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保东 | 老家孝义 —— 回乡准备篇
往期回顾
▼ 点击收听 ▼
作者:雷保东
准备四月初回山西老家,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谋划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单位上请假,因为一准是要凑个公共放假时间的,这样子回去能够呆的长一些。再一个就是琢磨着买票,坐飞机还是坐火车,从时间安排和车票价格上面能够找一种性价比和舒适度高的方式。第三就是所要携带什么礼物或者东西回去了,因了电商经济的发达,最近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两只肩膀扛着一张嘴的回去,少了一些礼物带来的亲切和氛围。还有就是考虑回去呆多久,几个人回去,行程能否凑在一起。
回家之前计划着许多事项。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关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有瑜伽的,因了母亲腰椎不好,走路不便的缘故,特别请教了瑜伽老师,老师热情的手工绘制了十种适合老年人练习的动作图解,教我回去应用给母亲。一些旅途用的衣服和生活用品自不必说,给老人带了一个电动的鼻毛器方便他们使用。在出发前的时分,想到当地用绿油油菜汁和着糯米做了的青团子和苏式时令点心,爱人便打包了几盒图个新鲜。询问了苏城的碧螺春茶叶还没有大量上市便作罢,匆匆的先踏上旅途。
回家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记不清了。一定要算应该就是高中开始的住校生活。那个时候学校宿舍条件、伙食状况都差强人意,每周便盼望着回家好好睡一觉,有机会再改善一顿,吃点好的。
等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第二、第三……故乡,依然不时的会想到自己生育成长的地方,会想去看看年迈的父母。那是一种思想的寄托,梦中的仙境,绿色的田野。
以前父亲常说没事了不要回家,赚的一点工资全都捐给铁道部了。那时自己年轻,唯有相信了父亲的话,其实长辈的思念和牵挂远远不是口头上面表达的那样随意和无所谓,只是担心孩子们有经济负担和工作负担,才把那种相逢和面谈隐藏在心底,把淡然和随性传递给微风和星空。
家是一种符号,给你在生活重压的当口舒缓一下节奏。家是一种音乐,随着你思想的节拍可以让你飞絮万千,翩翩起舞。家是一个港湾,让你漂泊的一颗心找到能够短暂抛锚休息的地方。家也是一幅大大的美术画,每个成员都在上面涂抹了绚丽的色彩,画出了辉煌的弧线和长长的轨迹。
家里面的水似乎更甜一些,觉睡的更安稳一些。蒸馍的味道更加馨香,稀饭更加金灿灿般诱人,炒菜也更加的色香味俱全。
记得巴金先生写过《家春秋》系列作品。曹禺先生也写过《雷雨》。虽然这几部作品鞭挞的都是封建礼教在家庭中对年青人的伤害,但是毕竟其中叙述的单元是家,荣辱兴衰,牵肠挂肚,爱恨情仇,励志颓靡,皆映射其中,无一例外。
末了,还是引用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的金段: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家是如此,家园亦相仿。去感受温暖与爱,去体会亲情与怀念。老家孝义,孝义老家,哪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和故土,我归去的行囊和纷繁的思绪已然准备好了。(待续)
雷保东于苏城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