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传(第二、三章)

第二章  长安,我来了

王维一路星夜兼程,不几日,过了“天下第一关”潼关,来到骊山脚下。

骊山绝非等闲之地。

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烽火戏诸侯”;二世而亡的秦始皇,也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并安排兵马俑军阵相伴千年……

面对高崇峻拔的秦始皇陵,少年王维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纵横捭阖、荡气回肠的五言咏史诗——《过秦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晨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王维对秦始皇墓的内外景观作了一番白描,将其非凡气势和豪靡奢侈表达得淋漓尽致。后两句转入议论,讽刺秦始皇即使将身后的陵墓建造得再豪华,到头来也是一场空,终究躲不过二世亡国的命运。

15岁的王维仿佛有一双善于看透世事的慧眼,透露着一种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淡定。

此时的他,其实并不知道,他即将要去的长安,将对他意味着什么。

公元7世纪初的地球上,哪个城市最恢弘壮丽?答案是:大唐帝国的长安。

当时,美洲和非洲还属于“沉睡的大陆”;欧洲正处于法兰克王国的草创时期,蛮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创伤还不曾修复;至于南亚和西亚,因为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后对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国发动长期战争,因此导致两地一直无法平静。

只有东亚的大唐,在公元7世纪初实现了空前的统一。

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大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向全世界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这份光芒,集中体现在长安城。

长安城始建于隋朝,东西宽十八里,南北长十五里,城墙高一丈八尺。整座长安城,如同镶嵌在八百里秦川上的一块宝玉,熠熠生辉。

这里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最美丽的丝绸、最动人的诗歌……各个国家的使臣、客商、僧侣、工匠,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涌向长安。

长安,是他们要朝拜的圣地。然后,他们又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走向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这条“丝路”,古老而灿烂的大唐文明走向四方。

尽管王维对长安的繁华富庶早有耳闻,但当他走进长安城东边正门春明门时,依然暗暗吃了一惊。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条笔直宽阔、一望无际的大街。

小时候,他曾听父亲说起过,长安城中有三条最繁华的南北向的大街,一条是皇城东大街,一条是朱雀门大街,一条是皇城西大街。

他面前的这条大街就是皇城东大街。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乏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无不由衷地发出啧啧惊叹声。

“长安,我来了!”置身繁华的长安城中,王维忽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

“如果父亲还活着,如果父亲能看到我金榜题名的那一刻,该有多好!”

王维在心中暗暗发誓,为了早逝的父亲,为了辛劳的母亲,为了崇拜他的弟妹,他要好好备考,放手一搏,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于是,他在长安城中找了一间干净素洁的客栈,安顿了下来。

第三章  思念亲人

可是,王维根本没有想到,即便他的能力和智慧全都具备,但因为科举考试和官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要走的这条路,不仅不会一帆风顺,而且充满跌宕曲折。

公元715年,虽然已经是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第4个念头,但他伯父唐中宗执政时期韦后干政导致的“卖官鬻爵”之风依然盛行。

唐中宗是武则天的儿子,和父亲唐高宗一样,也是一个软弱的皇帝。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则和武则天一样,都是权力欲极强的女人。

她们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随心所欲地给身边人封官许愿。只要花上足够的银子,就可以买到一官半职,这种官职被称为“墨敕斜封官”。一时间,长安城内,“弄权纳贿、卖官鬻爵”之风猖獗。

因此,716年春天,王维第一次参加科举失利,既出乎意料,又在所难免。

王维渐渐明白,科举这条路,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只要努力,就能走通的。他开始感到迷茫……

他想到了干谒王公贵族,想到了拜访社会贤达,想到了结交名人雅士……最终,他摇了摇头,决定效仿东晋以来的名士,游历名山大川,在山水之间思考人生何去何从。

因此,从716年初夏到717年秋天,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诸多朋友中,最亲密者,当属同样科举失利的河南人祖自虚。

王维和祖自虚年纪相仿,王维是家中长兄,祖自虚在家中排行第六,王维称他“祖六”。

717年重阳节,王维和祖自虚结伴游览终南山。

古人有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县,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绵延200余里,雄峙在长安城南,是长安城高大坚实、雄伟壮丽的天然屏障,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

两人漫步山间,边走边聊。

“祖六,终南山本来只是一座山,因为幽州范阳人卢藏用而有了'终南捷径’的说法。官场之道,耐人寻味。”

“是的,卢藏用四年前去世了,享年49岁。听说他以文辞才学著称,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不过迟迟未被授予官职。郁郁不得志的他,就和哥哥卢征明隐居终南山。”祖自虚说。

“文人选择隐居,原因有很多种。一种是官场不得志,一种是不愿与官场中人同流合污,还有一种比较特殊,是想借隐居之举在士人中扩大影响,从而引起朝廷关注。朝廷也会任用一些隐士,以表示对人才的重视。”王维说。

“是的,卢藏用就是出于最后这种目的,通过隐居之举取得贤名。后来被唐中宗看中,请入朝中做官。他先后担任过左拾遗、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等官职呢。”祖自虚说。

“时人因为卢藏用曾隐居多年,送了他一个'随驾隐士’的称号。”王维叹了口气,说,“其实,人生在世,不称意事十之八九。或许卢藏用也有他的无奈和苦衷吧。”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两人放眼远眺,目光所及之处,除了山峰,还是山峰,连绵不绝。日夜思念的家人,是否就在那山的尽头?

“祖六,两年前,我离家赶考时,最不舍的是母亲和弟妹。可惜,两年过去了,我依然一事无成,辜负了母亲的一片期许呐。”

“摩诘,我又何尝不是如此?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惜我们无处去货。”祖自虚本就身体单薄,一口气爬上山后,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一连咳嗽了数声。

“祖六,今天是重阳节,我想作一首诗,送给家中老母和弟妹,念与你听听。”

“摩诘,你锦心绣口,一定是上乘佳作,快快吟来我听。”

王维转身,看着山西运城方向,缓缓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好诗!好诗!”不等王维念完,祖自虚就连连拍掌叫好道:“好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我们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想家却无颜回家的心情。这句诗一定会成为千古佳句,流芳百世的。”

“哪里哪里,祖六你过奖了。今天是九月初九,这首诗就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对,我们在太行山以西思念太行山以东的家人。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祖自虚也被王维深深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家人来。

“母亲,孩儿一定不能让您失望。”山风吹来,王维的眼睛不由地湿润了。他不知道,在他最失意的时候,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即将走进他的人生。

(未完待续)

-作者-

吕瑜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欣赏世间一切美好,用笔记录“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的真情。

著有亲子教育畅销书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孩子们的50封信》,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网站均有售。

(0)

相关推荐

  • 中国那么多名山,唐朝的诗人,为什么都选择“终南山”隐居?

    "不是隐士选择了终南山,是历史选择了终南山." ◆ ◆ ◆ 内容来源 | 木有来源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不是隐士选择了终南山,是历史选择了终南山. 谁叫终南山离 ...

  • 为一个女人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为一个女人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来源 / 今日头条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小美妞和妈妈 毕节河马生鲜 2020-03-18 李白和王维同岁,都出生于公元701年.两人文才相当,而且在当时都很出名,又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王维传(第九章)

    第九章 璎珞是她 "摩诘,我刚听说祖六病逝了,这是真的吗?"这日,王维好友裴迪急冲冲地来到云来客栈. 裴迪是关中(今陕西)人氏,在家中排行第十,人称十公子,和王维同年.他和王维.祖 ...

  • 王维传(第一章)

    缘起: 近日读<旧唐书.王维传>,偶得"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一句. 颇为心动. 继而查阅<新唐书.王维传><唐才子传.王维>等 ...

  • 剑侠传·第三章 雷被苦心终得报,陈良奇才拜良师

    昨天皓哥建议我说,少说文言,多说白话,让我一下子看反了.导致我昨天绞尽脑汁,弄了一大堆文言似得对白,然后,夫人提醒发现,是让我少用文言.之后的也还是以白话为主.本来文言水平也不怎么样,费了我挺大的劲. ...

  • 剑侠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仿聂政登堂入室,勇陈良以一敌百 战国时期聂政受严仲子所托,刺杀侠累.观察良久都未能发现漏洞,最后暗杀无计,只能明杀.仗剑直入侠累府上,一剑解决了侠累.最后聂政自杀而亡,毁了自己的面容,剖 ...

  • 剑侠传·第二十三章 忆奇遇陈良再精进,奔淮南雷被深考究

    陈良对陈贤的基本功自然是很在意.所以在一整个冬天,陈良都看着陈贤的力量上的基本功.而这一冬天秦琅也托人在交趾找了一个锻造大师,又是从四处寻得材料,给陈贤打造了这混元鎏金枪. 在这段时间,陈良当然也仔细 ...

  • 剑侠传·第二十七章 代郡保难民平安,参合遇匈奴大战

    要说这匈奴也的确不是大国番邦,气势汹汹的杀入代郡之后,到处劫掠.骑在马上,着实在守城方面不算是精通.在加上前一年被卫青打的狗血淋头,只能把这气全撒在了代郡的百姓身上. 这前沿的郡县,少出游侠.一是连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