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却不知道这背后传奇的故事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德育故事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久习生效
最真实的人物
最中国的故事
最该学的榜样
影响您和孩子一生的声音
人無信不立,壹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不僅要有壹技之長,良好的品德操守才是第壹重要的,而重信用就是其中的壹種美德。《論語》中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又言:“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可見,古人對於信用看得是多麽重要,而壹個人是否守信用就是看他說的話能否真正做到。
宋朝時期,就有這樣壹位守信用的名臣,他事母至孝,為官正直,後人在他墓前立柱題聯雲:“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
蔡襄完愿 移文感潮
子全母信 万安名桥
蔡襄,字君謨,福建仙遊縣人。他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書法造詣也相當精深。後人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其中的“蔡”指的就是蔡襄。
相傳北宋嘉祐年間,洛陽江是壹個鄉野古渡,名叫“萬安渡”。這裏水深流急,江上時有驟風暴雨,不少船舶在此翻船沈底,無數渡客命喪黃泉。蔡襄的母親還在懷著蔡襄的時候,要經過這個渡口,坐船到對岸去。正值夏天,海風刮得很盛。渡船平緩駛近江心,忽然雷霆萬鈞,風浪大作,眼看小小的渡船激烈顛簸即將沈沒,渡客驚慌失措。此時空中劃過壹道電閃,船上的人都聽到空中發出壹股強大的聲音:“不要傷害蔡學士,不要傷害蔡學士,不要傷害蔡學士”,壹連說了三遍。頓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靠岸。渡客議論紛紛,尋找“蔡學士”,都未找到,唯見坐船中間的孕婦盧氏丈夫姓蔡,大家都說這未出生的孩子將來壹定是個貴人。
於是蔡母就當著鄉親們的面,發願說道:“我的兒子以後果真金榜題名做了學士,壹定讓他在此地築壹座橋,幫助過渡的人。”
盧氏後來順利生下壹個男孩,取名蔡襄。蔡襄從小天資聰穎,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勤奮上進,博學多才,十八歲就考中進士,受封端明殿大學士。蔡襄時刻惦記母親築橋的囑托,心中常常苦惱:壹直奉旨在京都為官,何時才能回到泉州呢?
壹次,蔡襄陪皇帝遊覽禦花園,他巧施小計,托小太監用蜂蜜在芭蕉上寫下兩行大字,螞蟻成群結隊爬上蕉葉吮吸蜜汁。皇帝發現螞蟻在蕉葉上排字的奇觀,不覺脫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蔡襄急忙跪地叩拜謝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葉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長跪不起:“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坦誠陳說母親許願造橋的事。皇帝只好讓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日夜兼程趕到泉州,親自到江邊勘探,並召集鄉賢商議建橋之事。皇祐五年五月四日,洛陽橋正式開工。但是開工不久,建橋就遇到了難題。洛陽江瀕臨大海,水深莫測,而且壹月之中,幾乎天天漲潮。潮來時,水霧遮天,波濤滾滾,如萬馬奔騰之勢,很難施工。有時剛修好了壹部分基座,卻被突如其來的大潮給擊垮了。蔡襄看著被大潮擊坍的工程和疲憊不堪的工人們,只好下令先停工。
盡管如此,蔡襄還是沒有放棄。他請來了遠近聞名的水利專家,在認真仔細查看了地形、分析了風向與潮汐間的關系後,水利專家們都搖著頭,勸蔡襄放棄。專家們分析道:“海邊潮汐的到來是壹天都不會停止的,有時候情況稍微好壹點,也只能維持壹天的歇潮期,到了第三天,大潮就如期而至;而要想修橋,先要夯基,但就算集中了最優秀的建築師,招募了最能幹的工人,至少也需要七天的時間才能將基座夯紮實。”蔡襄聽了他們的話,沈默不語。
壹天,蔡襄回到家中,蔡母見他分外憂愁,就問他什麽原因,蔡襄如實以告。蔡母就對他說:“我們的先祖有向海神禱告的風俗,妳可以寫壹份疏文,選擇壹個良辰吉日,去海邊進香焚疏,虔誠的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海神,請求他體恤妳,停止潮汐壹段時間,讓妳有足夠的時間啟動工程。”
蔡襄聽了母親的話,就照著去做了。果然,可能因為蔡襄替母親實現願望的心非常殷切,海神被他至誠的真心和淳厚的孝心打動了,漲潮隨即停止達八日之久,這在以前是很難遇到的。於是,蔡襄就命令工人在這八天裏趕緊動工,先把基梁打好了,余下的工程就快多了。不出壹月,橋就落成了,百姓歡慶,對他感恩戴德。
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創造了“筏形基礎”,使船尖形的橋墩分開水勢,減少了浪潮的沖擊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發明了“懸機浮運”,借助潮漲船高,把壹塊塊重達數千斤的大石板,輕輕托舉起來鋪在橋墩之間,使洛陽橋漸漸顯出了奇偉的雄姿。蔡襄在建橋中的設計技藝,聚集能工巧匠超群的聰明才智,攻克了不少工藝技術難關,創造出人間奇跡。沿江兩岸的人民為了紀念蔡襄倡建洛陽橋的功績,特地在橋南建起壹座“蔡襄祠”,並塑像立碑。
治平四年,蔡襄五十六歲,在家中逝世。朝廷追贈他吏部侍郎,後加贈少師,葬於楓亭鋪頭村蔡嶺。
蔡襄能夠不忘母親的心願,時時以母願為己願,真正做到了孝順;他又能替母親完成信義,履行母親當年許下的諾言,這又做到了信。在自然環境很惡劣的情形下,蔡襄克服困難,排除險阻,造福利益壹方百姓,千古留芳。
亲爱的听众朋友,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