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1)
如果说三焦同气是一个未成形的棋盘,那经络同气已经是个纵横交错的棋盘,在木板上面已经有了规定的线路,从几何学来说,三焦同气是面,而经络同气落实到线,三焦同气与经络同气二者不可分割,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谁也离不开谁。
经络同气实际上就是三阴三阳的对应关系,手太阴对应足太阴,手阳明对应足阳明,简而言之,手阳明经上的不适可以在足阳明经上寻找解决的点,手太阴经上的不适可以在足太阴上寻求解决的点……其他经络也可以以此类推。
具体同气对应如下:
例如:手太阴经在太溪穴附近出现不适,那么我们根据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法则可以在对侧的太渊处下针;或者可以在对侧的商丘穴下针,因为手太阴和足太阴是一个同气的经络,而具体落实到点上,就是太溪和商丘同气,同气相求,有求必应。以上是给出的几个标志性的同气点,但是疾病不会按照书上的案例来得,假如在太渊和尺泽的中点处有不适呢?在太渊和尺泽的四分之三处有不适呢?我们同样按照对应的法则来寻求治疗点,例如在对侧上肢对应的同等位置处理;或者在下肢商丘与内膝眼的中点去寻求治疗点,这样,无论遇到哪里不适,都可以寻求到相应的治疗区域。余经络同气以此类推。
另外,任督二脉的同气则是借助八脉交会穴,如任脉交会穴是列缺,督脉交会穴是后溪,在内针中,任督二脉的交会穴拓展开到下肢,任脉的交会穴也可以是照海,督脉的交会穴可以是申脉。
以上同气的对应关系都是内针最基础的,牢记对应区域是学习内针的必修课。结合三焦同气,内针的六经辨证变得更加灵活,只要记住对应关系、内针规范以及经络循行就能治病,不需要死记穴位的作用,更不需要辩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只是虚位,阴阳二气的环流才是真机,而内针恰好是立足于阴阳的。
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是内针辩证的根基,也是学习内针必经之路,抓住主症,定三焦,明经络,找到同气点下针,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最后,内针法则、经络循行以及上图的对应关系必须熟练,而所谓的穴只是一个区域的代名词,不必过于精准定位,只要是在这个区域范围内且不离经络即可,至于具体下针在哪,全凭医者的一念之间。
——内针笔记,请各位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