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陈人杰《沁园春.诗不穷人》赏析
【原词】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十四中书考不难。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 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
陈人杰(公元1218~1243),又名经国,号龟峰,长乐(今福建)人。少时居临安(今杭州)。南宋词人,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曾应江东漕试,不第。后以幕客身份在两淮荆湘等地浪游,最终复还杭州,潦倒而卒。词多慷慨忧国,风格近似辛弃疾。存词31首。
【词文释白】“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能否写出好诗,不在于物质上的贫富,而在于精神境界的“贫乏”,政治上的困窘、失意、不得志、没有出路也是一种“穷”,但往往正是这种"穷"人才能写出绝的好诗。如果人一旦悟透了自然、人世中的“大道”,那么写出的诗要比做官不知胜出多少倍!
“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在诗人的心间蕴藏着广阔的世界,山川江河,花容月貌,虫鱼禽兽,风霜雪雨,皆在情怀之中,俯仰之间妙语佳句,偶得随拈;情至发处,墨洒飞毫,韵悠气扬。岂不快哉!
“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中书令在唐时是最高的长官。而对于各级官员,每干满一年都要进行一次考评。而唐郭子仪,功高而官至中书令,封汾阳王,号尚父。做中书令时间长达二十四年,当然经历了二十四次考评。可那又怎样呢,象他这样累及高官,并不难,只不过是时令所致而已。忠臣良将尚如此,平庸之辈,更不话下了。他们也只不过是顺风顺水,水到渠成,帆借风势,船快速行罢了。
“ 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清气,指清淳超迈之气。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清、浊两种,而写文章所秉之气,则要依据作者的气质凛赋而定。而陈人杰在词中把秉浑浊之气的人排斥于诗人行例之外,认为诗人只秉天地之清气者,而清气又是造物不能随便给予人的。所以诗人必须加强自身锻炼,提高素质修养,才能写出好的诗词。
“金张许史浑闲,末必有功名久后看。”汉代的金日石单、张汤的后代,世为显贵,与外戚许氏、史氏交好,是汉宣帝时四大家族,权倾一时,为人所羡。但在陈人杰看来,用“浑闲”二字一笔抹杀。他们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不下一丝痕迹,也不会象无功名的诗人一样把诗篇留给后世看。
“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南朝指宋齐梁陈,即建都在建康的偏安江左的几个江南朝代。这中间高门士族王、谢、瘐、顾,轮番执政掌国,都不可一世。可是家门贵冑又有几个还会记得起来呢?这里,作者实指南宋当下权贵奸佞史弥元、贾似道之流。
“西湖名胜,只说孤山。”宋初隐居于西湖孤山,妻梅子鹤的诗人林逋,虽然他也没有“功名”,却不慕富贵,写下了许多清丽诗篇,可人们永远记着他。他居住的地方也成了西湖名胜湖山。
“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笏为官负上进所执的手板,功用是把上朝时要奏请的事记述在上面,以防遗忘。二是处于对皇帝的尊重,不能直视皇上。唐玄宗时,崔承一家满门高官,每岁家宴,子婿毕至。“细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其上。”后多用以形容官缭子弟众多。“婵冠”,汉代侍从冠以貂尾蝉文装饰,后指显贵。此句是说象那些高门子弟,显贵达人有谁能把写出好的诗句留传于后世呢!
“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一子一女冻饿而死,最后自已也死于贫病交加之中。杜甫曾留句“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这是“井冻夜寒”的引用。
【词文赏析】这首词是一首以词论诗的词作,同时也论证性的词作。本词的特质有几点:
一、立论。“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三句话,三个要点,即诗与“穷”的论点;诗与道的论点;诗胜做官的论点。
二、论据。诗人的精神境界是富而不是穷;象做了二十四年的中书令郭子仪,功高封王仅是官场顺利,不值得羡慕;做诗人必须要有“清气”,这种气是造物赋予的,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获得。
三、论证。用六个历史事实去论述揭示诗人的高洁。1金张许史事;2南朝四大家族兴替;3隐士林逋情;4唐崔承官宦子弟;5汉代侍从显贵,6诗圣杜甫的品行。
词通篇利用论述性诗词的特性,引典举故,让事实说话,从而增加了强有力地说服力。可谓开以词论证的先河。同时,从词文我们看出作者对诗人的崇尚之情怀。古人用玉以比品格高尚,那么诗远超玉而佐着诗人崇高品德情怀。诗是大自然赋予的“清气”,而这种气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的,是大道、大品、大德。由此而想起现代一些人对的理解,他们满身的“浊污”之气,怎配作诗,当诗人呢?这是对诗的玷污,对诗人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