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与现实的融合,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新之作
导语:云南作家胡性能曾于不久之前发表过一篇立意深厚的中短篇小说,即为《消失的祖父》一文。根据胡性能这位云南文坛素有才名的中年作家的以往作品来看,此篇新作不仅在文学风格、行文思路乃至整体的文风的创作结构上都与先前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的之处。这可以看做是这位作家对于新兴领域的一个全新尝试,也可以被认作为其多年写作的耕耘结晶。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作为一篇出色的中短篇小说,胡性能对于整体故事的脉络把控以及写作思路的重新诠释都值得引起文坛的关注,不失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
一、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故事结构
同大多数同时代的中年作家一样,胡性能的这篇创新之作,在整体的故事架构和行文思路上都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在那个战火纷飞之后,刚刚尘埃落定的时代,有关战争、人性考验的军旅题材作品大量喷发,引起一场文坛之中的思想萌发运动。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许多中青年作家相同,胡性能此番的新作也是围绕着有关战争的方面来进行自己的情节架构与思路构型的,但与那些单纯的战争中思考人性的作品不同,这篇《消失的祖父》带有作者属于自己的文学构想和创新手法,因而在一众战争文学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作家胡性能
在故事的整体情节方面,《消失的祖父》这篇文章紧紧扣题,围绕作者眼中虚构的'我'的祖父这一形象来发展和行进整体的故事内容。文章以常见于战争文学中的抗日战争作为作品的时代大背景,但在故事的叙述上,胡性能就首次展现了自己脱离传统的奇思构想。一般来说,国内的战争文学无外乎是切合当下实际的,在以二战为时代大背景的前提之下,就传统的作家而言,多以国内战场作为故事情节展开的主体场景,对于偏离中国主战场外的舞台架构就稍显不足。而胡性能反其道而行之,以中国远征缅甸为创作思路和背景模板,为我们描绘出不同的场景,这也是胡性能作品立足的第一个全新之处。
胡性能作品中的云南美景
文章既以祖父为题,自然也是通过描述祖父的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的颠沛流离来作为文章的整体主旨。文章的前部通过描述祖父参加对日斗争的远征行动来拉开故事的帷幕,又转而通过时代的演变和发展,将祖父上世纪经历过的时代转折和历史发展继承完美转述。虽说,整片文章是以祖父作为第一主人公,但在故事的叙述上,胡性能又采用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第二个神奇之处,即通过引入'我'的存在,使得故事整体的风格更加的贴近生活和现实。旁观者的角度自然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心中共鸣,这也为整篇小说的故事发展打好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一个完美的故事有了,胡性能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的要义就是在于他不仅会讲故事,更在于他会讲好故事。一个偏于传统的故事的题材怎样才能将他讲好,才是每个作家值得用心的事,这也是考验每一个作家对于故事整体脉络的把握和叙述技术的掌控功力的深厚。不负我们期待的是,胡性能在留住故事精髓的方面,又通过诸如一系列追忆、插叙、倒想等自由组合方式,将一个故事打乱却又不是其脉络。正是这些值得称赞的艺术手法和创新之举,才使得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得以铺展在我们的眼前。
二、文艺创作的革新之举
就这篇文章背后表现的艺术造诣和故事情节的把控来说,胡性能已经将自己的所有发挥到了极致。这篇小说在他的手下,与其说是代表了象征主义和虚幻氛围的单纯小说,更不如说成是带有极强个人主观感受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故事的发展背景来看,胡性能巧妙的利用了中国远征军远征的历史背景,进而引出'我'的祖父的一生实况,这种真实之中夹杂着虚幻的写作手法无疑使得祖父这一形象的塑造,既充满了神秘而又不失血肉之实。
中国远征军
我们前面说到,与胡性能同一时代的中青年作家,大都喜欢立足于战争文学,这种战争文学作品的兴起,不仅包含了他们对以往年代的追忆与哀思,更是在作品之中表现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胡性能虽然在故事的叙事和题材上做到了自己的创新,但在整体文章的思想和精神实质上还是没有脱离属于每一个中国红色作家所拥有的那一份家国情怀。
著名的类战争文学作品——红岩
中国近现代的文艺和社会进步发展可以说是完全得益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在这之后,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更是属于每一个中国文人的良知被唤醒,文艺和社会思想的先进思潮爆发式的涌入中国。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国家中青年的新时期作家们,也在这样的风潮之中,改观自我,悦纳全新的自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也是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现代社会主义文学的烙印。胡性能对于自己作品风格的全新阐释恰如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种掺杂着旧时代与新时代观念的思想也被胡性能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在《消失的祖父》一文里。他巧妙的将这种思想通过写作形式上的时间、空间转化表现出来,勾勒出小说背后复杂的故事背景和深刻思想。这种新旧融合的写作手法,不可谓不是自主创新背后的艺术成就。胡性能这种全新手法的创新与同时期国内兴起的先锋主义有所相似之处。先锋文学即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左右兴起的一个全新文学流派,在文坛的公认之中,这种先锋文学不仅敢于大胆创新,而且敢于探索时代发展之中的真正发展方向。
西方近代兴起的后现代虚幻主义
对于胡性能来说,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在本质上还是与先锋文学这种现实主义新流派有着不同之处的。先锋文学因为敢于创新的特点,在作品的整体构架上是呈现具象化的象征主义的,这也是为什么胡性能的作品与其有所不同。在《消失的祖父》之中,全文整体的故事情节全都有据可寻。可以说是在小说这个略显虚构的创作背景之下,不脱离现实。
小说之中,祖父在1981年再度回归'我'的正常生活之后,以'我'父亲及部分家人的冷漠态度作为重点强调的对象,没有再次使用胡性能前文使用的时间与空间的扭曲和插叙等手法,而是将'我'眼中一家人的态度表露在读者的眼前,意在烘托祖父历经沧桑对来之后,面对现实生活的孤独之感。这样的处理手法不仅规避了小说过于虚幻与不现实的弊端,更是将文中想要体现的生活质感表达了出来,使得文章的总体氛围从故事中的追忆回溯到现在的具体生活。
同时代余华作品中表现的社会呐喊
胡性能的小说为何能够登顶一众同时期的作家,其秘诀就在于他善于处理故事中的现实元素,虽说整篇故事在情节走向上是以祖父为主要参考人物,但在故事之中同样也引入了我这个第三者来进行客观的叙述、这种主从分明,而又相互参照应用的手法,只此一家,绝无二人。镜头的转化,线性的故事叙述等众多值得令人惊叹的表现手法都被胡性能运用的炉火纯青,堪称现代化眼光中的理性表现。
三、主从交杂的行文创作
胡性能笔下的《消失的祖父》在故事的叙述上采用多时间、多方位的插叙以及倒叙,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不断转化,意在将整体故事从小说中拉进现实,这样的写法不仅能够更注重了小说外在的表现力,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这样的手法,将原本不显精彩的叙述结构完善成为一件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之品。
巴赫金画像
正如文学家巴赫金曾经所言,'在文学的艺术时空体里,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整体中。时间在这里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胡性能这样的绝妙处理,恰恰显现了他对于故事整体叙述脉络的熟悉以及多方位场景描写的独到见解。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胡性能在小说中表现无数次的时间跳跃和空间转换,其意也是在突出这部作品主从交换的独特之处,这篇故事的核心虽然主要集中在'我'的祖父身上,但在故事的叙述上却是以'我'的视觉或者说是以'我'的口吻来架构整个文章的剧情走向。不得不说,这里我们要为胡性能这样的安排感到惊讶,这样主从交替的叙述结构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更何况,作者在对小说故事线的整理上还安排了大量的伏笔。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安排,使得在作者的眼中,祖父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的贴近读者,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就这样被塑造了起来。可以说,作者的有意为之,不仅没有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反而更有锦上添花之妙。
近现代主义文学倡导人马克吐温
从文章的另一角度来看,作者以'我'这个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故事的走向,其实在更深的层次上,是将'祖父'那个略显虚幻的形象具象化,以'我'的视角来完成祖父视角缺失的遗憾。我即是祖父具象的灵魂附体者,通过不断以第三者身份的代入,使得读者更加能够领会到历史场景的真实性。从虚幻之处寻得真实之感。
当然,如果仅仅是在文章的叙述结构上加上了所谓的第三者视角,那这篇文章的含义只是流于表面,而不得精髓了。'我'这个视觉加入的最大益处就是将祖父的情感所形象化,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也是使得这篇小说形神具在的神奇之处。这股情感所化的细绳似乎将作品维系在一起,在祖父不断的对历史的反思之中,带给读者们全新的阅读感受。另一方面,这篇立足于战争的作品,又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生活在乱世之中的祖父的家国情怀,这使得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上升到了社会意识及国家层面的角度。
四、多方汇建的叙事体系
胡性能在《消失的祖父》这篇小说中大胆采用不少处于新时代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在文章的故事叙述之中,时间和空间的主次转换手法已经屡见不鲜,更值得令人注意的是他对于多角色形象的塑造。这些形形色色的形象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是在'我'这个形象的映衬之下,使得从未真实出现过的祖父形象显得更加真实。这种多角色口述推动剧情和主要人物的塑造手法,早就由著名的文学家巴赫金具体实现,并取得了不错的艺术表现效果。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主从烘托写法,即复调小说的理论体系。
现代艺术体系画师毕加索
在巴赫金看来,复调小说的成功必然要与众多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曾经这样说道:'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胡性能在有效的借鉴了文学前别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这种人物上的合理匹配和形象塑造。多种人物声音看似矛盾的组合,其实正是这种有意为之的矛盾感,才能从侧面烘托出主要人物形象的孤独和其背后的冲突对立。虽然在叙事的结构上仍以'我'的视角来为主要的对外窗口,但这种复调式的叙事手段,无疑使得整篇小说的内容及立意不再浮于表面,多种观点的全方位聚焦,有助于最终情感的宣泄和作品精神内核的传承建立。
毕加索作品中的现代主义风格
结束语:总的来说,胡性能的这篇《消失的祖父》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中青年文学作家共有的文化作品共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整篇文章其表现的精神内涵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的叙事方式都无愧于近代文坛对他这部作品表现出的高度评价。
强烈的空间和时间转换虽为文章的一大两点,但表现出来的逻辑和这种主从叙事结构的不足仍待作者自我的提高。古人常说瑕不掩瑜,对于胡性能的这部作品来说也是如此,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这种创新背后的努力,以及文坛创新结构发展新方向的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胡性能.消失的祖父
巴赫金.小说理论
陈林.时间、叙事与补偿诗学———胡性能小说论
宋家宏.审美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丛谈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
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