...

  • 肾性血尿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 结石. 结核及肿瘤等 肾外出血因素, 红细胞从肾小球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疾 病.多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镜下 血尿. 肉眼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近年来, 现代医学在 ...

  • 【执业医师】妇科歌诀串编!3分钟带你理清妇、方、针!(助理通用)

    小执医今天给大家送来的是妇科歌诀 主要是从病证.方剂.选穴歌诀出发 这部分内容考察次数较多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提分 妇科内容在技能考试占20分的分值 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针灸选穴 妇科谨记三阴交. 0 ...

  • 治疗经行不止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做子宫切除...

    治疗经行不止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做子宫切除术在我看来是个最不负责的下下策.作为大夫存在于天地之间要有良知! 子宫是每个人都呆过的世间最温暖舒适的房间,没有之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神圣而温暖的港湾 ...

  • 中风急救——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痛惜一位朋友的父亲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半身不遂偏瘫的苦痛.文 ...

  •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人似乎都知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但临床用此方真的有效吗?看过很多文献说的貌似很有效,实际上,临床效验并不高. 刘渡舟刘老亦认为梅 ...

  •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爱好者别划走 1.有汗发热--营卫不和--桂枝汤--调和营卫 2.无汗发热--外感风寒--麻黄汤--发汗解表 3.白天出汗--肺卫不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

  •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辨寒热,如果你把寒热搞懂了,那么中医就学会了一半.为什么呢?寒热在中医里面讲就是阴阳,那么阴阳是什么?<黄帝内经>记载:"万物之纲 ...

  • 每天学中医——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每天学中医--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曾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它们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代 ...

  • 学中医,得认这个

    学中医最早是看<思考中医>,后面学人背<伤寒>.背<内经>. 后面有机缘看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徐灵胎是奇人,书也写得视野广阔,没有科班的迂腐,其路数独 ...

  • 全民学中医——中药化湿药

    细目一 概述 一.性能特点: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主入脾.胃经. 二.功效: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 三.适应范围: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 四.使用注意: 1.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2.本类 ...

  • 口腔溃疡原来是因为身体出了大事儿!【跟己安先生学中医】

    导读 小道经方粉丝"荷",学习优酷视频<小道经方>大半年,终于迈出亲自去实践经方的这一步,并且取得了好的效果! 实践经方 五天前,突然发觉自己的舌头非常鲜红,舌上已没有 ...

  • 学中医的22字真言(值得细看)

    学中医的22字真言(值得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