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连涨10个月,我国粮食进口量大涨400%,为何粮价不断跌?

一、粮价“10连涨”

从近期FAO的数据显示,3月份国际粮价再次上涨,这已是第10个月涨价,创下自14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预报2020/21年谷物销量上涨27.77亿吨,较上一年度涨了2.4%,全球的谷物需求非常高。
同时,还预报2021年末谷物库存量跌1.7%,跌至8.08亿吨,跌至7年来最低水准,这就意味着库存进一步趋紧。其中小麦库存将降至2.84亿吨,大米降至1.83亿吨,粗粮预计为3.41亿吨。
受整体行情的影响,越南玉米已涨破515美元/吨,比起前一周涨了五美元,可见增幅这么快。而小麦价格同比则是涨了19.9%,玉米大涨42.3%。
至于国际粮价为何上涨,其实受多个因素影响,2020年因“卫生事件”、蝗灾,以至于全球总产量降低20%,因此粮价也为此上涨,很多国家为了保住本国的粮食供应量,则是加大进口。但越南、俄国、加国等则是出台了限制性措施,减少了出口量。

二、我国行情如何?

而在2020年,我国粮价也受影响而持续大涨,其中玉米从0.9元/斤涨至1.5元/斤,大豆从1.6元涨至2.7元/斤,优质稻谷更是突破1.7元/斤,小麦涨破1.3元/斤,这些都表明粮价持续大涨。
当然,为了能平息粮食的上涨劲头,我国也加大了进口量,去年一年进口了1.4亿吨谷物,比起19年高出3000万吨,其中玉米进口1130万吨,同比反弹135.7%。但这依旧没改变我国粮价上涨的趋势,其实我国是WTO成员,粮价受国际影响很大,因此上涨不可避免。

不过从2021年3月份开始,我国4大主粮就迎来了“下跌潮”,且低迷行情一直持续到今天。

1、小麦
从3月开始小麦就持续走跌,从1.3元大关纷纷跌落到1.25元左右,至于为何,还因面粉需求不高,市场的购买力度不大,经销商的库存迟迟不能见底,小麦价格自然是难以反弹上涨。
而随着气温的回升,面粉的存放风险也在加大,为了降低成本,面企的压价力度比较大。那些贸易商也在争着出栏,因此造成了麦价下滑的局面。同时,临储拍卖也不是太好,自从拍卖规则调整2次,提高拍卖门槛后,成交率就一直下跌。
然而,近期官方调高了拍卖底价,提升0.03元/斤,三等玉米底价为1.175元/斤。这一消息的出台,也让贸易商兴奋不已,很多贸易商都在惜售,认为价格还会大涨。
而从4月14日的交易来看,各地拍卖成交率大增,江苏更是涨至67.5%,最高拍卖价为2470元/吨,预计接下来麦价会迎来反弹。
不过1-3月份小麦进口了292.5万吨,同比大涨131.2%,可见受其影响,麦价仍然难突破1.3元/斤。
2、玉米
从去年至今,玉米的涨幅一直非常高,然而从3月份开始,玉米行情就快速下跌,价格高点从1.575元/斤降至1.3元/斤左右。而清明过后,行情迎来了反弹,山东玉米再次涨至1.41-1.48元/斤。
不过从近几天行情来看,玉米呈现出震荡波动中,上涨趋势不太明显,预计4月份很难持续大涨,应该会以震荡波动为主。不过随着基层余粮的持续减少,5月份玉米还有上涨的空间。
但农民也要注意进口玉米即将大量到货,第一季度玉米进口量为672.7万吨,同比大涨437.8%,这些玉米的进入,也会缓解玉米市场的紧张局面。
3、大豆
近期的大豆行情持续低迷,不管是东北还是南方市场,对大豆的采购量都不是太高,一方面是加工企业的需求降低,豆制品销量不太好,减少了对国豆的采购;一方面是豆企从国外采购非转大豆,其价格更便宜一些,也抑制了国内的需求。
从4月13日的豆价来看,东北地区毛粮普遍为2.62-2.73元/斤,净粮为2.8-2.85元/斤;山东地区净粮为3.25-3.43元/斤;安徽净粮为3.25-3.28元/斤。
因大豆行情下滑,贸易商对未来行情没有太多希望,也加大了出售力度,但豆企的采购需求冷淡。而一季度进口2117.8万吨大豆,同比涨了19%,可见就连进口增量都放慢了。
4、水稻
和小麦不同的是,水稻的拍卖底价跌了10-30元/吨,这也让市场对稻米的未来行情持利空态度,那些贸易商们内心也十分恐慌,近期的抛售量有所增加。然而,米企的库存大米较多,对稻谷的采购需求不高,因此短期内大米很难上涨。而因我国大米库存超1.1亿吨,进口量并不多,反而还大量出口,不过就算如此,未来2个月稻谷需求仍然低迷,价格还会继续下滑。
总的来看,我国的4大主粮行情都难以继续大涨,不会再重演2020年的疯狂上涨局面,大家咋看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