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赏析|卫东诵读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词22(原文 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 赏析)

[宋]辛弃疾

诵读:卫东

朋友你好,我是卫东。上期节目我们说到,辛弃疾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虽然一生都无法实现自己富国强民的政治报负,实现北上收复失地的人生理想,却在词的世界里书写了一个别样的人生。

今天我们继续赏读辛弃疾的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抒发杀敌报国、收复河山之情的代表作之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同甫,名亮,字同甫,号龙川。他是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的进士,也是辛弃疾的挚友。二人都为人豪迈,喜欢谈论兵事,是力主抗金复国的战士,因此惺惺相惜。公元1188年,辛弃疾和陈同甫在鹅湖相会,共同讨论对抗金兵南侵的对策,这首词,就写于鹅湖相会之后。

辛弃疾在词里描写了自己醉梦中挑亮油灯,观看宝剑,回到当年的战营中,吹起战争号角的场面。他把烤牛肉犒赏给部下,又让乐队演奏塞外之曲。在秋天的沙场上阅兵时,战马就像带着刘备脱险的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就像惊雷霹雳一般,迅速离弦。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辛弃疾一心想要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赢得世代相传的功勋战绩。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早已在抑郁平庸中,生了满头的白发,空余悲叹而已。

撰稿:熊晓晓

本期配乐剪辑自:

杨惟《十面埋伏》《渭水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