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刚刚,3.4亿打工人的医保改了

嗯,这个和很多人都有关系。。

- 1 -

4月7日,国家开会正式确定了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
这个改革其实去年就低调发过意见稿,只是没引发太多人的关注,为啥?因为改的内容可能会让人有些那啥。
具体医保改了哪些地方?我们先说好的地方。
1、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将涉及众多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纳入医保报销,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从50%起步
解读:
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人数会越来越多,把慢性病纳入报销是非常必要的,我举双手赞成。
但是,钱从哪里来?这里卖个关子:统筹基金
2、个人账户可以给家属用了
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
解读:
不需要解读了吧,就是父母看病如果没有医保或者医保钱花完了,可以用子女的医保继续刷,其实以前也有人这么做,在一些药店不那么较真的情况下,都会刷别人的医保买药,这次从法律上给定下来了,去医院也可以了。
这个还要卖个关子,钱从哪里来?个人账户
3、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
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稽核、内控等制度,严肃查处虚假住院、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
解读:
这算是亡羊补牢,因为之前有报道,个别地方民营医院会请没病的农民免费住院还发钱,然后套取医保,医保基金本来就不够用,这些人还来骗医保,自然要打击,不过这个不太重要。
好了,说完了这么多,下面是重头戏了。
我一直说,成熟的人考虑事情一定要有成本意识,做事情先要算账,要想清楚钱从哪里来。
下面这个改革才是最重要的。
- 2 -
我看了看报道,在所有报道这次医疗改革的新闻重,标题都是用了个人账户可以给家属用这个改革,几乎没有媒体用下面这个做标题:
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而是纳入统筹
在职职工个人缴费仍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逐步调整到统筹地区实施此项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解读:

这里说一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区别,上个世纪末,中国开始探索医保制度,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统账结合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现在的平均费率为9%,大概是个人缴纳2%企业缴纳7%,其中职工个人2%加上企业缴纳的2%构成个人账户,剩下的企业缴纳的5%直接进入统筹账户归全部参保人使用。

在改革之前,这两部分钱都是归个人所有,现在单位缴纳的2%要被划入统筹了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张三在餐厅工作,一个人收入2000,李四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一个月收入10000,他们的医保缴纳是不同的。

张三的医保费用:个人40元+企业40元=80元,另外企业要给张三交100元的统筹。

李四的医保费用:个人200+企业200=400元,另外企业要给李四交500元的统筹。

其中张三的个人账户80元,李四的个人账户是400元。

虽然张三和李四医保金不同,但是两人都年轻,平时也用不着。

但张三和李四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毛病也越来越多,他们企业交的统筹的钱也快要不够用了。

怎么办呢?

国家给了一个方案,说把张三和李四的企业交的部分划到统筹里。

张三的医保费用:个人40元,另外企业要给张三交140元的统筹。

李四的医保费用:个人200,另外企业要给李四交700元的统筹。

张三少了40,李四少了200。

上面说了,统筹的钱可以干什么?

1、做医疗报销,年轻人健康,报销最多的还是老年人。

2、要用于扩大门诊慢性病报销,慢性病还是以老年人为主。

说白了,这次医疗改革的本质就是:

年轻人补贴老人,顺带着高收入补贴低收入。

而报道中说得最多的个人账户可以给家属用,但是个人账户可是少了一半啊,这个应该也报道一下。

- 3 -

结语

所以,医保这笔帐到这里其实算的挺清楚了。

想深究什么个人财产就没意思了,因为专家说了,医保个人账户在中国根本就没有法律依据,换句话说个人账户那部分钱也不受法律保护?

毕竟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这个也是很无奈的事情,一方面老年人医保金不够,另一方面年轻人医保金闲置不用,拿过来用用嘛。

但是,即便是这样,这个做法还是有Bug的,为啥,现在的老年人可以拿年轻人的钱来补贴自己医保金不足,那么现在的年轻人老了,谁来补贴他们?

看看现在的出生率,这个办法肯定不可持续啊

还是要想想别的办法,打工人不容易,不能一有问题就打个人主意。

好了,不多说了。

就这样。

越是低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最差的结果无非是失败,有人等着失败,有人骂着失败,有人尽了力仍然失败。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态就是每个人自身的光,你颓唐就是颓唐,你顽强就是顽强。

这些年的经历不得不说一句,总是在最暗的时候,才能敏锐知道哪里才有更多的光 。

(0)

相关推荐