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参透这四条天规,人生顺风顺水,好运持续不断!
人生在世,每个人因为各自行为方式的差异,必然导致处境和结果的不同。聪明睿智的人,总能巧妙的化解各种场合所遇到的难题。
为人处世,遵循一定的规律,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怎样更好的立身处世,迎接更多好运呢?本期内容,悦读国学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一个人,一旦参透这四句天规,从此好运相伴,福报不断!
一、方而不割——语出老子《道德经》
意思是:为人方正,虽有棱角但不锋利,不去割伤他人
做人应该方方正正,处世不妨外柔内刚
坚持原则,但不会令别人难堪不适,别人有小过错,应该用委婉柔和的方式去劝导,而不是以激烈生硬的言语和行为去指责和抨击。这样,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又不会伤到对方。
话,可以坚定,但不要太冲,不要太难听;语气,可以坚决,但不要太生硬,尽量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实现有效沟通。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人,辅政齐国三代君主,威望很高。晏子很受齐景公重用,基本上对于晏子的主张,齐景公都能言听计从,这是因为晏子用不一样的方式,来实现和齐景公之间的沟通对话,可以说:方而不割,就是晏子身上最难的的品质。
齐景公有个业余爱好——捉鸟,还派了个名叫烛邹的鸟儿官专门管理捉来的鸟儿。有一天,烛邹一时大意没看住,鸟儿都飞走了,齐景公非常生气,要处死烛邹。
晏子听说了这件事 ,对齐景公说:浊邹真是该死,为什么该死呢?因为他有三条罪状,请大王准许我好好数落他一番,然后再处死他,让他死也死个明白.”
齐景公非常高兴:好,就这么办。于是叫人把烛邹带了进来
晏子就板起脸,一本正经的说:烛邹,你知罪吗?你为大王管鸟,却让鸟儿逃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大王为了鸟而去杀人,陷大王于不义,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事传出去,让天下人都认为我国重鸟轻人,天下人会为此笑掉大牙,嘲笑我们的大王,你如此败坏大王的名誉,这是第三条罪状。你真是罪该万死!
说完,晏子马上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
可是景公却说:“行了行了,我不杀他了,你的指教,我接受就是了”
二、廉而不刿——语出老子《道德经》
廉洁正直,但是并不会表现的过于嫉恶,过于苛刻。
真正的高手,会巧妙的运用内力外放,对力道的把握能做到收放自如。一个人能够洁身自好是一种境界,但是如果因此和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抵触,甚至因为自己好洁净,就觉得别人污秽不堪;自己清正,就不能与世俗同流,处处格格不入,那就未免有一点孤芳自赏了,很快会寸步难行。
正所谓: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世界是多元化,多姿态的,并不是按某一个固定标准运行,所以做人要学会包容,学会接受不完美,习惯面对不如意,能容人者容天下。
三、直而不肆——语出老子《道德经》
意即:率直而不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性格率直,为人坦荡,这是好事,但是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要无所顾忌。
有些人一向大咧咧,不分场合,不分彼此,什么都说,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对人真诚、坦诚,不藏着掖着,这样的人虽然可交可信,但是如果太直了,也就容易得罪人,让自己陷入困境。
做人,要内方外圆。内方,是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外圆并非圆滑世故,而是不可固执,应该懂得灵活融通,这样就可以化解阻力,即便在不利的处境之中,也能够游刃有余。
方,是做人的根本,圆是立世的保障。一个人如果圆有余而方不足,就会没有原则,失去底线,迷失方向,变得见风使舵,随波逐流,结果显而易见——这样的人最容易误入歧途。
但是如果方有余而圆不足,过于棱角分明,刚正不阿,那么就容易遭遇挫折和打击。正所谓:木强则折,生硬的事物最容易折断自身,这样的人,最容易四处碰壁,举步维艰。
直而不肆,就是内方外圆的境界。圆,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委婉,不要直来直去,让别人无法接受。
据《资治通鉴》记载: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有一次和群臣在酒席上闲聊,魏文侯就问:你们觉得我算不算明君呢?
文武大臣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拍马屁、阿谀奉承说好话,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任座的谋士听不下去了,大声说:我觉得大王您算不上明君,我们攻下敌军城池,您没有奖赏有功的将士,却独独封赏了您的儿子,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说到贤君,您还差的远
魏文侯一听就不乐意了,一拍桌子就要发作,大臣翟璜一看不好,赶紧对魏文侯说:大王您实在算得上明君啊!我这么说依据是什么呢?因为我听说,凡是贤明的君主,他的臣子说话就率直,刚才任座说话就很率直,这就说明您是贤明的君主!
翟璜这话说的很巧妙,即为任座开脱,又让魏文侯听的舒舒服服,对任座肆无忌惮的直率也就一笑了之,不仅如此,魏文侯还把任座请到上席,给他加了官,进了爵。
直而不肆,不要直来直去。换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光而不耀——语出老子《道德经》
闪光而不耀眼,光彩而不炫目,意即居于顺境,正得势的时候,要懂得调和收敛,不要张扬炫耀
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谦和收敛的益处;一个人越是处于顺境,越应该避免招摇,人生得意须低调,切莫张扬炫耀
四岁让梨,名满天下的孔融,本来深得曹操器重,人生得意之际,不懂得光而不耀的道理,持才傲物,桀骜不驯,终因口无遮拦,肆无忌惮,得罪了曹操而被满门抄斩。相反,西汉萧何,辅佐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并没有以开国功臣自居,而是收敛光芒,低调谦逊,最终得以保全。
人生总是有进有退,有起有落。一个人,不管居于顺境,还是处于困境,一个人,一旦参透道德经里面的这四条天规,人生顺风顺水,好运持续不断!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这里是悦读国学,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